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科护理中医患关系的沟通与协调。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的病历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在积极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护理上着重对患儿的沟通协调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病情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加强协调沟通等护理后,治疗依从率、患儿家长的理解满意率分别为95.74%、97.87%;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8.54%、82.9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加强患儿家属对治疗工作的理解,合理的运用沟通、协调技巧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最终疗效。

  • 标签: 儿科护理 医患关系 沟通与协调
  • 简介:摘要急诊护患关系主要内容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家属。良好的急诊护患关系要以人际信息沟通为基础。护士自身的素质在协调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1、要有良好的医德。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要有较强的社会应变能力。4、要有敏锐的动察力。总之,急诊护患关系的运行,要依靠多方面的支持、帮助、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其具备疗效较快,作用比较持久,价格也相对便宜等特点。而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哮喘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阐述作用机理的不足。本文丛协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协调NIM 中医药 哮喘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长在医护医患关系协调管理中的作用与方法。方法分析妇产科医护医患关系特点找出护士长应该具有的协调能力。结果提出了对护士队伍协调管理中“三个结合”,“三个关系”及“三个用心”的方法及其意义。结论提高护士长的综合协调能力是实现完成工作目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妇产科 护士长 综合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用针灸治疗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听力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006年—2011年我院儿科收入住院治疗的确诊为中枢协调障碍的患者进行ABR和AABR筛选,将有听力损伤的8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肌肉注射恩经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18μg/每次;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37.5%,有效率为90%;治疗组治愈率78%,有效率为97.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听力损伤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用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临床可选用。

  • 标签: 中枢协调障碍 听力损伤 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牙弓、基骨弓宽度及二者协调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3例为实验组,47例个别正常(牙合)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并计算上下颌对应宽度之差,对测量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牙弓宽度与个别正常(牙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下颌牙弓宽度大于正常(牙合),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处平均宽度正常(牙合)为(56.26±3.09)mm,骨型Ⅲ类患者为(57.78±3.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基骨弓宽度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其中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处正常(骀)为(59.11±5.97)mm,骨型Ⅲ类患者为(56.23±5.28)mm,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基骨弓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在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处分别为(47.44±2.96)mm、(59.81±3.87)mm和(76.20±4.20)mm,与正常(牙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骨性Ⅲ类错(牙合)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值均小于正常(牙合)(P<0.01),而牙弓宽度差值仅在尖牙处差异显著(P<0.05),其余牙位测量项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基骨宽度发育不足,下颌基骨宽度发育过度.②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宽度不协调表现在基骨水平,牙弓对基骨弓宽度不调有代偿.

  • 标签: 骨性Ⅲ类错 牙弓宽度 基骨弓宽度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信息表在手术室协调医护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内成立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设计和应用信息表,与手术医生交流关于在工作和服务质量、建议、需求等方面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价,制定改进措施。结果信息交流活跃,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有效性,增强手术医生与手术室护士关系更加和谐,减少医护之间的冲突,提高手术室服务满意度。结论应用信息表客观、真实、准确、持续地收集、交流信息,在手术室协调医护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信息表 手术室 协调 医护关系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幼儿中枢协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支持、对症及物理疗法,辅以运动疗法、水疗、婴儿高压氧、脑反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3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发育商评分明显上升(t=3.91,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2%,与对照组6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P<0.05)。且未发生任何药物相关副作用。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婴儿中枢协调障碍。

  • 标签: 中枢协调障碍 幼儿 鼠神经生长因子 发育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的瞬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分析CT、听觉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与FVEP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在中枢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以及CT检查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并以正常儿童做对照,,对各种检查的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听觉诱发电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组,FVEP与低频之间、低频与高频之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FVEP异常率高于正常患儿,可以用于中枢协调障碍的早期诊断,FVEP与听觉诱发电位相比较,其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中枢协调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脑出血后引起的偏瘫与血管活性物质之间有无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人住本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56名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测定该组研究对象的血管活性物质,再利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然后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经过Berg平衡量表评分后显示,最大得分39分,最小得分7分,平均得分25-38分,标准差为1.74,脑出血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与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呈正相关,而与神经肽Y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越多,神经肽Y含量越少则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恢复越好。

  • 标签: 脑出血偏瘫 协调功能 血管活性物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总结了手术室在一起突公共发事件伤儿抢救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工作体会。旨在与手术室同仁共同探讨手术室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抡救工作中如何更好提高抢救效率,减少伤员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2013年12月14日,由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担的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任务单元“我国重要聋病预防体系、诊治规范化及推广应用”的项目中期协调会在三亚召开。全国13个省市的18家协作单位代表参会。课题负责人戴朴教授对目前的项目进展和经费等问题进行了汇报,与会者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未来课题规划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 标签: 卫生部项目 预防体系 聋病 三亚 中期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