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ET局部脑氧代谢测定为研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脑组织氧代谢的改变提供了有力工具,特别是在脑血管病时,进行rCMRO2与局部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容量的联合测定,对于研究急性脑梗死的发展过程、卒中危险的预测以及各种内科、外科治疗效果的判定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PETCT 局部脑氧 代谢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麻醉方法影响甲亢手术患者基础代谢的比较。方法将78例甲亢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颈丛组、硬膜组及全麻组,对3组BMR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前3组比较,BMR无明显差异;麻醉后,手术开始后5分钟、切除甲状腺、手术结束三个时间段,与颈丛组的BMR比较,硬膜组、全麻组均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硬膜组比较,全麻组的BMR值增加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在甲亢治疗中,可有效防止患者手术中基础代谢紊乱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方法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作用于甲亢手术患者基础代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使用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施以颈丛阻滞麻醉,对照组施以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始5min与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代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8.0%,对照组不良反应3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显著低于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上施以颈丛阻滞麻醉作用于甲亢手术患者的方法,较全身麻醉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不同麻醉 甲亢手术 基础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减少汉族MS的漏诊,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腰围切点
  • 简介:摘要肥胖问题日趋严重,然而近来研究发现并非所有肥胖均对健康有害,并提出代谢正常肥胖亚型的概念。目前代谢正常肥胖尚无统一定义及诊断标准。通过梳理国内外代谢正常肥胖相关文献,对其不同诊断标准进行综述,归纳其差异所在并分析不同诊断标准对其患病差异造成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肥胖防治的精准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肥胖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调查东南沿海某部在职干部人群的糖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状况;探索糖代谢异常和MS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获得有效调查人数958人。所有研究对象依次完成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及实验室检查,同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0.5h与2h),并计算HOMA—IR、HOMA-β、△I30/△G30等。结果糖代谢异常患病为11.38%(男性11.84%,女性7.08%);MS的患病为11.9%(男性12.54%,女性7.08%)。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的患病风险与年龄、收缩压、腰围、BMI、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01),但与TC、LDL-c无显著相关性。MS的患病风险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睡眠剥夺及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规律运动是M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03)。结论东南沿海某部在职干部IGR、DM和MS的患病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其中作训部队较非作训部队的MS患病低。OGTF试验可更加灵敏、准确地反映糖代谢异常和MS的严重程度,因此在部队体检中,尤其是对年龄〉50岁或合并高TG血症、SBP升高的体检对象应常规行OGTT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有无糖代谢异常。

  • 标签: 军队干部 糖代谢异常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健康管理降低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效果。方法针对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后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体质指数(BMI)〉25的患者,在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处方,全程能量监测,有针对性的药物干预。结果通过健康管理的方式使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明显降低,健康管理前后患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管理能使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不良生活行为,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健康管理 影响
  • 简介:目的:调查驻湘部队老年男性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方法:于2006年3月1日~2006年11月30日,选择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年龄≥60岁驻湘老年男性干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以中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老年男性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进行了分析。结果:驻湘部队老年男性干部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为20.5%,肥胖患病44.8%,高血压为47.1%,高血糖为26.8%,高血脂为22.5%。高龄老年组的各项患病均高于老年组。结论:驻湘部队老年男性干部人群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代谢综合征和各组分的患病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不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人群进行干预的研究十分必要。

  • 标签: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兴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MS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共调查398人,患MS26例,发病为6.5%;其中男10例,女16例,男女患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但血脂异常患者中,女性要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5);无论性别如何,年龄在3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均无MS发生。但女性MS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关系;而男性的MS患病则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即41~50岁和71岁以上年龄组患病较高,而31~40岁,51~70岁年龄组患病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对MS的认识,掌握MS的防治方法,可有效减少东兴市MS的患病,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糖尿病 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健康管理对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参加体检的610名机关干部为研究对象,2013年度(健康管理实施前)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2014年度(健康管理实施后)的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2组机关干部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后,观察组代谢综合征患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管理 机关干部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影响
  • 简介:目的:调查烟台开发区城镇化农民饮食、生活习惯、代谢综合征患病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地区693名居民进行饮食、生活习惯、健康指标统计,计算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指标患病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19.21%,其中高血压患病30.48%,高血糖患病14.80%,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28.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缺乏运动、糖尿病家族史为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这一特定区域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较一般农村地区高,特别是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偏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大部分具有药理学活性的药物都是亲脂的,而且都有一定程度的代谢。为了能从体内排泄,亲脂的药物必须经过代谢成为水溶性产物,这种产物不易通过肾脏再吸收。在某些情况下[前药,例如咪唑嘌呤(azathioprine)、依托普利(enalapril)、左旋多巴(L—doba)、齐多夫定(zidovudi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治疗作用需要经过代谢才会产生。然而,

  • 标签: 药物代谢 亲脂性 排泄物 人体药物代谢酶 代谢感应 代谢阻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甲状腺结节与血脂血糖代谢及碘营养管理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金山区2015年7月至12月接受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计算甲状腺结节患病,并对相关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603例受试者检出单纯甲状腺结节,患病为22.6%(603/2 669)。其中女性单纯甲状腺结节患者358例,患病为26.9%,男性单纯甲状腺结节患者245例,患病为18.3%。女性单纯甲状腺结节患病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6,P<0.001)。此外,单纯甲状腺结节患病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13.1%(92/704)、20.2%(104/514)、25.1%(145/578)、24.4%(107/439)、36.3%(98/270)与34.8%(57/164),χ2=83.872,P<0.001],且在≤30岁组[8.0%(30/704)与18.8%(62/331),χ2=35.716,P<0.001]、>30~≤40岁组[14.1%(37/263)与26.7%(67/251),χ2=12.683,P<0.001]、>60~≤70岁组[26.2%(33/126)与45.1%(65/144),χ2=10.435,P<0.001]、>70岁组[24.4%(21/86)与46.2%(36/78),χ2=8.521,P<0.001]中,男性单纯甲状腺结节患病低于女性。在单纯甲状腺结节阳性组人群中,空腹血糖[5.12(4.80,5.69)与5.02(4.72,5.48)]、总胆固醇[1.24(0.85,1.86)与1.13(0.77,1.76)]、甘油三酯[4.77(4.09,5.48)与4.49(3.92,5.1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9(2.26,3.36)与2.63(2.19,3.1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41(1.18,1.66)与1.35(1.13,1.61)]均高于阴性组(U值分别为554 818、578 468、535 622、556 067、567 960,P均<0.001),甲状腺结节阳性组BMI指数等级分布相对阴性组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77/2 066)、50.1%(1 034/2 066)、32.4%(669/2 066)、13.8%(286/2 066)与3.2%(19/603)、43.6%(263/603)、38.1%(230/603)、15.1%(91/603),χ2=9.5201,P=0.023]。食用加碘盐的受试者单纯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显著低于食用非碘盐的受试者[20.7%(436/2 102)与29.5%(167/567),χ2=19.376,P<0.001],单纯甲状腺结节阳性组尿碘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148.4(100.2,213.7)与169.5(115.4,241.75),U=545 129.5,P<0.001]。经过Logistic回归筛选后,年龄(OR=1.57,95%CI:1.292~1.908,P<0.001)、性别(OR=1.278,95%CI:1.193~1.368,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级(OR=1.166,95%CI:1.022~1.330,P=0.022)、总胆固醇(OR=1.105,95%CI:1.005~1.214,P=0.040)、食用加碘盐(OR=0.689,95%CI:0.556~0.854,P=0.001)是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地区单纯甲状腺结节患病相对较低。年龄、性别、BMI等级、总胆固醇、加碘盐是引发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另外血糖水平也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血糖 血脂 尿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性职业汽车司机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年龄为20~60岁的男性职业汽车司机(318名)和普通男性(1925名)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MS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建议的诊断标准。结果①司机组总体的MS患病显著高于对照组(19.81%vs12.62%,P<0.01);在21岁~年龄段,两组间的MS患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31岁~、41岁~和51~60岁,司机组的MS患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司机组中无任一项MS组分阳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3.85%vs37.51%,P<0.01),同时存在2、3和4项阳性的比例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25%vs23.48%,16.35%vs11.48%,3.46%vs1.14%,P<0.05)。③司机组总体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88%vs30.55%,22.96%vs11.01%,P<0.05);在21岁~,两组间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31岁~、41岁~和51~60岁,司机组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体及各年龄段的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患病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职业汽车司机超重/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高,对此职业人群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职业司机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及影响因素,为开展M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现场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中调查对象为城市居民的M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2500人,平均年龄(55.59±14.18)岁,女性占62.24%。MS粗患病为21.24%,标化患病为14.5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1)、饮酒者中过去12个月有有害饮酒史(OR=2.20)、食用油摄入过多(OR=2.13)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城市居民MS患病高,应针对有害饮酒和过多摄入食用油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标签: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慢性病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钙磷代谢紊乱与PTH对透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00例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和PTH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浆磷每升高1mg/dL,每年死亡增加4%;血钙每升高1mg/dL,每年死亡增加16%;PTH的水平大于600pg/mL时,死亡就会明显增加,当大于900pg/mL时,死亡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8%。结论分析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PTH与死亡,采取持续监测和个体化治疗,调节钙磷和PTH水平达目标范围内是减少骨病、血管钙化和降低死亡的关键。

  • 标签: 透析患者 钙磷代谢紊乱 PTH 死亡率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4种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诊断标准评估男性酒精使用人群MetS患病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1—1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在职男性工人,采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进行饮酒风险评估,并进行MetS相关体格及实验室检查。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修订版(NCEP+71 AT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别计算酒精使用人群中MetS的患病。使用CDS诊断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其他3种诊断标准在酒精使用人群中对MetS筛查中的意义。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4种诊断标准的组间差异,采用Kappa检验比较4种诊断标准之间的一致评价,采用多重检验FDR对P值进行校正。结果共调查1 267名工人,其中酒精使用人群1 082名,均为男性,年龄(35.2±9.4)岁。依据CDS、NCEP ATP-Ⅲ、IDF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酒精使用人群MetS的患病分别为12.94%、19.96%、23.75%、23.94%。不同年龄段下,IDF诊断标准分别在18~25岁、35~45岁的MetS患病最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在25~35岁的患病最高,45~68岁IDF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下的MetS患病相同且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标准。不同诊断标准下,MetS的患病随饮酒风险增加,且IDF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MetS患病高于CDS、ATP-Ⅲ诊断标准,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以CDS为参考标准,IDF、ATP-Ⅲ、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灵敏度分别为84.29%、87.14%和92.14%,特异度分别为97.33%、97.92%和98.6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5.91%、56.48%和49.81%。在4种诊断标准下,IDF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在整体饮酒人群、低风险饮酒人群和高风险饮酒人群中符合分别为90.3%(Kappa=0.852)、89.7%(Kappa=0.844)和91.0%(Kappa=0.867),在3组人群中的诊断一致性均为极好。结论4种不同诊断标准下MetS的患病存在差异,CDS标准最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最高,且灵敏度与特异度最高;IDF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在不同饮酒风险人群中的诊断一致性最好。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酒精使用 诊断标准 患病率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Met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最近研究表明在我国妇女,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患病较高。与城市成年人相比,农村成年人的腹部肥胖,超重,高血压和空腹血糖高的情况恶化得更严重,或改善得更少,这对女性尤为明显。尽管在中国需要加强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措施,但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农村居民和妇女中迅速增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发展趋势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出,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社区普查并完成免散瞳眼底照相的居民,按登记序列号顺序抽取糖耐量正常者499例、糖耐量异常者490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499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319例,观察各人群视网膜病变的检出;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等11项指标与DR的相关性。结果:糖耐量正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视网膜病变检出分别为0.40%、0.41%(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DR检出为7.21%,病程≥10年组为26.65%(P〈0.05)。与非DR人群比较,DR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BMI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及HbAlc与D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最高。病程及HbAl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出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