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图能够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测定评价,判断生产是否处于受控的状态记录、评估和监测相关的质量参数,指导生产的顺利开展。方法通过对我公司某产品的质量属性数据,阐述控制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其在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控制图的绘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危险因素,帮助企业将生产过程保持在受控范围,对平均图或极差图中任何失控状态的信号作出反应并采取及时行动,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均一。结论控制图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均一和稳定。

  • 标签: 控制图 质量控制 异常分析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操作便捷、对于检测条件和人员适用性高、可在患者旁开展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急诊医学、临床一线、基层医疗、公卫防控、患者院外管理、消费者自测等场景下获得广泛应用和临床价值体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POCT也面临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和新场景需求等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完善,移动智能设备、5G通信技术、可穿戴设备、分子和质谱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POCT进一步融合,POCT有望在临床诊疗、公共卫生防控及大健康管理中获得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即时检测 疾病诊断 公共卫生 健康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春暖花开,处处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连风也柔和起来了,这时候最想做什么?当然是带宝宝春游踏青啦!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宝宝就适合带出去春游啦,路程不远,城里的公园、不远的郊区等都是首选地。不过,这里提醒一句,在带宝宝愉快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 标签: 晕车药 虫咬 手机拍照 玩具车 创可贴 门开关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通过阐述湖南省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现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严格把控退出机制、政策宣传从基层做起、确保参合信息录入质量、提高医院即时结报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等,以期促进新农合即时结报制度的完善,为深入推进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农合 即时结报 医保管理
  • 简介:摘要虫媒传染病导致的感染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即时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虫媒传染病的病原体,便携式设备的应用对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以及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论述了即时检测方法在虫媒传染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标签: 虫媒病毒感染 即时检测 便携式设备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现状和学校教学现状,以提高教学质量效果,培养合格社会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关键”的教育培养模式,指出教学体系研究性改革必要性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 标签: 机械制图 现状改革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临床结果报告发布应遵循相同的术语和定义,POCT结果报告的要求、发布管理、结果解释危急值管理以及POCT结果纳入病历管理要符合一定标准。本专家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POCT临床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即时检测 结果报告 结果发布
  • 简介:摘要即时检验(POCT)是检验医学发展的新领域,是在患者医疗现场因实施医疗措施所需而进行的即时检验。随着长期抗凝处理的患者人群扩大、促纤溶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血栓及出血性疾病的快速筛选需求增加,血凝学的即时快速检验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量研究表明,现场血凝学检测快速、简便,能提供较可靠准确的过筛数据,并大大减少完成试验所需的周转时间(TAT),可适用于临床大量需要监测血凝学异常及抗栓、溶栓治疗的场景。

  • 标签: 血液凝固试验 即时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仪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葡萄糖氧化酶检测血糖值的差异,为证实血糖即时检测仪在床边测定血糖的可信性和实验室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对床边测定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选取67例患者,采用利德曼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血糖值,并采同一病例手指末梢血行美国强生血糖仪测量末梢血血糖值。结果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得到的血糖值,POCT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值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得的血清血糖值相接近,其结果可以互认,能为临床接受。

  • 标签: 血糖仪即时检测 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是临床检验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为临床提供了方便、快速检测的手段。随着POCT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检测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各临床科室的广泛使用,其质量管理迎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POCT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规范POCT的临床管理提供思路。

  • 标签: 即时检测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即HBV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多通过血液以及体液传播。乙肝属于高发性传染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在中国,乙肝的感染率极高,通过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乙肝的感染率竟然高达35%。因此,乙肝即时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探讨乙肝即时检测的重要性,评价胶体金法表面抗原试纸条和胶体金法乙肝5项检测卡作为乙肝即时检验(POCT)的可行性,我院特选取多名患者进行对比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本文详细记录了检测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详细分析。

  • 标签: 即时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胶体金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面神经垂直段CT定位和解剖定位。方法15例开颅取脑后的颅底标本,对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颈静脉窝外侧壁前壁水平之间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与64层螺旋CT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尸骨直接测量CT测量结果分别是(3.01±0.65)mm(3.09±0.68)mm,(10.98±1.72)mm(10.98±1.64)mm,(3.99±1.23)mm(3.91±1.17)mm,(8.32±1.86)mm(8.24±1.92)mm;两种方法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面神经管 计算机断层摄影 人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手术延迟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进行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从发病到进行手术的时间过24h的延迟组(54例)和时间小于24h的即时组(46例)。对两组患者的入院到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即时组患者的入院到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延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结论即时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能更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术后发热和住院时间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阑尾炎 即时手术 延迟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应用较多。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POCT项目的适应证,正确选择患者、规范采集标本和严格操作,并基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POCT的结果做出正确解读,以指导临床诊疗。本文主要分析儿科急诊在感染和病原学、凝血指标、心肌损伤等方面的POCT应用。

  • 标签: 床旁即时检验 急诊 儿科
  • 简介:摘要床旁即时检验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家庭、社区、医院、各类救治现场广泛应用,在感染、肿瘤、代谢疾病、急重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病情及疗效评估有技术优势。具快速、便携、易操作特点,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标签: 即时检验 儿童 临床检验学 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即时检测(POCT)技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方法2020年9月,在山西省襄垣县建立的“自我采样”队列和“医生采样”队列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两队列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分别纳入197和273名。由研究对象自己或妇科医生分别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检测,采用POCT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阳性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同时采用careHPV及常规PCR检测HPV,对POCT检测阴性但careHPV或常规PCR检测任一阳性者再次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比较POCTcareHPV及常规PCR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结果470名对象的年龄M(Q1,Q3)为51(45,57)岁。将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作为疾病终点,基于自我采样方式的POC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95%CI:56.56%~100.00%)、28.95%(95%CI:22.97%~35.76%),POCT 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POCT检测相同,特异度增加至89.47%(95%CI:84.30%~93.08%);careHPV和常规PCR相比,自我采样POCT HPV16/18检测的AUC最佳,为0.947(95%CI:0.910~0.985)。基于医生采样方式的POC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95%CI:64.57%~100.00%),55.85%(95%CI:49.83%~61.70%);POCT 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降低至71.43%(95%CI:35.90%~91.76%),特异度增加至92.45%(95%CI:88.63%~95.06%)。基于自我采样方式的POCT HPV16/18检测的AUC和医生采样方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947比0.819,P=0.217)。结论POCT HPV16/18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是基于人群的宫颈癌筛查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即时检测 即筛即治 筛查
  • 简介:摘要用问卷方法评价中职学生健康教育前后的即时教果,结果显示教育后总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钮文异等1报告一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输入艾滋病病人的血液、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患艾滋病的孕妇会传播给婴儿;蚊虫叮咬、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无偿献血不会传播艾滋病,而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即时效果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