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取对比我区自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产妇,并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孕期营养、心理状态和产后抑郁症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将我区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区同期137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相关诱素,然后对诱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1.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会是出现产后抑郁症很主要的诱因,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孕产后抑郁,势在必行。2.诱发产后抑郁的独立高危因素主要有孕期增重>20kg,超重与肥胖(BMi>23),产前焦虑(sas>0)以及产前抑郁(sds>50)。结论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对产后抑郁症的出现起着明显的作用,家庭、社会、医疗保健机构等要高度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病发。

  • 标签: 孕期营养 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症倾向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营养,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倾向关系。方法:针对我院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出现产后抑郁的患者90例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抑郁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孕期营养和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孕期营养以及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孕期营养和心理健康给予高度关注,以此来有效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孕期体重增加20kg以上、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结论:通过分析可知孕期营养和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在孕期做好身心的健康保健,以此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孕期营养 心理健康 产后抑郁症 关系分析
  • 简介:脑电图的个性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脑电图的个性差异与性格有关。正常成人的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分。本文应用个性倾向量表对64例健康成人的脑电图进行分析.以探讨性格与脑电图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受检者男36名,女28名,均为健康成人,无神经精神疾患。年龄18—42岁,平均27.5岁。中专以上学历者33名,高中24名,初中7名。职业有医护人员、干部、教师、学生、会计、工人等。

  • 标签: 脑电图表现 个性倾向 精神疾患 诱发试验 头皮电极 枕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及工作疏离感的现状,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职倾向问卷、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对长沙市4所三甲医院的12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离职倾向条目得分为(3.37±0.34)分,沉默行为条目得分为(3.45±0.51)分,工作疏离感条目得分为(3.12±0.5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沉默行为与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P<0.01),工作疏离感在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在职护士普遍存在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离职倾向,通过构建良好组织氛围,减少护士沉默行为,降低工作疏离感从而降低离职率。

  • 标签: 护士 离职倾向 沉默行为 工作疏离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生手机成瘾倾向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某一高职院校的学生42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UCLA孤独量表(UCLA)进行测试。结果高职生孤独感在不同性别、学科分类、生源地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二学生孤独感高于大一和大三(P<0.05);高职生性别、新老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F=3.86,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手机成瘾倾向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理科高职生在MPATS的总分及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的因子分均高于文科生。结论高职生个人基本特征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理科生手机依赖倾向相对高,孤独感能预测手机依赖倾向

  • 标签: 手机成瘾倾向 孤独感 高职生
  • 简介:考察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关系,为提高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高依据。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亲社会倾向量表对90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亲社会倾向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呈正相关。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中的同理心这一维度对亲社会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自我意识、问题解决等对亲社会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增强有助于亲社会倾向的提高。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亲社会倾向 关系
  • 简介:小学中低年级正值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初级阶段,在此时期,由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我发育的影响,部分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适应不良,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或班级的集体生活,出现孤独,退缩等现象.本文根据孤独倾向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小组辅导方法,收到了一定成效.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小学三、四年级4个班,年龄9~10岁的小学生130名.2.调查方法参考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孤独倾向的行为特点,自编儿童心理和行为调查表,采用教师询问,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并结合观察,筛选出具有孤独倾向的儿童,在开展心理辅导前后分别调查.同时针对相关问题,编制了家长调查表,主要调查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庭环境与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 标签: 孤独倾向 人际关系 儿童 心理卫生 儿童卫生
  • 简介:目的为了解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倾向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贵州省某监狱408名男性重刑犯,以《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不高,呈现较矛盾的心态(乐观倾向0.32,乐观3.48,悲观3.15)。不同乐观倾向的重刑犯在愤怒(F=7.539,P〈0.01)、敌意(F=9.785,P〈0.01)和躯体攻击(F=3.9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与乐观呈负相关(r=-0.077~-0.125),与悲观呈正相关(r=0.036~0.203)。敌意对悲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adj=0.039,β=0.242),愤怒与言语攻击对乐观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adj=0.035,β值分别为-0.212、-0.187)。结论乐观人格倾向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重刑犯 乐观人格 悲观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农村老年人抑郁倾向与认知功能变化轨迹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中2011-2018年农村≥65岁老年人的数据,分别构建无条件和条件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得分变化轨迹及与抑郁倾向关系。结果最终纳入了1 788名2011/2012年开始调查的农村老年人,其中有抑郁倾向者占19.1%;有、无抑郁倾向者基线MMSE得分别为26.62±3.54和27.59±3.17。无条件和条件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MMSE得分下降率为0.52分(P<0.05);纳入协变量前后,有抑郁倾向者MMSE初始得分比无抑郁倾向者分别低0.84分(P<0.05)和0.81分(P<0.05),有抑郁倾向者MMSE得分下降速度比无抑郁倾向者分别慢0.33分(P<0.05)和0.40分(P<0.05)。结论我国农村老年人抑郁倾向与认知功能变化轨迹有关,有抑郁倾向者处于更低水平轨迹,提示应积极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并及时干预,以延缓或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抑郁倾向 认知功能变化轨迹 老年人 农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敬业度、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关系。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应用《盖洛普Q12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相关性用Pe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医护人员敬业度、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总均分分别为(2.18±0.56)、(3.48±0.72)、(2.71±0.67)分,医护人员敬业度与组织支持感成正相关(r=0.674,P<0.01),敬业度、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均呈负相关(r=-0.416、-0.487,P<0.05)。医护人员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均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F=54.673、81.558,P<0.01)。组织支持感在敬业度和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P<0.01)。结论医护人员的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于离职倾向有关。

  • 标签: 医护人员 敬业度 组织支持感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人格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人格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一直以来,儿子是个活泼可爱又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无论学习生活都很少让我们操心。可是,有一天因为和同学争执大打出手,撕破了别人的衣服不说,还打得鼻血都流了出来。为此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回到家,一向对儿子要求比较严格的妻子找了根藤条开始教训他。妻子不轻不重地在儿子的屁股上打,儿子哭了,妻子说:“你和同学打架还不肯承认错误?还嫌自己委屈了!你这是犯了错误被罚的,下次再犯还罚,谁都应该为自己所犯下的锚误付出代价,也让你长长记性。”

  • 标签: 儿子 受虐 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潜在类别及人格特质对其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采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和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对1 36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的潜在类别,并使用回归混合模型(R3STEP)探讨不同类别短视频媒体使用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按占比由低到高):"问题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4,11%)、"安全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3,21%)、"社交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1,29%)和"过渡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2,39%)。不同人格特质在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4个潜在类别上有不同的影响,以C3作为参考,发现开放性(OR=1.95)是C1的促发预测因子,神经质(OR=0.72)是C1的保护预测因子;谨慎性(OR=0.46)是C2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1.60)是C2的促发预测因子;谨慎性(OR=0.33)是C4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3.24)是C4的促发预测因子。结论中国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中存在4种不同潜在类别,分别是"安全型"、"社交型"、"过渡型"和"问题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不同类别的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影响差异显著。本研究提示,应合理引导"过渡型",干预"问题型",重点帮助高神经质人格特质的青少年有效调节负面情绪,降低问题性短视频使用情况的产生。

  • 标签: 潜在剖面分析 人格特质 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 青少年 回归混合模型
  • 简介:摘要研究探讨心理控制源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除了时间价值观外,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心理控制源、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控制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控制源、时间监控观在时间管理倾向某些因子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控制源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亲社会倾向关系,以及共情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实施,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等5所医学院校的52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和杰弗逊共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同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共情在医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亲社会倾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医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共情及其3个维度、亲社会倾向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19~0.55。共情及其观点采择维度与亲社会倾向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61;情感关注维度、换位思考维度与亲社会倾向没有相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生命价值观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医学生的亲社会倾向(β=0.57, P<0.01),也可以通过共情的观点采择维度间接预测医学生的亲社会倾向(β=0.17, P <0.01)。结论医学生共情与生命价值观和亲社会倾向密切相关,共情在生命价值观与亲社会倾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生命价值观 亲社会倾向 共情
  • 简介: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一种新方式可以确定自杀风险,根据验血结果测定基因。研究人员对自杀死者的大脑进行基因扫描,发现自杀者缺少一种特殊的基因,同时一种体内的化学成分数值偏高。那种基因可能同人们应对压力的反应有关。据报道,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用于325名研究对象身上,预测参与者是否有自杀想法,准确率高达80%~90%。

  • 标签: 自杀倾向 预测 验血 基因扫描 研究人员 美国科学家
  • 简介:自杀是一种有意识、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和过程,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倾向)、自杀死亡(自杀完成)、自杀未遂(自杀中止)3种形式。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死亡则是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是由于主观停止自杀、他人救助及时或自杀工具的失能等未导致死亡。从有自杀意念真正发展到以自杀死亡的是少数,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却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意念和实施自杀行为都是严重的危机事件,如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都有可能终止自杀。

  • 标签: 自杀倾向 危机干预 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和国际大学调查(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相关关系;(2)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拖延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学业拖延均呈显著负相关。(3)TMD总分对SWB总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业拖延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MD总分、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学业拖延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拖延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探讨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社交网站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社交网站印象管理倾向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很高,社交网站好友与现实中的人有很大重叠,并带有强烈的交往动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网站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水平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网站 印象管理 自尊水平 一般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的道德情绪和积极的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的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