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吉兰-综合(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其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然而部分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法疗效欠满意。GBS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是探索GBS发病机制、开发新治疗方法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外报道的GBS动物模型多种多样,文中就这些模型的基本特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GBS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模型,动物 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两例外伤后吉兰综合 2例,并进行了文献复习。本病主要损伤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外伤后引起吉兰综合近年来有所报告,发病机制不清。神经节苷酯药物应用可能是诱发因素。两例病人一例死亡,1例顺利康复。目前认为外伤与本病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间接的因果关系不能排除。

  • 标签: 外伤 吉兰巴雷综合征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吉兰-综合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被认为与神经节苷脂抗体的出现密切相关,而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3抗体既往报道较少。文中报道1例GM3抗体阳性相关的吉兰-综合患者。患者为58岁女性,主因“双下肢无力10 d,右眼睑闭合不全8 d,左眼睑闭合不全伴头晕1 d”就诊。血清抗GM3抗体阳性,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症状好转。

  • 标签: GM3抗体 吉兰-巴雷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对吉兰-综合(G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GBS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肌力(MM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四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四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则达8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GBS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疗效。

  • 标签: 吉兰-巴雷 电针 康复治疗 肌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吉兰-综合合(吉兰-综合(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格林-综合,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和严重的引起急性迟缓性瘫痪的周围神经病,主要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脑神经)[1]使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俯卧位通气,人工气道管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经24小时无缝隙护理该患者被成功救治。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格林综合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相结合能够提高格林综合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及肌力的恢复。方法:2021年收集1例因格林综合患者在我科进行治疗及康复的整个过程。结果:患者经过接近1个月的治疗及康复护理,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左上肢远端肌力5-级,右上肢远端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尿管已拔除,能自行排尿,Glasgow评分:15分;跌倒风险评分:3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90分,轻度依赖。结论:对格林综合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早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格林综合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归纳性总结分析。方法选取限定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格林综合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护理 呼吸锻炼 肌力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一名42岁的女性因腰背痛5天伴向右脚放射的烧灼痛,在非工作时间就诊于全科医生。她的体质指数为39 kg/m2,有12年的慢性腰痛病史,左侧大腿间歇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刺痛",不伴尿失禁。经检查,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的肛门张力和肛周感觉正常,腿部力量、张力、反射和感觉也是正常的。患者接受了镇痛治疗,医生建议如果她出现了双侧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或者腿部无力,则需再次复查。3天后,她因马尾综合入院,并接受手术减压治疗。她的后遗症包括下肢无力、会阴部麻木、性功能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19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诊断的1例Gillespie综合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6月龄,其临床特点为运动智力落后、肌张力低下、双眼畏光、眼球震颤、双眼不能注视及追视物,眼科裂隙灯下检查提示瞳孔固定扩大、双眼虹膜部分缺损、特征性虹膜残丝,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患儿ITPR1基因第26内含子存在1个杂合剪接突变c.3256-1G>A,为新发致病性变异,患儿父母该基因位点均未见异常。提示有双眼虹膜部分缺损、运动智力落后及肌张力低下的患儿应考虑Gillespie综合,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 标签: Gillespie综合征 ITPR1基因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镜像综合(mirror syndrome)是指继发于胎儿水肿(HF)、胎盘水肿出现的母体水肿,母体水肿的进展与HF、胎盘水肿相关。镜像综合罕见,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知,估算为1/(5 800~10 000)。目前已知包括同种免疫反应及非免疫性因素在内的多种病因,可能引起HF,进而导致母体镜像综合的发生,但是该病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对于典型的母体镜像综合的诊断并不困难,同时发现HF及母体水肿即可被诊断,导致HF及镜像综合的病因学诊断对于该病的临床处理、判断预后及再发风险评估均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发生镜像综合孕妇的胎儿预后较差,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该病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取决于导致HF的病因。HF治愈后,母体水肿可随之恢复,而且胎儿存活率也随之升高。母体发生镜像综合后,若无有效缓解HF的措施,则建议对孕妇尽快终止妊娠。

  • 标签: 镜像综合征 水肿,胎儿 免疫性胎儿水肿 非免疫性胎儿水肿 子痫前期 超声检查,产前
  • 作者: 陈莎 牟利军 韩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金华东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东阳 3221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江省肾脏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脏免疫实验室",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报道1例Gitelman综合(Gitelman syndrome,GS)继发齿状突加冠综合(Crowned dens syndrome,CDS),国内尚无报道。老年女性患者,因"突发颈痛,颈部僵硬,头痛伴发热"就诊,有低钾低镁血症,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寰椎横韧带钙化,基因检测提示SLC12A3纯合突变,诊断为"GS继发CDS",予补钾、补镁及秋水仙碱治疗,患者症状很快完全缓解。GS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继发CDS罕见,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注意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Gitelman综合征 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老年男性,因“发作性出汗、心悸22d”就诊,否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否认外源性胰岛素用药史,否认胰腺占位及手术史,有氯吡格服药史。多次查随机血浆葡萄糖<2.8 mmol/L,血清胰岛素>1 000 mIU/L,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DRB1*0403与0701,DQB1*0302与0202。停用氯吡格,调节饮食结构,口服阿卡波糖后低血糖症状逐渐缓解,出院5个月后复查血清胰岛素及C-肽明显下降,IAA转阴,遂停用阿卡波糖,减少进餐次数,发作性出汗及心悸未再发生。

  • 标签: 低血糖症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格林综合患者康复进程影响。方法:选择患者88例,划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对两者进行比较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进程要远高于对照组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老年格林综合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患者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摘要Kounis综合是由急性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起病急,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本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发生的Kounis综合,患者因接触碘对比剂而发生急性过敏反应伴急性冠状动脉痉挛,予血管活性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静脉推注后症状缓解,出院,随访8个月无明显不适。

  • 标签: 造影剂 过敏反应 冠状血管痉挛 Kounis综合征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海神综合(Proteus综合)病例。患儿男,10岁,既往右膝外翻,双下肢不等长,"发现左足跟肿物5年,左足趾肿物3年"于2018年7月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查见患儿左足趾多发软组织膨大、左足跟明显不规则肿物,足底部皮肤脑回样结缔组织痣,双侧足部与小腿浅静脉畸形,骨盆偏斜,脊柱侧弯。行左足趾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左足趾滑膜组织增生伴软骨化生;DNA分子检测:AKT1基因突变(c.49G>A,p.Glu17Lys)。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支持Proteus综合诊断。术后随访24个月,病情控制良好。

  • 标签: Proteus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Wolfram综合(W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该病预后极差,传统观念认为尚无阻止或逆转此病进展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发现,产前筛查与预防、早期诊断、多学科协作以及针对性治疗对WS病程的延缓和逆转有较大意义。因此,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对WS的分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进行综述,重点对近年来WS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Wolfram综合征 诊断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白塞综合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临床误诊和漏诊率较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白塞综合诊断及各系统受累的治疗策略,减少误诊漏诊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