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GLARE是一种新型的纤维金属层压板,兼有金属和复合材料的双重优点,在航空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应用潜力,是下一代飞机结构的首选材料之一。目前,国外已经对GLARE材料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基础研究,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两类典型的GLARE层压板制定了合理的试验方案,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GLARE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对试验结果和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外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为GLARE层压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纤维金属层板(FML) GLARE层板 力学性能
  • 简介:1我国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标准体系的引进与建立情况介绍复合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新材料,目前已成为飞机结构的四大材料体系之一,而且在飞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推出的大型客机A380和Boeing787,复合材料在结构重量中所占比例已分别达到22%和50%,正在研制的大型运输机A340和大型客机A350则分别达到35%-40%和52%,

  • 标签: 复合材料 结构表征 测试技术 力学性能 标准化 飞机结构
  • 简介:对聚三氟氯乙烯(PCTFE)试片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关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下的压制制品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初步建立起了PCTFE制品压制工艺、结晶度与力学性能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试片的力学性能不能直接反映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PCTFE制品压制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可以改变制品的结晶度,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 标签: PCTFE 结晶度 力学性能
  • 简介:对缝合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应变计尺寸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适用于缝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最小应变计尺寸,并且初步给出了缝合参数对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为今后进行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 标签: 航空材料 纺织复合材料 材料力学性能 缝合复合材料
  • 简介:试验研究了国产复合材料缝合结构的吸湿特性、基本力学性能及湿热效应,层板缝合后的吸湿量大约提高30%左右,弯曲强度下降20%左右,层间剪切强度提高大约20%;吸湿对缝合结构的性能影响不大,仅对压缩强度有15%左右的影响;高温严重影响缝合及未缝合结构的性能,特别是压缩性能,对缝合层板的影响大于未缝合层板,在170℃高温下,未缝合层板压缩强度保持率为17.8%,而缝合层板仅为14.6%,设计高温环境使用的缝合结构应特别注意。研究结果可供结构设计参考。

  • 标签: 复合材料 缝合结构 力学性能 湿热效应 飞机结构 强度
  • 简介: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选用了两种增强纤维、两种编织角、两种纤维体积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所组成的16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探寻三维编织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于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标签: 编织复合材料 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 航空材料
  • 简介:以发动机第四级等厚辐板整体叶盘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探讨辐板厚度变化对整体叶盘结构强度、振动及由反向温度场引起的轮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辐板厚度,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整体叶盘结构的振动特性、强度应力水平及轮盘稳定性。随着辐板厚度的增加,盘片耦合振动频率呈增加趋势,但叶片振动频率几乎不变,盘体静强度呈抛物线趋势,盘体稳定性增加。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整体叶盘 辐板厚度 强度 振动 稳定性
  • 简介:初步研究了不同基的碳纤维(CF)及其加入工艺对XLDB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提高了XLDB推进剂低温延伸率,电镜照片显示粘接剂与CF有良好的粘接能力,断裂是发生在粘接剂基体而不是发生在CF与粘接剂的接触面.

  • 标签: 碳纤维 推进剂 XLDB 力学性能
  • 简介:对线性摩擦焊接头进行了5种不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并分别对各个热处理温度下的接头进行了疲劳极限和断裂韧度测试。观测了接头的微观组织,提出了以初生a相含量作为表征要素,揭示了焊后热处理温度一微观组织一接头力学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 标签: 线性摩擦焊 焊后热处理温度 初生a相含量 疲劳极限 断裂韧性
  • 简介:为了验证高温、中温1和中温2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国外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指标的差别,最大限度地规避国产复合材料在结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需要从宏观力学的角度,通过进行不同铺层方式的高温、中温1和中温2复合材料元件静态力学试验,对强度和应变测试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在测试方法上有所突破。本文主要通过复合材料元件开孔拉伸试验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引伸计来同步测量开孔拉伸强度对应应变响应的试验方法,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元件静态力学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碳纤维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 极限开孔拉伸强度 引伸计 应变响应
  • 简介:本文研究了国产A6N01S-T5系列民用新型铝合金型材的疲劳强度性能,通过一定量的试验研究,测定了其S-N曲线,并对典型不合格试件进行了断口分析。试验、分析结果可供生产部门设计、选择焊接工艺参考使用。

  • 标签: S-N曲线 新型铝合金 疲劳极限 断口分析
  • 简介:以PZC为有机锆先驱体原材料,采用A,B,C三种PIP工艺路线制备了不同ZrC含量的C/SiC-ZrC复合材料,并对C/SiC-ZrC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烧蚀性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锆先驱体制备的C/SiC-Zr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有大幅提高,但其力学性能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随着zrc含量的增加,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 标签: C/SiC-ZrC复合材料 有机锆先驱体 力学性能 烧蚀性能
  • 简介:介绍了现代流动测试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本课题组在流体动力设备研发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工作有:热线风速仪技术(HWA)用于离心压缩机扩压器流场测试研究、用于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控制研究;粒子图像速度场仪技术(PIV)用于叶轮机械动静相干非定常流场的研究、用于管道内横向射流的研究;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技术(LDV)用于风机叶轮流场的测试研究等.

  • 标签: 流体机械 流场测试 热线风速仪技术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技术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技术
  • 简介:本文介绍了几个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和动力学模型计算旋翼需用功率的方法,并以SA349/2小羚羊直升机旋翼为算例,进行了不同模型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气动模型对预测的旋翼需用功率影响不大,三种组合模型预测的旋翼需用功率与试验结果都吻合得很好,刚性桨叶模型的误差在10%以内,而弹性桨叶模型的误差则可降到5%以下。

  • 标签: 直升机 旋翼 空气动力学 动力学
  • 简介:本文提供了热等静压(HIP)粉末冶金(PM)铼(Re)和电沉积(ED)铼的材料性能数据。高性能辐射冷却推力室用铼作基体材料,然而,铼的机械性能数据,特别是高温下(>1650℃)的数据比较少。对于这两种制造方式的铼材,已获得了从室温到高温2200℃的拉伸数据。PM试件是5cm长的棒,而ED试件是10.2cm长的平板。HIPPM试件还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和蠕变断裂试验。试验前所有试件均在1649°下退火30min。这些数据与以前公布的有关化学汽相沉积,压制和烧结PM,轧板PM以及HIPPM铼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材料性能
  • 简介:在直升机地面滑跑模型中引入了精确的飞行力学模型,形成了直升机地面滑跑飞行力学模型。以Peters/He广义动态人流理论建立人流模型,采用等环面积法划分桨叶微段,以叶素理论建立旋翼气动模型。以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直升机地面滑跑模型。使用试飞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吻合较好。文中对直升机地面滑跑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操纵、姿态等的变化规律,为飞行员地面滑跑操纵提供了建议。

  • 标签: 直升机地面滑跑 飞行力学 操纵
  • 简介:建立大展弦比长直机翼有限元模型,采用谐响应法,以机翼一弯和航向振动为例,仿真再现了基于纯模态法的全机地面振动试验的模态测试过程,分析了激振力矢量对相同位置的不同自由度测量点相位和指示函数的影响。结合某型飞机全机地面振动试验,分析了是否考虑航向自由度响心对模态广义质量的影响,解释了机翼航向振动模态参与计算的颤振分析结果偏低的现象,并提出了航向振动模态参与计算的原则。

  • 标签: 模态测试 有限元仿真 航向模态
  • 简介:随着焊接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现有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分为破坏性方法和非破坏性方法两大类,破坏性方法包括小孔法和柔度法等,非破坏性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和超声波法等。本文对现有残余应力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分别介绍了各种常用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进展,并结合焊接残余应力对比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为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残余应力测试 焊接 小孔法 柔度法 X射线衍射 中子衍射
  • 简介:本文提出了应用直升机动力学设计技术对风轮叶片和塔架分别建模,应用模态综合技术分析风轮/塔架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方法.分析了孤立风轮叶片、塔架系统的振动特性与风轮/塔架耦合系统振动特性之间的变化,指出了在风轮叶片和塔架系统振动特性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因素.

  • 标签: 风轮 叶片 塔架 耦合系统 动力学特性 风力发电机组
  • 简介:针对固体动力装置试验任务要求,根据试验台实际状况,提出了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示波器并行采集的方法,对压力和推力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试验结果证明试验测试方法可行.

  • 标签: 固体动力装置 测试方法 示波器 并行采集 固体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