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应用在胃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68例,随机分为单用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用组,比较检查前、中、后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单用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用组行无痛胃镜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明显平稳,患者接受及满意度高,均有可行性和安全性。结论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咪唑安定 异丙酚 静脉麻醉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术的优势。方法对2013年间于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深静脉穿刺术。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高,安全、迅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盲穿法 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做好详细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术前备好内镜设备、器械,抢救物品及可能需要的外科手术器械;与医师默契配合,操作时动作忌粗暴,应使用巧劲尽快取出异物;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内镜下取异物成功率为100%。结论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方法,综合护理干预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取除异物成功的重要基础。

  • 标签: 无痛胃镜 食管异物取出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行为疗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以及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好的、不正常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下由于某种不适当的学习所产生的结果。通过制定并实施一定的训练或刺激措施,改变不利的环境条件,

  • 标签: 行为疗法 文化视角 社会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 人的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下行鼻咽活检术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在VNL-1190STK电子鼻咽喉镜下行鼻咽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54例,慢性炎症16例,一次性阳性率达97%,活检后活动性出血用止血药治疗者2例(其中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者),其余病例经用麻黄素棉片压迫在30分钟均完全止血。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行鼻咽活检术中患者、护士与操作者的良好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电子鼻咽喉镜 鼻咽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产科无痛分娩,了解分娩镇痛是否可以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取同等条件的孕妇分别设为镇痛组及观察组。实验组自有效规律宫缩出现后进入第一产程,宫口开大2cm,胎心良好,在持续心电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持续胎心监测下由麻醉师在L3-4为穿刺点,成功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将配好的混合液注入导管,观察5-15分钟,考虑宫缩疼痛明显减轻(采用VSA评分),感觉减退平面在T10以下,无异常现象后,将上述混合液装入病人自动控制镇痛泵,镇痛效果差时由病人自行按压镇痛泵,4ml-6ml/次,给药锁定时间15分钟,直到进入第二产程,关闭镇痛泵。结果分娩镇痛可以明显减轻产时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及手术助产比例,提高自然分娩率。结论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产科无痛分娩效果显著

  • 标签: 分娩镇痛 病人自控式硬膜外麻醉 孕妇的精神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麻下行单孔腹腔镜女扎术的体会。方法选取100例行局麻下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女性患者,对其实施局麻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结果患者手术时间短,且痛苦少,很快恢复,术后不良反应少。结论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可推广局麻下单孔腹腔镜女扎术,效果良好。

  • 标签: 局麻 单孔 腹腔镜 结扎 输卵管
  • 简介:摘要2011.1月至2011.12月,我们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下用王氏活检穿刺针进行淋巴结穿刺25例,通过检查和护理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活检穿刺术 王氏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开始我科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6眼)。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46眼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率为86.9%,总有效率95.7%。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有关解剖、熟练掌握手术操作要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微创、美容、疗效确切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术后自控镇痛(PCN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手术ASA分级I-II级经腋路进行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断指再植120例共155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A组用超声引导技术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接自控镇痛泵,镇痛药配比相同。观察两组术后8.12.24.48h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结果手术结束8h后的所有观察点连续A组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48hA组PCA按压次数(4.1±0.9)显著少于B组(7.5±1.27)(P<0.O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用于上肢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 标签: 超声 腋路 臂丛麻醉 断指 再植术
  • 简介:总结16例危重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医生行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气道管理.16例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取得成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纤维支气管镜 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分析22例在全麻下应用腹壁悬吊装置实施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其中Dixon18例,Miles术4例)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根据MRI分期,其中T15例,他12例,T35例;均为NOM0。结果22侧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总手术时间为(140.2±12.4)min,腹腔镜下操作时间为(109.3±6.4)min,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8±1.2)d,术后病理:切缘均无癌残留,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2±2.8)枚。随访8—20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可避免气腹对人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成两组,腔镜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变化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可明显降低月经变化,围绝经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 剥除术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阑尾和胆囊联合切除的可行性及价值,为类似手术积累经验。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共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41例,并与同期分别于腹腔镜下单行阑尾切除术的32例患者,单行胆囊切除术的51例患者就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较单独切除术组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与单独切除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阑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式,避免了病人再次手术,节省了费用,提高了病床周围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 胆囊切除 可行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联合彩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通过在X线联合彩超引导下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2例患者行单纯外引流,8例患者行内外联合引流,并常规造影。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每天胆汁引流量300~600ml,术后2周复查患者肝功能,20例患者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由170~380μmol/L降至35~90μmol/L,有17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结论X线联合彩超引导下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通过两种手段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

  • 标签: X线 彩超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 P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