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就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体会和大家进行探讨。一、体育“活动”的选择性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育活动”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

  • 标签: 体育 兴趣 提高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泸州医学院公共体育游泳课程主要为研究对象,对泸州医学院公共体育游泳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开展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为泸州医学院公共体育游泳课程更好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学院 公共体育 课程 游泳
  • 简介:研究性教学是注重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教学。公共体育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公共体育的最终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已探索出多种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其中不乏具有研究性教学特性的模式。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师资力量、环境资源和教学管理机制三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为公共体育实施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应大力提倡。

  • 标签: 研究型大学 公共体育课 研究性教学 可行性
  • 简介:高校公共体育程的科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航标,是高校体育教师行为的指挥棒,与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习惯、行为、能力的强弱效度相关,是高校公共体育程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公共体育的单一化评价或者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已经影响了课程本身的发展。高校管理者应该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用发展的眼光、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程改革进行较为客观、可靠地分析,基于多元化评价为导向,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多元评价体系 公共体育课 改革
  • 简介:体育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对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学校体育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本是学生朝思暮想的,本是学生运动锻炼的,本是学生放松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情况不尽人意,有许多中学生表现出对体育的“怠倦”。本文分析造成学生体育不良心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体育课 心理成因 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体育锻炼 中学生 体育教学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

  • 标签: 初中体育 创新教育 魅力教育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

  • 标签: 初中体育 创新教育 魅力教育
  • 简介:通过对民族健身操舞的来源与发展、价值体系和必要性等进行梳理,充分挖掘、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期为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和办学特色,丰富高校体育程,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

  • 标签: 民族地区 高校 少数民族 健身操舞 必要性
  • 简介: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据资料显示[1]:体育中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而体育的运动特点,决定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伤害事故很难在任何学校完全避免.兰州理工大学体育部收集了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甘肃省6所学校的大学生体育堂中伤害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现叙述如下.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课 伤害事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例红细胞生成原卟啉病(EPP)的诊治,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本病因腹痛首诊于消化内科,临床诊治较为困难。分析我科收治1例反复腹痛合并肝损伤表现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出现腹部顽固性绞痛且症状和体征不符,为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表现,容易误诊误治,确诊后对症治疗均好转出院。

  • 标签: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肝功能异常 贫血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功能动作筛查(FMS)是最热门的运动评价体系之一,这一理论包含了七个基本动作的运动损伤风险筛查测试,它测试易操作、评价简单。本文认为以往的体育堂上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学生在完成特定动作时身体所显露出来的薄弱环节;采用FMS测试手段在课前对学生身体功能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和对称性等进行评估,将情况相似的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并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不同的小组计划,为每一组学生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纠正动作练习来矫正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动作缺陷,重建动作模式,使每个学生真正从体育堂中受益。

  • 标签: 功能动作筛查 公共体育课 应用
  • 简介:摘要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

  • 标签: 体育课程 教学组织 改革与创新
  • 简介:以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技能+岗位胜任力"的教师培养模式,并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的实践为例进行剖析。结论:"技能+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能有效推动公共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且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技能+岗位胜任力 公共体育课教师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学生体育程思政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基于五星教学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聚类分析法和归纳法,将思政案例嵌入体育教学五星教学模式各任务环节中,并始终聚焦解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医学生身体素质等问题,使医学生获得"五星级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形成科学的体育程思政教学模式,帮助体育教师有策略、有方法、有温度地完成体育程思政教育工作。五星教学模式使体育程思政教学更加立体生动,且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医学生 体育精神 课程思政 五星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分析观察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实效。利用数字双盲法将在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进行实习的88名本科临床医学学生选取为此次分析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法将88名学生均等分成两组各44名学生,即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向参考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向研究组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法,分析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分析所有学生的学习及格率,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实效性。经过系统学习后,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满意度相较于参考组明显较好,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及格率相较于参考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100.00%:86.36%),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心电图的使用技巧,还能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效性,值得在心电图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心电图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任务驱动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级56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结合应用,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整个护理研究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在课程前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行为的变化,以此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课程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90.43±9.45)与课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94.73±9.6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P<0.05),突出表现为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前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分(73.64±10.12)与课程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分(77.34±12.3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其中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有显著改变,表现为预习、复习以及提问行为的增多。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和创新能力。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行为 创新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用于评估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体系所需的要素进行筛选,以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框架及评估指标;2016级学生进行实施形成性评价前后的效果评分,结果使用SPSS 20.0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统计了本专业共30名教师及专家和12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针对本专业的实践特点,构建了该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以及相应的三级和四级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实施形成性评价后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加(P<0.05)。结论证明构建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其应用于本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形成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2014级美康专业方剂学教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结果2014级美康专业学生方剂学期末考试成绩为75.40分,及格率98.18%,均高于2013级美康专业学生的65.10分、77.27%。2014级学生中有94.5%(52/55)对形成性评价给予肯定。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方剂学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方剂学教学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