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视盘边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OCT图像正常视盘边缘RNFL扫描以视盘中心点为圆心,作3.4mm为直径的环形扫描(如图1A)。扫描后RNFL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可见两条白线之间部分即为RNFL(图1B),从图中可见视盘边缘RNFL厚度在上方及下方较厚,在鼻侧及颞侧较簿。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临床检查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OCT图像 RNFL 计算机处理
  • 简介:[摘要] 针对光纤陀螺生产过程中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序/设备,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工作场所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噪声、激光辐射、铅烟、二氧化锡检测结果均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从源头控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强(浓)度,保护了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 标签: [] 光纤陀螺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青光眼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医院眼科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课题的研究组,另从相同时段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30例为本课题的对照组。分别用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两组受试者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结果:研究组受试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房角开放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受试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使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获得眼组织结构图像,并能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在早期青光眼的检测与排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神经纤维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自适应光学视觉模拟(VAO)与传统主客观验光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于2019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纳入健康受试者31例31眼,其中男15例15眼,女16例16眼;平均年龄(20.1±1.0)岁;均取右眼为受检眼。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分别采用VAO和传统主客观验光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验光,记录球镜度、柱镜度以及矢量散光度J0和J45。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验光方法验光值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评价2种验光方法的一致性。结果VAO主觉验光和综合验光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ICC分别为0.97、0.75、0.84和0.09。VAO和电脑验光客观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ICC分别为0.98、0.70、0.74和0.61。VAO主觉验光与综合验光主觉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差值分别为(0.05±0.32)、(-0.23±0.28)、(-0.10±0.14)和(-0.04±0.16)D,其中2种主觉验光方法测量的柱镜度和J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球镜度和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0.18);VAO与电脑验光客观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差值分别为(-0.70±0.26)、(-0.07±0.46)、(-0.03±0.27)和(0.01±0.12)D,其中VAO客观验光测量的球镜度较电脑验光明显偏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P<0.01),2种客观验光方法测量的柱镜度、J0和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0.59、0.63)。2种客观验光方法测量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与综合验光主觉验光相应值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睫状肌麻痹状态下,VAO客观验光测量的球镜度与电脑验光相比更偏负;但VAO与综合验光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度和散光矢量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测量差值临床可以接受。

  • 标签: 验光 自适应光学视觉模拟仪 睫状肌麻痹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E一5000血液分析光学法(PLT一0)检测临床病理样标本血小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对本院3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检测,300例血液标本包含正常血液标本,PLT直方图显示有大量大血小板标本,RBC直方图显示有大量小红细胞标本,仪器报警显示有血小板聚集、细胞脆片标本,对它们分别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镜检法同时计数PLT,以镜检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血液标本组(PLT、RBC直方图正常)三者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RBC直方图异常和/或仪器报警组即病理样本组电阻抗法结果与镜捡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学法和镜检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仪器报警和镜检显示有血小板聚集时,光学法、电阻抗法与镜检法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ysmex-5000光学法对病理样本中特殊影响因素(非血小板颗粒、大血小板)抗干扰能力强,能更精确地检测血小板。检测大批量正常血液样本时,可以选用成本较低的电阻抗法;而当出现PLT、RBC直方图异常和/或仪器报警的病理性标本时,必须用光学法复查;仪器报警和镜检显示有血小板聚集且血小板偏低时,宜采用手工计数或重采标本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小板 电阻抗法 光学法 草酸铵溶血手工计数法 病理性标本
  • 简介:摘要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一项诊断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逐渐的介入了眼科临床的诊断工作之中,并渐渐的成为眼底病的最为常用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的手段之一,这对于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high-resolu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UHR一OCT)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也是的眼科医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视网膜内部结构,这将会在在眼科上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 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 入组 6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 2020年 01月 -2020年 5月就诊,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实施常规体检的 65例健康者进行对比,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OCT进行检查,观察其对 2型糖尿病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两组受试者的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OCT具有角膜厚度、视网膜厚度测量功能,可用于 2型糖尿病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中央角膜厚度 视网膜厚度
  • 简介:常规的人工电子耳蜗利用电流触发听觉神经来帮助患者恢复听觉。在电子耳蜗中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就是电流的扩散,电流在神经组织内的扩散限制了可植入的电极的数目,结果降低了听觉神经的选择激发性。激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好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不会象电流那样扩散。一种全新的尝试就是在人工耳蜗内用光纤取代电子电极,用激光取代电流触发神经组织。因此我们称这种新型的耳蜗为人工光学耳蜗。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人工光学耳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内耳 人工耳蜗 人工光学耳蜗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毯式光纤黄疸治疗联合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随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治疗基础上给予抚触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BIL、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黄疸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毯式光纤黄疸治疗联合抚触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恢复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应用尿液自动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进行新鲜晨尿(300份)采集,待完成后将其混匀分成2管,分别用于尿液自动分析(A组)、光学显微镜(B组)的检测,对比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A组的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3%和47.3%,与B组的46.0%和7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管型及滴虫方面,B组的检出率为41.3%,明显优于A组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自动分析光学显微镜均可在尿液常规检查中适用,但联合两者进行检查,能够取得更为可靠、准确的检查结果,建议推广。

  • 标签: 尿液自动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尿液常规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 32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再随机选 32例健康人群做参照组,两组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黄斑类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血管成像。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黄斑类型更明显,检出率较高;对两组受试者黄斑区的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数据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试者的血管图像由医生进行定性评价,其中 76%的病人数据可用于临床分析。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检查与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光学 病变 黄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中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与分析。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相应科室随机抽取420例患者,采取其尿液样本进行检测研究。分别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患者样本,比较三种方法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检测结果十分接近,均高于95%以上,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对于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高度基本一致,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复合检测,以便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为患者的质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肿瘤患者陀螺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规律。方法回顾分析228例陀螺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要点。结果32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均局部病灶得到控制,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陀螺刀治疗过程中,仔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和顺利完成治疗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肿瘤患者陀螺刀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FODT-601RC型光纤溶出建立利奈唑胺片的溶出曲线检测方法,并对比溶出行为和溶出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不同时间点下利奈唑胺片的溶出量。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利奈唑胺片的溶出曲线测定,用于对比极短时间间隔内的溶出行为差异。

  • 标签: 光纤溶出仪 溶出曲线 利奈唑胺片
  • 简介:在国家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将自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套基于19单元整体集成式微小变形镜的轻小型“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做了改进,研制出基于37单元微小变形镜的“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自适应光学成像”。经实验应用,可稳定获取更高分辨率的相对于黄斑中心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细胞图像,以及更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图像。

  • 标签: 国家863计划 光学成像仪 临床应用 自适应 膜细胞 人眼
  • 简介:环境中存在许多光辐射均可能对眼球构成损害,如紫外线(UV)、红外线(IR)、可见光等,甚至眼科诊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光学设备,如间接眼底镜照射视网膜某一点持续超过23秒,Hruby镜持续超过8秒,使用78D或者90D裂隙灯前置镜时未用黄色滤光片去除短波光线等辐射引起的眼睛伤害可能是即时的,也可能是累计的。医务工作者,如放射医师X线透视时,眼睛会受到放射性损害,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如未加防护可造成眼损害;电脑工作者屏幕辐射也可能造成眼睛损伤;所以眼睛需要光辐射防护。

  • 标签: 防护 光学辐射 眼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眼底病临床检查中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HRA+OCT)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tratus OCT)的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2020年两年间来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142例眼底病患者进入此次研究,分别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进行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和扫描结果。结果:采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视网膜黄斑区富含黄斑色素(macular pigment,MP),MP对视网膜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且与人类视功能密切相关。MP水平可通过黄斑色素光学密度(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MPOD)来评估。研究表明,MP的减少或缺失对多种眼科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MPOD的测量在相关全身疾病(如Sjögren-Larsson综合征)的诊断、管理和治疗中同样发挥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61-66)

  • 标签: 黄斑色素 黄斑色素光学密度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