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如何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以促进区域经济和健康发展。 方法: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1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区域经济数据。中医药服务能力考虑了中医医院数量、床位数和医务人员等指标;区域经济数据包括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和投资总额等指标。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度,评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程度。 结果:研究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高耦合协调度地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关联,表现为中医药服务资源丰富、利用效率高,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关系。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加大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投资和建设,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医药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整体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医药服务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资源优化配置 可持续健康产业
  • 简介:摘要: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检验中心建设有多种发展模式,并各具优势。但检验中心也存在人员资质、联合效能、信息化程度和检验前管理等诸多问题困难,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案,建议从政策支持、开展交流学习、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网络架构、检验前质量控制和增加服务模式等五个方面不断完善,以期达到利用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能力
  • 简介:摘要: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检验中心建设有多种发展模式,并各具优势。但检验中心也存在人员资质、联合效能、信息化程度和检验前管理等诸多问题困难,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案,建议从政策支持、开展交流学习、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网络架构、检验前质量控制和增加服务模式等五个方面不断完善,以期达到利用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区域临床医学检验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中的权利冲突与协调进行相应的分析,先阐述了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特殊性,如应以医方告知义务为前提、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家庭主义、在行使患者知情同意权是具有风险性,然后根据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中权利冲突的表现,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主要包括注重权利配置、做好利益平衡、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以便协调患者知情同意保护中权力冲突和协调

  • 标签: 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 权利冲突 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人才建设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南充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影响卫生人才建设因素。结果:,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卫生人才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结论: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人才建设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区域医疗 卫生中心 人才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瞳孔为中心2、4、6 mm直径区域的角膜曲率分布特点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并行Pentacam检查的门诊患者138例(254眼),其中20~39岁51例(102眼)作为A组;40~59岁41例(73眼)作为B组;60岁及以上46例(79眼)作为C组。分别收集以瞳孔为中心2、4、6 mm直径区域的模拟角膜曲率(Simk)和全角膜屈光力(TCRP)数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Simk和TCRP差异,并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描述Simk与TCRP之间的一致性。角膜曲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采用回归分析,不同直径区域的Simk与TCRP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以瞳孔为中心2、4 mm区域Simk与对应区域T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P=0.002;t=4.44,P=0.001);而以瞳孔为中心6 mm区域的Simk和T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瞳孔为中心2 mm区域下,3组间Simk、TCR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6,P=0.010;F=3.87,P=0.022),其中A组与B组、C组Simk和T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瞳孔为中心4 mm区域下,3组间Simk、TCR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5,P=0.001;F=6.07,P=0.003),其中A组与B组、C组Simk和T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瞳孔为中心6 mm区域下,3组间的Simk、TCR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1,P<0.001;F=10.15,P<0.001),其中A组与B组、C组Simk和T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瞳孔为中心不同直径区域的模拟角膜曲率与全角膜屈光力的变化及随年龄变化趋势应在人工晶状体计算及屈光手术中引起重视。Simk与TCRP数值均随年龄增加逐渐变陡峭,40岁之后趋于稳定。

  • 标签: 区域 年龄 模拟角膜曲率 全角膜屈光力
  •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内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内镜经鼻入路。本综述围绕内镜经鼻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作者: 党少农 戴江红 张毓洪 王新华 马福昌 颜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西安 71006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乌鲁木齐 830011,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银川750004,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医学教研室,兰州 730000,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西宁 810007,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西安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 简介:摘要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西北区域自然环境独特,人群健康状况与疾病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了满足深入研究该地区慢性病病因、机制和转归的迫切需求,根据西北区域特殊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和民族分布,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招募了117 644名35~74岁的多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藏族)自然人群,调查队列成员的个体、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线暴露信息,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血清和白膜层,形成各类生物样本90余万份,以-80 ℃储存于标准生物样本库。已开始用常规监测和主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队列成员的平均年龄52.43岁,女性70 391名(59.8%),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健康状况具有相似性但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该队列为深入研究环境、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与重要高发慢性病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平台,为明确该地区不同民族慢性病的病因及长期健康危害提供重要流行病学证据,为国家制定慢性病防治战略提供西北区域参考。本文简要介绍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的建设概况和实践思考。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队列研究 自然人群 西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腹协调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39例,加以盆腹协调训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盆腹协调训练后,其盆底功能障碍评分、盆底肌肌力分级、肌电位值及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采用盆腹协调训练,可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提高肌力等级,从而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腹协调训练
  • 简介:【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在卫生健康共同体视域下,推进区域协同,共建区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资源共享,更是推动区域内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运用PDSA方法,探讨“互联网+”区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的构建,旨在推进新形势下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拓展医务人员学习途径,提升医学教育教学水平。

  • 标签: PDSA循环 医学教育 区域继续教育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医联体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区域医联体延续护理,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区域医联体延续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区域医联体 延续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2016年我国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中发布国家百万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项目,建设七大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划分七大地区之一,气候特征显著、膳食习惯独特且人口老龄化严重,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居全国前列。因此,建立东北区域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系统探寻疾病发生和预后相关区域特色暴露因素,为建立东北地区疾病预防新策略、降低国家医疗负担、提升东北地区人口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7月,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现场工作启动,现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尿、粪便样本的采集和检测,截至目前,队列总计完成各年龄层共115 414人的基线数据收集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建设概况,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东北 自然人群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飞机开始成为人们远距离出行的重要出行方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乘客出现突发疾病或者外伤的几率也较高,一旦乘客在机场内突发疾病,在院前急救上相较于常规急救来说也有着较大的特殊性。为提升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效率,需结合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的特点制定急救策略,保障急救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特点,并提出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民用机场 院前急救 特点 策略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满足还有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在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上发力。

  • 标签: 健康中国 区域医疗中心 路径
  • 简介:【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云计算相关技术不断成熟及其在各个领域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医疗信息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传统管理模式当中,不同的医疗机构在信息方面有着相对独立的表现,同时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也无法得以体现,并且还存在数据信息泄漏的可能性。在云计算的支撑之下,医疗信息数据可以基于云计算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结合其中有一定潜在价值的数据进行提炼,从而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规避数据风险问题。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医疗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区域医疗信息化中云计算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云计算 区域医疗信息化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手术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和护理配合。本文发现实施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手术的团队合作与协调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团队结构和流程,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同时,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加强护理协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脑血管 介入手术 团队合作与协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