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及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建技术(CPR)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统计胸部DR片发现肋骨骨折数量及部分布,判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胸部DR片诊断了69例(83.1%)共计197条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发现了胸部DR平片漏诊的14例(16.9%)共计29条肋骨骨折,发现DR片未发现的其它骨折5例。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均优于胸部DR平片,能够准确、多角度显示肋骨骨折情况,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胸部DR 肋骨骨折
  • 简介:目的了解64排容积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容积CT扫描图像,在层厚(5mm)横断位图像基础上进行薄层重建图像及肋软骨的多种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4排容积CT薄层重建图像结合肋软骨后处理图像,20例患者共诊断出肋软骨骨折38处,其中多发骨折12例(共30处),单发骨折8例(右侧5例,左侧3例),且诊断清楚明确。结论64排容积CT的薄层重建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软骨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够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类型。

  • 标签: 64排容积CT 重建技术 肋软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儿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1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螺旋CT诊断,并与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做参考,分析41例患儿的CT诊断结果。结果MPR、CTVE、SSD、MinP对气管、支气管的异物显示率为97.56%、95.12%、85.37%、73.17%。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小儿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56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行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显示(SSD)。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44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64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准确度为94.6%,敏感度97.7%,特异度84.6%,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91.7%。结论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并能清晰显示异物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的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及二者联合应用对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跟踪随访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35例肺孤立性结节,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并MPR图像重建,测得增强扫描的净增值,通过MPR图像显示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棘突征、空泡征、卫星灶、钙化、脂肪。结果MSCT薄层并MPR重建能发现细微的征象,如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钙化及脂肪等征象有利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恶性结节增强的净增值多大于20Hu,炎性及良性结节多强化不明显,净增值多小于20Hu,结核多为周围性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结论MSCT的多期增强及MPR后处理征象可以初步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做出鉴别诊断。

  • 标签: 肺孤立性结节,多平面重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对异物的显示情况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50例中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发现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36例,中间段支气管7例,左主支气管5例;正确显示率达96%。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道异物具有很高的显示率和重要的临床诊断作用。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异物 图像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部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经DR平片检查显示或未显示腰椎峡部裂患者,后经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PC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成像及手术治疗确诊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腰椎峡部裂的显示率。结果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MPR、PCR、VR等后处理技术成像发现腰椎峡部裂65处,漏诊1处,其显示率为98.48%(65/66),其中腰椎多椎体双侧峡部裂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椎体双侧峡部裂伴腰椎滑脱20例,腰椎双侧峡部裂不伴腰椎滑脱5例,腰椎单侧峡部裂不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侧不完全性峡部裂1例。DR发现腰椎峡部裂为43处,漏诊23处,显示率为65.15%(43/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直观、立体、多方位的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数目、宽度及其周围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检查腰椎峡部裂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腰椎峡部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在肾外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外伤患者30例详细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给予平扫后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对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例患者当中,首次CT平扫的结果为单纯肾挫伤伴肾周血肿为4例、肾包膜下血肿为6例、单纯性肾挫裂伤为8例、肾蒂撕裂伴肾周血肿为6例、可疑肾损伤为2例、未见显著异常为4例。经过CT增强扫描之后,30例患者均全部表现出肾外伤的可靠征象单纯肾挫伤伴肾周血肿为5例、其中1例为平扫可疑病例,表现为肾脏轮廓模糊;肾挫伤伴肾包膜下血肿8例、单纯性肾挫裂伤9例、肾蒂撕裂伴肾周血肿为7例,其中1例为平扫可疑病例,表现为肾脏轮廓增大,1例平扫未见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在肾外伤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谓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该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后处理 肾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幼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儿童气道异物的CT表现,总结归纳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气管异物的价值,并与硬支气管镜对比,评估CT检查的准确性。结果8例异物位于气管,25例位于右主支气管及其分支,24例位于左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结论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一定程度提高幼儿气道异物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脑溢血史阑尾炎患者的术前术后处理。结果患者预期康复顺利出院。结论糖尿病伴脑溢血史阑尾炎术前.术后的恰当处理,在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糖尿病伴脑溢血 阑尾炎术前术后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面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四肢关节面骨折患者80例(共140处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所有患者先进行DR平片扫描,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使用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影像处理,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种检出方法的骨折检出率。结果DR平片扫描的骨折检出率为71.43%(100/140),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骨折检出率为96.43%(135/140),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面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为患者接下来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四肢关节面骨折 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考虑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结果MSCT后处理技术较为清晰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肋骨隐匿性骨折,52例胸部外伤患者共确诊83处肋骨骨折。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进行准确诊断,是肋骨隐匿性骨骨折确诊首选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肠扭转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12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扭转患者临床及多层螺旋CT平扫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以急腹症就诊,典型CT表现为肠管及肠系膜血管呈“漩涡征”和“鸟喙征”,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积气,严重者可出现肠壁积气及腹腔积液等血运障碍等表现。其中,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最为敏感,也是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后最早出现的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在急性肠扭转急腹症诊断中具有快速、直观显示图像,对病程发展程度也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标签: 急性肠扭转 急腹症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临床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P组)缺血前3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DH组)再灌注即刻泵注右美托咪定30min。再灌注120min时,取血样,测定血清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TNF-α及IL-1β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缺血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DP组在预处理后心率明显下降。再灌注120min时,DP组、DH组平均动脉压高于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氧化应激参数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似。与S组比较,各组MDA、IL-1β、TNF-α明显上升,SOD及GSH-Px明显下降(P<0.05);与IR组比较,DP组及DH组的变化趋势有所延缓。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处理均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肌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