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我国医务工作者在短短4个月内不仅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在我国大陆的蔓延,而且在COVID-19的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近4个月内,我国学者发表并被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COVID-19英文文献共1 033篇,是2003年全年发表论文数量的6.6倍;其中中国大陆作者发表文献的占比从2003年SARS流行期间的48.7%(76/156)上升至2020年近4个月发表文献的84.8%(876/1 033)。论文发表时间也明显提前,中国的研究人员在COVID-19疫情出现不到1个月(2020年1月7日)就鉴定出导致这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并向WHO报告,当月还发表了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传播动力学和临床特征的论文。中国更加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学专业人员发表的英文和中文文献占比从2003年的0和0.2%(10/4 023)上升至2020年1月至4月的2.3%(24/1 032)和9.3%(215/2 317)。中国不仅在疫情控制方面成为世界的榜样,而且在有关学术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疾病暴发流行 基于文献的发现 文献计量学 中国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内2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不同手术入路对每次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筛选其中30 d内2行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触对比剂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22例。按介入手术入路分为:桡动脉组(2介入手术入路均为桡动脉,n=235)和股动脉组(2介入手术入路均为股动脉,n=87)。所有纳入患者均分别于术后48、72 h检测血肌酐(SCr)值。终点事件为CI-AKI,定义为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患者应用对比剂72 h内肾功能发生损害,SCr水平较术前升高>0.5 mg/dl(44.2 μmol/L)或相对比例[(术后SCr-术前SCr)/术前SCr×100%]>25%。比较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每次术后CI-AKI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内2行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股动脉组中吸烟、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及STEMI患者比例及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桡动脉组(P均<0.05)。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间隔时间长于桡动脉组(P=0.001)。股动脉组患者第1术后CI-AKI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16/87)比11.9%(28/235),P=0.133]。第2术后组的CI-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期内2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入路并不是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TEMI(OR=2.854,95%CI 1.100~7.404,P=0.031)、利尿剂(OR=4.002,95%CI 1.470~10.893,P=0.007)是第1术后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短期内2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应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CI-AKI发生风险与介入手术入路无相关性。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 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下鼻甲成型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资料,患者均接收个体化下鼻甲成型术,对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手术时间( 54.1±2.3) min,术后 1个月较术前相比,在鼻甲纤毛结构上仍旧包括大部分纤毛,鼻甲粘膜上皮依旧存在且排列紧密。结论:个体化下鼻甲成型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可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鼻腔功能。

  • 标签: 个体化鼻甲成型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甲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狭窄成型术在克罗恩病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狭窄成型术的35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及短期预后。结果35例患者共实施72例狭窄成型术,其中70例为H-M狭窄成型,2例为Finney狭窄成型。常见的狭窄成型部位为小肠,其次为上消化道和吻合口。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8d。结论狭窄成型术作为治疗克罗恩病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短肠风险,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Crohn病 狭窄成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模拟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在新鲜尸骨中的应用,验证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模拟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在股骨头外上象限用玻璃离子标记为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目标靶点,在大转子顶端及下方打入3枚定位克氏针。对处理好的标本行CT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股骨上端并显示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目标靶点,设计空心螺钉在股骨颈中的位置通道。在Pro/E软件中,绘制与股骨上端的3枚定位克氏针及空心螺钉引导针适配的导向器,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导向器。将导航模板安装至定位针上通过空心螺钉引导孔,钻入空心螺钉引导针,为治疗股骨颈骨折打入空心螺钉完成定位以及导向。根据空心螺钉引导针与目标靶点中心的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坐标系中的坐标,应用空间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空心螺钉引导针与目标靶点中心距离。结果对空心螺钉引导针进针终点与目标靶点坐标分析可计算得出,固定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引导针的进针终点与目标靶中心点平均距离为1.92 mm。结论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靠精准,为实现临床个体化、精准化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重建 计算机软件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瓷修复相比金属和烤瓷修复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以等材制造和减材制造为代表,全瓷固定义齿的传统成型工艺发展较为成熟,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口腔修复领域的传统制造模式,已有很多学者尝试将其用于加工全瓷固定义齿。本文将简要阐述全瓷修复成型工艺的技术现状和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及优势,着重论述基于口腔修复用陶瓷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分类及工艺探索的相关进展。

  • 标签: 增材制造 全瓷 口腔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为行热成型手术的哮喘患者在术后护理时应用护理管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的 24例 行热成型手术的哮喘患者按照入院日期进行分组,每组12例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护理管理路径,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结论 在为行热成型手术的哮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应用护理管理路径可以将护理满意度提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路径 哮喘患者 热成型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型(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组,其中35例接受单侧穿刺手术的设为实验组,接受双侧穿刺收的设为对照组,并对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注入骨水泥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为(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骨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单侧穿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PVP 单侧 双侧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病症采用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病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使用椎体成形术治疗。 结果 :( 1 )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 98.43%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85.93%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2 )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 4.67% ,对照组为 20.31%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病症采用椎体成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 临床 上推荐使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 椎体 成 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并对比单与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方法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 100 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 1:1 比例分组,观察组采用单根管疏通填充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对比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指数( NR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 )高于对照组( 78.0%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比较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JOA评分、椎体高度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VAS评分、 JOA评分和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经皮囊扩充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对于早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椎体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