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模型造模方法、造模机制等有关方面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肝损伤 造模方法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人类哮喘的研究极为重要。目前多种鼠类哮喘动物模型已被建立,并广泛应用,但以上模型均不能很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全部特征。利用家兔制备哮喘动物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诸多典型特征,且家兔的呼吸系统与人类具有相似性,且体积较大,便于对其哮喘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该模型的制备方法、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该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家兔 动物模型 致敏
  • 简介:问:有一种说法,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特别不宜吃猪肉和牛羊肉等“红肉”,是这样吗?答:欧医生:相关的一些研究确实发现,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油炸食品摄入过多等因素与乳腺疾病风险存在密切相关,而以蔬菜水果和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乳腺增生发病的风险。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动物性食品 多食 疾病风险 饮食习惯 “红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阳性血液标本,分别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两种试验方法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球菌与革兰阳性杆菌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时间短、操作方便,有利于血液细菌感染检测。

  • 标签: 血液 细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建立“三级质控”保证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药物临床试验

  • 标签: 三级质控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风湿性心脏病目前仍是我国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虽然A组链球菌在风湿性心脏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明确,但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准确地研究风湿性心瓣膜炎发生和发展的免疫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概述国内外关于风湿性心瓣膜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标签: A族溶血链球菌 风湿热 模型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枝接长链烷基季铵盐的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在大鼠口腔内的抗菌防龋功能.方法:选取5周龄SD雄性大鼠20只,口腔内接种变形链球菌,同时辅以致龋饮食,建立大鼠口腔龋病模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以自行合成的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刷洗牙齿而对照组则用以普通的纳米二氧化硅无机填料.4周后进行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随后处死大鼠,鼠齿按照Keyes龋齿计分标准进行计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少于二氧化硅处理组(P<0.05);Keyes计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牙齿验面窝沟及平滑面龋损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动物实验表明,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龋功能.

  • 标签: 季铵盐 无机填料 大鼠 变形链球菌 Keyes计分
  • 简介: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更呈快速上升趋势,亟需在乳腺癌预防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通过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在体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是肿瘤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乳腺癌癌前病变为乳腺普通增生和乳腺癌之间的一种临界病态,建立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发生原因及机制的重要方法,对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一般是通过自发性模型、诱发模型或可移植模型的方法进行建立,对其建模方法及检测途径进行介绍,并加以比较。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负离子布料的安全性及动物功效。方法采用局部封闭涂皮实验法(BT法)进行豚鼠变态反应试验动物与负离子布料接触一定时间后,立即进行小鼠游泳试验10min,测定运动前后的小鼠血乳酸数值及变化情况,并在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试验后,测定小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结果负离子布料的豚鼠试验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离子布料可降低运动后休息20min血乳酸值(P〈0.05),降低运动前后血乳酸变化值(P〈0.05);并可升高红细胞压积(P〈0.05)。结论离子布料对皮肤是安全的;对清除运动后血乳酸的堆积,缓解体力疲劳有一定作用;且可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

  • 标签: 变态反应 血乳酸 负离子布料 红细胞压积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探讨该植骨螺钉是否能促进猪股骨颈骨折愈合.方法将动力髋螺钉设计成螺纹间带孔隙、中间扇叶状窗口的中空螺钉.选取16只健康实验猪(雌雄各半,平均月龄为3.5个月,平均体质量为25.1kg),制作双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动物模型,左后肢采用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固定(实验组),右后肢采用普通动力髋螺钉固定(对照组).于术后4、8、12及16周分别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及CT平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4只猪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于术后16周处死4只猪,大体观察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X线片及CT平扫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骨折线已部分模糊,新骨密度均匀;对照组骨折线清晰可见.术后16周实验组骨折线处周围骨密度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外周光滑,股骨头表面未见点状致密增生;对照组骨折线处骨密度增高,少量骨吸收和骨小梁融合.术后8、12、16周实验组猪的Lane-Sandhu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猪标本的轴向刚度、三点弯曲刚度及抗扭转力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大体观察显示实验组猪骨断端表面愈合良好;对照组骨折端为骨质连接.结论中空植骨式动力髋螺钉既能提供可靠固定,又能在骨折断端处植骨,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本研究为此螺钉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愈合 骨钉 动物实验
  • 简介: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重;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质量合格证;

  • 标签: 实验动物 医学论文 微生物学质量 饲养环境 遗传背景 合格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媒体教学在留学生动物实验课中的经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综合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有计划地实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新教学方法组留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明显提高,新教学方法组留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留学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留学生 多媒体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400例,无菌采集400份阳性血液标本,对采集的每份样品分别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然后对两种试验抗生素敏感性的符合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G+杆菌和G-球菌通过两种检测方法对抗生素敏感度所检出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符合率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大大减少了检测所用的时间,操作更为简便,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抗生素 细菌
  • 简介:目的对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进行动物局部安全性评价.方法家兔肌肉刺激试验:家兔后肢股四头肌im0.5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48h和第25天对注射部位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豚鼠后肢隔日im0.5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连续注射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iv给予1.0mL的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进行激发,观察豚鼠30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后肢im0.2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给药1次后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可导致注射部位肌肉出现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肌间质细胞增生,条索状化脓灶,停药25d后,上述病变消失.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25min内恢复正常,过敏反应评价为弱阳性到阳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结论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安全性良好,不影响其临床使用.

  • 标签: 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 肌肉刺激 过敏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08例患者心电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其结果阳性者中与40例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与冠心病的诊断的符合率,加强临床工作着对心电运动平板的临床应用的认知。方法分析1年来408例患者的心电平板试验资料。结果阳性者中40例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论本文资料显示心电运动平板试验在早期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其心功能的评估及预防心脏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脏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