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借贷宝”平台10G“裸条”照片和视频资料的流出引爆了舆论的热点。多地高校女生陷“裸贷”风波。只是为了借上几千元,这些女性竟然愿意拍摄裸照,在落人无钱还账的境地后还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据悉,放贷鼓励“裸贷”女性自渎来获取贷款,以及“肉偿”还欠款。

  • 标签: 性教育 生殖健康 教育学 教材
  • 简介: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唇甲色淡,出现这些贫血症状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一些补血的药物,如阿胶、当归等。但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指出,这些具有补血功效的中药未必能帮你搞定贫血,因为补血的同时还必须补气。气与血互相转化。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同根同源,可互相转化。气能生血、行血,

  • 标签: 唇甲色淡 中医内科 贫血者 贫血症状 副主任医师 补血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休人员中素食与正常饮食高脂血症发生风险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2978例,根据饮食情况分组,其中素食>6个月以上纳入A组,正常饮食纳入B组。对比两组血脂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经数据统计发现,A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B组,HDL-C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素食有助于降低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发生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健康宣教,指导老年人健康饮食。

  • 标签: 退休人员 素食 正常饮食 高脂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早发现宫外孕,进行有效治疗与护理,避免悲剧发生。方法16例宫外孕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腹痛。经过详细询问患者停经史,化验血、尿HCG、妇科检查、B超检查、腹腔或阴道后穹隆穿刺。结果16例宫外孕患者中,宫外孕破裂休克3例。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破裂抢救争分夺秒,护士要有较强的预见性。抢救迅速,抢救护士镇定自如,动作敏捷,有条不紊。各项操作要求稳、准、精确。密切配合医师,实施正确的抢救与护理,才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宫外孕 休克 抢救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耳科眩晕跌倒防范护理措施,希望能为临床护理提供较为满意护理意见。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03月到我院诊治的耳科眩晕患者88例选人本次研究,按照患者的护理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第二组4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第一组4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两组耳科眩晕的护理状况。结果第一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45%,第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第一组,仅为77.27%,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两组数据之间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第一组并未出现患者跌倒,未跌倒率高达100.00%;而第二组患者出现5例跌倒,未跌倒率为88.64%;第一组住院时间为(14.5±1.5)天,第二组住院时间为(19.0±2.5)天,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两组数据之间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结论与常规的护理相比较,综合护理+防跌倒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眩晕跌倒,减少对患者造成身体机能造成损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耳科眩晕者 跌倒防范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长期不进展心理状况,并统计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主次关系。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抑郁水平,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SDS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DS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症状23例(21.7%),轻度抑郁42例(39.6%),中度抑郁29例(27.3%),重度抑郁15例(11.4%)。平均SDS分数为(60.75±10.34)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锻炼情况、婚姻状况、接受心理治疗、睡眠状况可影响SDS分数。其中SDS评分与年龄、性别(男)因素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治疗、睡眠、锻炼、婚姻状况因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HIV感染长期不进展普遍伴发抑郁症状,在治疗中应特别重视大龄、男性、无配偶患者抑郁症状的防治,医务工作者应督促患者加强锻炼,接受心理疏导,改善睡眠以促进HIV感染长期不进展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长期不进展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转化时间生物学是时间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夜班健康调控是转化时间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夜班人体生物节律与昼夜环境节律"失同步",而出现复杂的生物钟健康问题,目前,主要发现的问题是:睡眠与觉醒对应生物钟健康关系紊乱,导致睡眠健康问题,消化系统紊乱、

  • 标签: 转化时间生物学 人工智能 夜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采献血招募与保留工作的落实方法。方法通过新媒体网络渠道对机采血小板的有关知识进行长期的报导与宣传,使一般民众对于机采血小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采取电话招募、现身说法招募、高等院校报幕、献血现场招募等方法,使一般民众对于机采血小板的参与意识与认同感得到提升;强化机采过程宣传,强化人员培训,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以优美的环境、娴熟的技能与热情的接待最大程度上保留献血。结果2016年参加机采的献血人数共计13403人次,捐献机采≥2次的献血达77%,采集机采血小板21386个治疗量,新招募机采献血3184人次,占全年机采献血总人次的24%。结论做好机采献血的招募与保留工作,需要对无偿献血进行持续性、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同时也要配合相关的招募策略,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

  • 标签: 保留 招募 机采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感染的心理疏导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的艾滋病感染患者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10例。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心理疏导与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孕妇2例,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患者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1例患者出现抑郁情况,其余患者均正常,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心理疏导,1例孕妇没有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有1例患者自杀死亡,3例患者抑郁。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艾滋病感染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疏导在艾滋病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患者 心理疏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受血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受血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受血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炎病患177例,均采取西医对症处理,并加强抗感染治疗,依据病患治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性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8例,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89例,结合病患症状表现及心理特点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1%(85/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68%(71/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10.4851,P=0.001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中采取全面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增加患者后期恢复效果,改善心理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炎 整体护理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