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航手术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例患者均在介入手术室内采用CT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植入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4~54岁,平均约42岁。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8例,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6例,前环耻骨骨折、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例。结果16例患者在S1平面共植入20枚骶髂螺钉,在S1平面单侧植入1枚骶髂螺钉12例,双侧各植入1枚骶髂螺钉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术中出血约15~20ml。因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特点,术后所有患者均直接返回病房。本组患者无臀上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失败病例,并发症主要为在植入骶髂螺钉过程中发生同侧肢体麻胀不适感3例,但经过调整螺钉植入方向后,患者症状消失,术后病人未感不适。结论CT导航骨科手术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重建骨盆后环稳定性的重a要方法,因其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性价比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盆环损伤 经皮骶髂螺钉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的患者5例.其中骨肉瘤1例.骨化纤维瘤4例。定位钉植入后拍摄颌面部CT,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截骨部位及重建外形。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随访,CT复查,与术前设计图像融合,进行手术精确度及导航误差评价。结果:经术前设计及术中导航定位,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4例患者进行了假体植入.1例患者进行血管化腓骨移植上颌骨重建术.术中实现了手术器械的实时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mm。术后CT检查示截骨部位、切除范同、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面部对称。随访1-3a,肿瘤无复发。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有助于上颌骨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面部对称性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颌面部手术辅助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导航 上颌骨肿瘤 整块切除 截骨术 缺损重建
  • 简介:明明是男儿身,居然养成美娇娘!网络上,凭借着出位的打扮和女性化的表演的刘著引发了人们对“娘时代”的关注,虽然大众接受度挺高,但是这事如果发生在自家儿子身上,恐十白多数宝爸宝妈们会异口同声:“难以接受!”当今时代“娘”为啥这么多?跟孩子从小的家庭教养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男孩从小要如何培养阳刚之气甲

  • 标签: 儿子 家庭教养 阳刚之气 女性化 接受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18日至2010年12月21日内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收治的20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消融组和磁导航消融组,每组各10例患者。10例常规导管消融组患者采用4mm温控大头导管+常规技术消融。而10例磁导航导管消融组患者采用温控磁头导管+磁导航系统消融。结果10例常规导管消融组患者年龄为(537±103)岁,心动过速病史为(102±46)年,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并发症0%,随访时间为(24±5)月,随访复发率为0%;10例磁导航导管消融组患者年龄为(508±95)岁,心动过速病史为(95±32)年,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并发症0%,随访时间为(24±5)月,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采用磁导航技术可以完全与有效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无并发症,不会增加患者的复发率。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磁导航系统To observ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ardiac arrhythmia therapeutic room magnetic navigation technology
  • 简介:摘要磁共振影出现的原因和扫描序列、多参数成像、成像过程比较复杂有关。由于产生影的因素不同,影的表现和形状也大不相同。随着核磁共振的普及,在临床应用中,只有正确认识影产生的原因和各种影的特点,才能够有效的限制和消除影,提高影像质量,更好的为病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

  • 标签: 磁共振 伪影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生产使用、临床药用的主要原料,其质量优劣、药材真伪将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临床疗效。由于某些中药材价值较贵,产量不高,因此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态势,染色增重、掺杂掺假、等不法行为,都会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 标签: 中药材 掺杂掺假 中药材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少见的婴儿床边胸部图像,掌握其影形成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以防止因此图像影的产生而造成诊断的错误。方法:随机抽取6~7张有形状固定且位置不固定的影的婴儿床边胸片。检查摄影时数字平板和X射线管窗口及束光器有无固定异物,对数字平板进行校正,拆开束光器清洁束光器内部四周灰尘及尘渣。结果:故障排除,图像影消失。结论:由于婴儿胸部摄影曝光条件弱,加之DR图像低对比分辨率高,故在婴儿胸片上容易产生图像影。

  • 标签: 婴儿 胸片 图像 伪影 排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图像产生影的原因以及去除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采用螺旋扫描方式获得的CT图像影病例资料80例,对这80例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归类,计算各种影所占的例数和比例。结果金属影和运动影共68例,占85.0%,其中由金属物引起的影占57.5%;病人呼吸或运动导致的影占26.3%;射线术硬化影占8.8%,部分容积效应占5.0%;周围间隙影占2.5%。结论影产生的原因和机器本身、成像技术和人为因素均有关,产生原因不可避免,但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尽量的减少影的产生,提高图像的质量。

  • 标签: CT图像 伪影产生 原因 去除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寻求适合的术前超声定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的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2.1±1.7)min,出血量为(10.2±3.8)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5.6±3.2)min,出血量为(18.1±4.8)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4.0±2.8)min,出血量为(14.0±4.6)mL。结论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的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的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最精准,术中寻找到肿块的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最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或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 标签: 乳腺 微小肿块 超声定位 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3例肾囊肿病例经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出囊液,选用无水乙醇作硬化剂,达到使囊肿收敛、缩小以至消失的效果,说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硬化剂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肾囊肿CT引导定位穿刺硬化治疗 硬化剂
  • 简介:目的探讨PET/MR融合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癫痫40例,术前均行癫痫发作间期头部18F-FDGPET和MR检查,行术前、术中脑电监测.结果40例发作间期头部18F-FDGPET检查35例阳性,阳性率为87.5%;MR检查30例阳性,阳性率为75.0%.PET检查与术前脑电监测癫痫灶完全一致率为60.0%,部分一致率为20.0%,MR检查与术前脑电监测癫痫灶完全一致率为40.0%,部分一致率15.0%.PET/MR检查与术前脑电监测癫痫灶完全一致率为80.0%,部分一致率20.0%;PET/MR检查与术中脑电监测癫痫灶位置完全一致率为82.5%,部分一致率为17.5%.4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2~3年,依据Engle疗效分级标准Ⅰ级33例,Ⅱ级2例,Ⅲ/Ⅳ级5例.结论PET/MR两种技术在癫痫灶定位中能优势互补,具有无创、高灵敏度的优点.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脑电描记术 癫痫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肠炎疗效,减少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7例膜性肠炎,随机以日期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组,奇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甲组)19例,偶数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乙组)18例,甲组以健脾利湿加西医治疗,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乙组以西医治疗。结果甲乙两组通过两周治疗甲组优于乙组,通过spss软件包统计,卡方值χ²=4.75p=0.29,p值<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甲组)优于乙组,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了死亡率和并发症。

  • 标签: 中西治疗 伪膜 肠炎 分析
  • 简介:摘要手诊由于其精简便廉近年来在疾病预防和诊治上得到不断的推广,但由于手诊发展历史的曲折性和发展规模的局限性,使得手诊理论未得到充分的交流和规范,各家学说纷出,虽研究硕果累累,但初学者在学习上却觉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手部脏腑反射区定位问题上存在诸多的困惑。本文就生物全息律在手诊脏腑反射区定位中的应用提几点愚见,希能为手诊脏腑定位之规范化进程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手诊 手部脏腑反射区定位 生物全息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定位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通过改进超声检查方法,应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586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98.81%,586例泌尿系结石碎石成功559例(94.88%),有效24例(4.29%),无效3例(0.5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定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合并输尿管病变的宜优先选择输尿管镜腔内碎石(URS)或经皮肾取石术(PCNL)。

  • 标签: 超声 检查定位 输尿管 结石 体外冲击波 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CAOS)在芦山地震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同颐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至5月3日芦山地震中应用CAOS引导下手术治疗的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0~54岁,平均39.7岁。骨折按Tile分类:B型2例,C型4例。合并伤:双侧胫骨开放性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Z例,腰椎骨折2例,髌骨、肱骨骨折各1例,皮肤挫裂伤5例。6例患者于伤后3~10d(平均6d)均在CAOS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并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例患者共置入空心钉11枚,其中骶髂螺钉6枚(S,5枚,S:l枚),耻骨支螺钉5枚(顺行2枚,逆行3枚)。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明显神经及血管损伤,术中置入每枚螺钉的平均出血量约为20mL,术中平均总出血量为110mL,术中平均置入每枚螺钉的透视时间为10s,平均手术时间为110min,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示骨折均复位满意,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AOS引导下手术由于其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准确度高、术中透视时间短、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可有效进行严重骨盆损伤、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控制,可早期固定骨折,是治疗地震伤骨盆骨折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盆 骨折 多处创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5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观察肝胆管内部情况并存储动态超声图像;患者存储图像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18例,Ⅱ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Ⅳ型3例,术后病理诊断39例为肝门部胆管癌,其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21例,Ⅱ型9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Ⅳ型5例,彩超定位诊断准确率达79.5%,其中硬化型26例,外生型13例。结论彩超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胆管癌 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