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癌与病质之间关系密切,病质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积极地营养支持是治疗胰腺癌病质的重要手段,可使多数患者获益。

  • 标签: 胰腺癌 恶病质 营养支持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薯蓣丸对肿瘤病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 104例肿瘤病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例,对照组基于安慰剂联合醋酸甲地孕酮 160mg/次, 1次 /天治疗,观察组将安慰剂改为薯蓣丸膏方,每日 25克 /次, 2次 /天(开水冲服),连续治疗 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测定患者的 KPS评分、相关生化指标及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8+, CD4+, CD4/CD8)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组比较,观察组 KPS评分、相关生化指标及 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薯蓣丸可改善肿瘤患者的 KPS评分,提高相关生化指标,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安全性好。

  • 标签: []肿瘤恶病质 薯蓣丸 膏方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皮间充质化在2,3,7,8-四氯(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胎鼠腭突融合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C57BL/6 J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妊娠第10.5天(GD10.5),实验组以28 μg/kg的TCDD(玉米油溶解)灌胃,对照组则按照等量玉米油灌胃。在GD15.5分别处死2组孕鼠,在显微镜下行胎鼠腭突的形态学观察。购买原代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分为3个亚组,分别添加浓度为5、10、20 nmol/L的TCDD于培养基,对照组则使用不加TCDD的培养基。72 h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检测荧光强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和腭突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共获得36只胎鼠,死胎和吸收胎3只,腭裂发生率为100%(33/33),其中完全腭裂为84.8%(28/33),部分腭裂发生率为15.2%(5/33);对照组中获得40只胎鼠,死胎和吸收胎共2只,腭裂发生率为0(0/38)。实验组和对照组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培养72 h后形态均发生变化,由均一的鹅卵石样变为有伪足的星形或不规则形;对照组和实验组中5、10、20 nmol/L 3个亚组的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9±0.120、0.483±0.023、1.007±0.109、1.086±0.145,荧光强度分别为53.384±5.785、36.818±8.250、64.575±8.323、76.898±3.711;腭突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7±0.112、0.781±0.095、0.284±0.046、0.216±0.040,荧光强度分别为63.672±6.135、82.632±4.474、52.608±7.525、42.664±7.659。低剂量实验组(5 nmol/L)与对照组相比,CK-19降低而vimentin升高;高剂量实验组(10、20 nmol/L)与对照组相比,CK-19升高而viment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突中嵴上皮细胞间充质化(EMT)可能是一自发程序,TCDD致腭突融合障碍可能与腭突中嵴上皮细胞EMT过程受抑制有关,且随着TCDD剂量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保持稳定。

  • 标签: 腭裂 多氯二苯并二恶英 上皮间充质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35联合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该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达-35治疗,观察组采用达-35联合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子宫与卵巢情况。结果:两组中观察组子宫内膜增厚、卵巢体积与窦卵细胞个数的子宫与卵巢情况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此治疗方式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 -35与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 2018.7.1日 ~~2019.7.1日的时间范围内,选择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00例采用中心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达 -35与甲双胍联合治疗) 50例,对照组(达 -35治疗) 50例。对比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98.00%)高于对照组( 74.00%);实验组妊娠 48例、对照组妊娠 34例,所以实验组的妊娠率( 96.00%)高于对照组( 68.00%);以上数据 P值均<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达 -35与甲双胍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达英 -35 二甲双胍 联合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 -35联合甲双胍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促排卵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进入我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9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达 -35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同时使用达 -35和甲双胍两种药物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激素分泌改善情况,比较其促排卵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治疗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 P< 0.05)表示数据统计有差异。结论:使用达 -35联合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更好的促进女性排卵,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达英 -35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63 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对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病理检出 80 个结节,其中良性 72 个,恶性 8 个,常规超声检出良性 61 个,恶性 19 例,诊断准确率为 86.25% ,超声弹性成像检出良性 70 个,恶性 10 个,准确率为 97.50% ,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超声对病症检出情况上,病症结节越大灵敏度越低,结节深度越深灵敏度越高。 结论: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显著,但是该诊断方式也容易受结节大小及深度影响,存在一些局限性。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应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调胃醒脾方改善晚期癌症病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晚期癌症病质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研究 组患者服用调胃醒脾方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消瘦、气短、乏力、纳差、腹胀等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调胃醒脾方可以显著改善晚期癌症病质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调胃醒脾方 晚期癌症患者 恶病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质状态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应用羟考酮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36例不同病质状态癌痛患者资料,其中,中重度癌痛108例,使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84例。比较病质前期、病质期及病质难治期患者数字评分法(NRS)疼痛分级、止痛药物剂量、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差异及其与羟考酮剂量的关系。结果病质期和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NRS评分、应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者比例、重度癌痛发生率、难治性癌痛发生率均高于病质前期患者[(5.82±1.69)分、(6.60±1.59)分比(4.19±1.66)分,11.76%(4/34)、20.00%(7/35)比2.99%(2/67),26.47%(9/34)、62.86%(22/35)比8.96 %(6/67),17.65%(6/34)、28.57%(10/35)比5.97 %(4/67);均P<0.05];病质期及病质难治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高于病质前期患者[32.14%(9/28)、48.00%(12/25)比12.90%(4/31),P<0.05]。不同病质分期患者中,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者间羟考酮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质与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病质前期患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可能受病质分期影响,与羟考酮剂量无关。

  • 标签: 肿瘤 恶病质 疼痛 羟考酮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与达-35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妇科治疗的7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其中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患者均接受单一治疗方法,即应用达-35药物治疗;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患者均接受联合治疗方法,即应用甲双胍和达-35药物联合治疗。比较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治疗的有效性、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实施联合治疗后,患者FSH指标与实施前对比无意义,即P>0.05;LH与T指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HOMA-β、HOMA-IR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TC、TG、FPG指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甲双胍与达-35联合治疗的措施可以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升,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二甲双胍 达英-35 性激素水平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介绍赵冠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赵老依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总结出心血管疾病分心脉不畅或心脉痹阻、气阴两虚、肾虚血瘀和心肾不交4种证型,且制定了相应的化瘀通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交通心肾4种常用治法,并举验案三则。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赵冠英 医案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为主。目前夫利昔单抗(IFX)是唯一应用于我国炎症性肠病患儿的生物制剂,本质上是生物合成的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够与T淋巴细胞上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结合,通过细胞毒作用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来抑制炎性反应。IFX可以达到有效的短期诱导缓解和长期维持缓解症状,同时具有促进黏膜修复、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存在一部分对IFX治疗反应差或无效的病例。另外由于生物制剂高昂的成本,生物仿制药正逐渐开始研发与应用。现就IFX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儿童 英夫利昔单抗 生物制剂 生物仿制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薯蓣丸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肿瘤病质的效果,以及对白介素 -6( IL-6)、白介素 -8(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 104例肿瘤病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52例,对照组基于安慰剂联合醋酸甲地孕酮 160mg/次, 1次 /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薯蓣丸,每日 25克 /次, 2次 /天(开水冲服),连续治疗 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体质量、进食量及血清炎性指标。结果:经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体质量、进食量水平改善更加明显, IL-6 、 IL-8 及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薯蓣丸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肿瘤病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体质量、进食量,降低炎性因子。

  • 标签: [ ]肿瘤恶病质 薯蓣丸 膏方 炎性因子
  • 作者: 邱维吉 熊利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2-28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200439,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200439;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所 200439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美国《Anesthesiology》、英国《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和我国《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年发表论著若干指标的差异,旨在为国内麻醉学科研工作者在课题设计和文章撰写时提供参考。方法在www.anesthesiology.org、www.bjanaesthesia.org和www.wanfangdata.com.cn网站分别搜索《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和《中华麻醉学杂志》这3本杂志于2019年发表的论著文章,对文章的篇数、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单中心研究与多中心研究、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干预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初级研究与次级研究、以及图和表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和《中华麻醉学杂志》3本杂志共发表论著文章577篇(依次为121、125和331篇);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分别为86/35、100/25和146/185篇;单中心研究与多中心研究分别为58/28、56/44和135/11篇;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分别为53/33、68/32和133/13篇;干预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分别为27/59、17/83和95/51篇;初级和次级研究分别为71/15、70/30和141/5篇。3本杂志基础研究文章每篇使用图6.3±2.1、4.8±1.0和(0.3±1.2)幅;每篇使用表1.1±1.6、0.8±0.9和(2.4±1.1)张。临床研究文章每篇使用图3.5±1.8,2.6±1.4和(0.1±0.4)幅;使用表2.8±1.3、3.1±1.7和(3.2±1.6)张。与《Anesthesiology》和《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研究和多中心研究比率降低,前瞻性研究、干预性研究和初级研究比率升高,每篇文章使用图幅数减少,临床研究每篇文章使用图幅数减少(P<0.01)。《中华麻醉学杂志》每篇文章使用表张数多于《Anesthesiology》(P<0.01)。结论《中华麻醉学杂志》论著以基础研究文章为主,《Anesthesiology》和《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论著以临床研究文章为主,其他主要指标也有差异。

  • 标签: 麻醉学 期刊
  • 简介:摘要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宿主为鹦鹉及鸟类,人类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吸入感染。临床上对鹦鹉热衣原体肺部感染较为重视而对于病原体的血行播散缺乏关注。本文报道2例通过代测序检测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中高核酸序列数鹦鹉热衣原体的病例,考虑病原体吸入致肺炎,并入血造成血流感染。对传统培养无法明确的少见、复杂病原体感染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代测序技术是有效的补充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评价尖瓣成形术(MVP)与尖瓣置换术(MVR)治疗风湿性尖瓣心脏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治疗的178例患者,按所行术式分为MVP组(29例)和MVR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患者在术中指标、术后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辅助设备应用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病死率低于MVR组(χ2<0.05)。术后MVP组跨瓣压差及反流严重程度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风湿性尖瓣瓣膜病的患者,行MVP治疗可以取得与MVR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死亡风险更低。对于尖瓣反流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MVR手术,或在MVP基础上行瓣周修复术降低术后反流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颅底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颅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炎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