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了不含高生物毒性元素的Ti60Zr10Ta15Si15薄带,并在高于其化开始温度的不同温度下对该薄带进行了真空退火,研究了该薄带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热处理对其显微组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单辊甩带法制备的Ti60Zr10Ta15Si15金属薄带为完全的晶态结构,其玻璃转变温度和化开始温度分别为759K和833K,经过878K真空热处理后,薄带发生了部分化,在的基底上析出了Ti相;经过938K热处理后,薄带发生了完全化,化相主要由Ti、Si3Ta5和SiZr以及TiSi组成。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该合金在PBS溶液中可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蚀性能,部分化可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的耐蚀性能,而完全化的合金抗腐蚀性能明显下降。

  • 标签: 钛基非晶合金 晶化 电化学腐蚀
  • 简介:用基于热力学观点的定量预测三元合金形成成分范围的方法,对Cu-Zr-Ti三元合金系形成的成分范围进行了计算。该方法通过比较晶态固溶体的自由能和相应的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非晶形成的成份范围,在自由能的计算中,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用相应的3个二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由Toop模型外推得到,二元合金系的形成焓则通过Miedema理论的计算得出。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形成的成分范围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 标签: MIEDEMA理论 非晶合金 Toop模型 Cu-Zr-Ti三元合金
  • 简介:提出了以自制的标准样品,采用单点法绘制校准曲线,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FeSiB薄带样品中硅、硼和铁的含量。对于4个FeSiB合金薄带样品中硅、硼和铁进行了10次测定,其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0.5%、1.3%~4.2%和0.2%~0.4%。方法的分析结果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化学重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的测定值吻合较好。方法快速、简便,薄带样品无需制样,适用于FeSiB合金薄带的快速成分分析。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FeSiB非晶合金薄带 FeSiB合金 单点法
  • 简介:合金由于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及高冲击韧性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它在军事工业中主要用作穿甲弹、动能弹和导弹弹头。我单位对高密度钨合金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重点研究了添加Co,Mn,Cr等元素对钨合金性能的影响,并研制出一系列密度和力学性能的钨合金

  • 标签: 钨基合金 机械性能 真空热处理
  • 简介:用盐酸、硝酸及氢氟酸溶解样品,采用基体匹配法配制标准溶液系列以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选择Al394.401nm、Si251.611nm、Fe259.940nm、Co238.892nm、Ti337.280nm为分析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iCrAlYSi合金中的铝、硅、铁、钴、。Al的质量分数在0.10%-15%、Si的质量分数在0.01%-6.0%、Fe、Co、Ti的质量分数在0.005%-0.50%时,各元素质量分数与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5;方法中各元素检出限为0.0005%-0.0020%;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6%-3.7%;加标回收率为90.0%-104%。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NiCrAlYSi合金
  • 简介:研究了ICP-AES测定Ti50Si合金含量的方法。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试样,优化了射频发生器(RF)功率、雾化压力、辅助气流量以及泵速等仪器参数,通过实验分析了溶液酸度、分析谱线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测定了2份Ti50Si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4%(n-11),与硫酸高铁铵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证明了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用性。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钛硅
  • 简介:氚化物中氚衰变生成的3He的聚集会显著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氚化物中3He行为的研究当前在国际上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从事相关研究的实验室大部分都是直接从事核武器的设计、研制和生产的国家实验室。

  • 标签: 金属氚化物 行为研究 国家实验室 时效 物理化学性质
  • 简介:硅钙合金是一种炼钢脱氧剂,其中若存在游离硅、二氧化硅杂质会影响炼钢脱氧效果,目前国家标准无硅钙合金中游离硅分析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合金相硅的条件,用硅钼蓝光度法分析硅含量,分析方法回收率达95.9%,可用于硅钙合金中非合金相硅测定。

  • 标签: 硅钙合金 微波溶样 分析
  • 简介:主要概述了钒炉渣原料中价态钒(V2+,V3+,V4+,V5+),低价(Ti2+,Ti3+),金属钒(MV),氮化钒(VN),碳化钒(VC),碳化(TIC),氮化(TIN)及钢铁材料里固溶钒(Vsol),氮化钒(VN),碳化钒(VC),固溶(Tisol),碳化(TIC),氮化(TIN)等的化学物相分析的现状流程及最新进展,为从事钒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化学物相分析
  • 简介:氚以金属氚化物贮存形式过程中,会衰变生成氦-3,从而影响金属氚化物的使用性能。文中采用热解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贮存周期氦在金属氚化物中的能量状态的变化情况。

  • 标签: 金属氚化物 氦-3 热解析 使用性能 解析方法
  • 简介:在金属测试系统上进行了(Ti)吸收和解吸氚(T)的热力学初步实验研究。加热氚化铀床,放出一定量氚气,记录平衡压力;加热样品至预定温度后恒温;将主管道中的氚气引入样品室,记录引入氚气后的平衡压,由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计算样品的吸氚量,以测定氚化过程中的p-C-T曲线。而解吸p-C-T曲线则是将接近饱和的样品温度恒定,记录平衡压力。关闭样品室阀门,用铀床回收管道里的气体后抽真空,然后再打开样品室阀门,让解吸,记录平衡压力,计算氚原子比。如此循环直至氚接近完全解吸。

  • 标签: 热力学特性 氚气 P-C-T曲线 平衡压力 测试系统
  • 简介:通过分析浆料分散性和粘度等因素,研究分散剂和粘结剂等对碳化硅须浆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浆料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剂量的分散剂(2wt%)能够有效减弱须之间的吸引力,减少须团簇,提高须分散性。同时选择3wt%的粘结剂能够得到粘度适宜的浆料。优化工艺参数,最终获得分散性及稳定性较好且适于流延的须浆料。

  • 标签: SIC 粘度 分散 流延
  • 简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沉痛悼念谭永教授。2015年10月24日,谭永教授不幸突发疾病离世,享年73岁。谭永教授194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65年2月在复旦大学毕业即留校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期间曾担任过数学系副主任、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中方副所长,以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咨询开发中心主任等职务。他是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荣誉理事长,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 标签: 永基 应用数学研究 荣誉理事长 教学名师 副主任 留校工作
  • 简介: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Al3)75Zr25和(FeAl3)50Zr50非晶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和热分析仪对制备的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性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Al3)75Zr25和(FeAl3)50Zr50混合粉末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的磁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化产物及其化后合金的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Al3)75Zr25的化产物为Fe3Zr和Al1.65Fe0.33Zr;(FeAl3)50Zr50非晶态合金化产物为FeZr2和AlZr2。(FeAl3)75Z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非晶合金 磁性能
  • 简介: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硅衬底上镀一层2.5μm厚的含氢硅薄膜,用氩离子激光器的488nm谱线作激发光线,对a-Si-H薄膜进行辐照,使a-Si-H化。其拉曼散射谱和电子衍射谱的结果表明,经激光辐照后,在a-Si-H薄膜中形成纳米硅粒。

  • 标签: 薄膜 激光 纳米硅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C20G20O2S2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体,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1.1504(2)nm,b=1.1781(2)nm,c=1.4443(3)nm,β=101.14(3)°;V=1.9206(7)nm3,z=4,Dx=1.233mg/mm3,F(000)=752.最终偏离因子R=0.0436.化合物中碳氧双键键长为0.1193nm,碳碳双键(C(1)-C(2))键长为0.1338nm,S-Csp2键键长为0.1762nm。

  • 标签: α α'-二乙酰基二苄基缩烯酮 晶体结构 键长 键角
  • 简介:本文对文献[1]提出的"求解线性规划的快速换迭代法"从多阶段决策的观点阐述并举证了从极优未必能快速到达最优的论断.旨在说明用此方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时不一定能实现快速换迭代的概念.

  • 标签: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换基 迭代 多阶段决策
  • 简介:我们针对金属和合金纳米固体提出了简化的电阻模型,并据此得到了纳米固体总电阻与纳米粒子电阻的关系。依据这一模型,我们对纳米固体电阻特性的尺寸效应、温度效应和压力效应及其与常规多晶材料的差别等进行了有效的物理解释。

  • 标签: 纳米固体 电阻特性 简化模型 物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