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从分型治疗、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习性性便秘的病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皆有密切关系,是阴阳、脏腑气机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治疗本病当审症求因,整体论治。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上多从益津润肠入手,以扶正为主,兼以化瘀。以补之体作泻之用,寓泻于补,补泻兼顾。但亦可看出尚缺乏统一的临床分型、辨证施治及疗效评定标准和前瞻性、科学的、多中心的、大样本的规范研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

  • 标签: 便秘 习惯性/中药疗法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有较高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伴有躯体症状。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提高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习惯性脱位的一些技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2月,对30例难治的髌骨习惯性脱位患者使用胫骨结节抬高、内移,动态调节髌股韧带后合适位置缝合及内侧关节囊紧缩,外侧关节囊松解等技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8个月,3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使用胫骨结节抬高、内移,动态调节髌股韧带后合适位置缝合等技术是治疗难治的髌骨习惯性脱位的一种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食物通过胃肠道时间延长,而未发现明显的肠道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排便障碍。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老年习惯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腹胀,肠鸣音减少,大便干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后,主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有(1)排粪造影;(2)结肠传输试验;(3)肛管直肠压力测定;(4)肛门肌电图检查。本文主要就目前对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

  • 标签: 老年习惯性便秘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习惯性流产病例的常见病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新塘医院自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1日收治的69例习惯性流产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9例习惯性流产中,明确病因34例,占49.27%,其中宫颈内口松弛11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9例,心因性因素7例,染色体异常7例;不明原因35例,占50.72%;明确病因病例除7例染色体异常,放弃治疗外,其余经本院治疗后,3例早产,24例足月分娩;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病例,2例经主动免疫治疗,足月分娩,其余均发生流产。结论习惯性流产的致病因素很多,对病因的正确分析以及治疗是减低流产率的关键,从而提高足月分娩率。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枳黄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枳黄汤口服,对照组予果导片2片,睡前口服,连服5d,停2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皆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习惯性便秘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0.0%,显效率42.9%,总有效率90.0%;而对照组治愈率4.3%,显效率22.9%,总有效率42.9%。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都较对照组高。两组间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黄汤可有效用于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 标签: 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中医药疗法 枳黄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化瘀通便汤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化瘀通便汤,对照组用依托比利,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患者。结果治疗组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达94.5%,对照组达7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通便汤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化瘀通便汤 习惯性便秘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苷(以下简称低右)在习惯性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早孕妇女,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苷或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进行治疗。结果:28例孕妇中22例正常分娩,2例胚胎停止发展,余4例已孕21—30周待产。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低右或联合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能有效治愈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复方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患者18例采用序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呼吸机的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16例由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功转为无创性正压通气,成功率为88.89%;1例患者转为无创性正压通气过程中再次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成功脱机,1例患者由于服药剂量过大,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5.56%。结论序惯性机械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尽快脱机,但在转换过程中要警惕再次发生呼吸衰竭。

  • 标签: 序惯性机械通气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芬酸钠释放肠溶胶囊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子宫切除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和30例B组(吗啡针剂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吗啡针剂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吗啡针剂组),P<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芬酸钠释放胶囊(戴芬)口服给药可以发挥显著的镇痛效果,临床上可用于妇女子宫切除术后用药,具有用药简单方便、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肠溶胶囊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源CT能量技术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癌肿的浆膜面改变、增强表现与浆膜面浸润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胃癌的源CT能量扫描在浆膜面受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6~78岁。对52例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源CT能量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医生在不知内镜、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盲法分析源CT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结果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同时应结合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综合判断。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CT与病理学T分期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胃癌癌肿邻近浆膜面的区域碘剂含量,可以作为判定浆膜面是否受侵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胃癌 浆膜面 T分期 双能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应用源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采用LungPBV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成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相应肺叶、肺段、亚段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结果共有300个肺叶和肺动脉,1080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30个肺叶、103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28个,符合率为93.3%;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9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符合率为92.2%。当段、亚段PE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分别有82.8%、53.3%表现为相应的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时,DEPI以肺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或稀疏。另有3例4个肺段DEPI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受累血管。结论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两者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 标签: 双源CT 肺灌注扫描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