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神光”-Ⅲ原型装置所用氙灯(内径为Ф31mm,弧长为1430mm,壁厚为3.5mm,管材为掺铈石英玻璃)进行高负载(爆炸系数fx=0.6)实验。图1给出了氙灯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波形。实验发现,氙灯运行不到10发时,氙灯灯管内壁出现白色花纹,而且白色花纹的出现是随机的,并且不是一直都会存在。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氙灯内壁出现乳状积淀物,发白区域从两端向氙灯中间延伸,但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成块状遍及整支灯管。运行到约20发时,在灯管内壁会出现短的亮线(即极限负载条纹),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亮线的长度会沿圆周发展成弧形或圆环形,亮线的数量也会由两端离电极30mm处向氙灯中间增加,呈一系列的圆环分布,但圆环的间距并不相同,而且当氙灯冷却到室温时,可以观察到灯管内壁和氙灯下端(竖直)附有白色颗粒物。

  • 标签: 脉冲氙灯 特性实验 高负载 管壁 管内壁 圆环形
  • 简介:基于百千安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astlineartransformerdriver,FLTD)平台,设计了一种负载电流倍增结构(loadcurrentmultiplier,LCM),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电容器充电电压为±30kV,LCM电感为25nH的条件下,实现了负载电流的有效倍增,电流倍增系数κ为1.5,与理论估算值1.6接近。负载电流倍增技术可用于实验室现有脉冲功率装置的改造升级和后续装置的设计中,以提高负载电流。

  • 标签: FLTD 负载电流倍增 倍增系数 脉冲功率装置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LED节能照明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给出了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探测器探测的数据,并通过单片机处理后与国家标准设定的数值进行了对比。简述了输出调节信号、控制LED驱动电路和照明系统对室内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稳压电源、连接方式、灯体结构的设计方法,解决LED的驱动电源、连接方式和散热三个问题。试安装一年结果表明,照明效果稳定,节能超过50%,效果明显。

  • 标签: 智能 发光二极管 节能 照明
  • 简介:采用原位合成法,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5)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做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合成W-MSU-1和W-MSU-2介孔分子筛,合成中使用乙酰丙酮(HAcac)作为助剂,考察其对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低温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有助于介孔的形成,助剂的使用提高了孔的结构参数.

  • 标签: 原位合成 负载型分子筛 MSU系列
  • 简介:采用Crowbar回路构建导轨炮电源网络,并与串联增强型导轨炮模型一起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分析了Crowbar电源网络与导轨炮参数的匹配特性,包括单个回路参数、Crow-bar回路数量、纹波系数对导轨炮负载驱动电流和系统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

  • 标签: Crowbar回路 脉冲电源 导轨炮 匹配特性 能量转移
  • 简介:基于4阶Runge-Kutta法,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状态的电路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电爆炸丝导体断路开关(electronexplosiveopeningswitch,EEOS)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比作用量变化的特性,而且考虑了油间隙和真空二极管间隙击穿过程中等效阻抗的变化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EEOS的初始参数对放电回路电流和电压的影响规律,能够为加速器的运行和性能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通过仿真计算和理论分析,认为“强光一号”加速器的初级储能系统——直线型变压器(lineartransformerdriver,LTD)经过升级改造后,EEOS的工作电压能够提升大约20%,且获得了EEOS最佳工作状态的参数。

  • 标签: 长脉冲 电爆炸 断路开关 比作用量
  • 简介:本文针对自组双臂电桥实验中调节麻烦、实验对间长的缺陷,提出了首先找出检流计的外电阻在调节过程中,始终使检流计的外电阻接近于检流计的临界电阻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可减少实验时间,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 标签: 双臂电桥 检流计 电阻 调节过程 测量 准确度
  • 简介:以硅酸钠为原料,CTAB为模板剂,水热法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钴的介孔分子筛(Co/MCM-41),并将其作为催化剂,CVD法热解无水乙醇制备CNTs.利用XRD、T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和Raman光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和纳米碳管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o/MCM-41样品具有典型的MCM-41的介孔结构;当热解反应温度为750℃下所制备出的纳米碳管的品质最好.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纳米碳管 负载 乙醇 催化热解
  • 简介:分光计作为光学精密测量工具,测量前的调整至关重要。在对载物台及望远镜的调节中,分析了传统调节方法存在的遗漏与弊端,提出了应采用垂直方向的分步调节方法,才能确保载物台平面和望远镜光轴都与分光计中心轴处于垂直状态。

  • 标签: 分光计 望远镜 载物台 调节
  • 简介:分光计的调节难点主要在望远镜部分,通过镜外寻像法和三步细调法,可快速完成望远镜的调节

  • 标签: 分光计 望远镜 调节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调节分光计的独特方法。采用该法,能顺利找到十字叉丝反射像,且能解决因调整所用的平面反射镜与其底面垂度不好而带来的问题,使分光计快速调好。

  • 标签: 各半调节法 分别调节法 十字叉丝像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由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中达到节能的应用。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温差进行闭环控制,使进水泵和出水泵能随空调热负荷的变化大小而自行调速运行,达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采用HMI随时观察水泵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这样直观的显示装置,值班人员可以适时调整使用需求,结合时段需要,进行设置处理,使用方便快捷。

  • 标签: 温差闭环控制 变频器 PLC 触摸屏 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简介:将热分解法应用于费-托合成模型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并对一系列制备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搅拌速率和升温速率都对催化剂的分散度和颗粒的均一性有很大的影响.前驱体与载体比过大会导致颗粒致密堆叠,过小会导致颗粒过于分散.搅拌速率过慢会导致部分颗粒不依附载体生长,导致团聚;而转速过快会导致部分小颗粒形成大团簇.另一方面,升温速率会明显影响颗粒在载体上的成核结晶,进而影响颗粒的粒径大小,颗粒粒径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为0.024,搅拌速率为1800r/min,升温速率为8℃/min时,催化剂分散良好,粒径为16.9nm,催化剂负载量为11%,将此催化剂进行费-托合成反应性能测试发现催化剂在210℃,1.0MPa时转化率达到28.5%,C5+选择性达到85.5%,反应后催化剂形貌与结构得到了保持.

  • 标签: 费-托合成 模型催化剂 氧化亚钴 碳球 纳米颗粒
  • 简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基于环糊精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CD-MOF),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Na-CD-MOF的细胞毒性和载药及体外释药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Na-CD-MOF对5-FU的负载量最大为1.18g/g,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Na-CD-MO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绿色的药物载体.

  • 标签: 金属有机骨架 环糊精 5-氟尿嘧啶 载药量 药物缓释
  • 简介:以Worm-like介孔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浸渍的方法将磷钨钼酸负载到分子筛的孔道内,制备负载型磷钨钼酸催化剂,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负载型磷钨钼酸催化剂应用于乙酸异戊酯合成反应,考察乙酸与异戊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环己烷用量、负载型催化剂用量及磷钨钼酸负载量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和负载型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用负载型磷钨钼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效果很好,酯化率可达92.8%,且负载型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

  • 标签: 负载 磷钨钼酸 乙酸异戊酯 催化剂
  • 简介:喷气Z箍缩实验研究采用的气体负载为拉瓦尔喷嘴产生的超音速瞬态气流,气体密度通常为10^15~10^17cm^-3,初始位形和质量线密度直接影响到箍缩后等离子体的密度、温度和X射线产额,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测量结果用于校验喷嘴理论设计程序,为Z箍缩实验研究提供合适的气体负载质量线密度和让喷气时间与脉冲功率装置脉冲电流相匹配。

  • 标签: 线密度 载质量 Z箍缩 激光干涉仪 喷气 高灵敏度
  • 简介:分光仪在光学测量中比较常用,是一种能精确测量光线各种角度的典型光学仪器。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学会调整使用分光仪是极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但是,学生往往对于每部分操作步骤所依据的原理理解并不透彻,尤其对调节望远镜光轴、载物台台面分别与仪器转轴垂直这一环节不是很清楚。针对这个问题,对分光仪调节的几个步骤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和思考,给出了二分之一法调节望远镜光轴、载物台台面垂直于仪器转轴的详细推导过程,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光学 分光仪 理论分析 望远镜
  • 简介:研究了以二氧化硅负载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壬酸乙二醇单酯的工艺.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壬酸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壬酸乙二醇单酯的优化条件为:壬酸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为1∶3,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2%以上,通过红外光谱验证了目标产物.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活性.

  • 标签: 二氧化硅 硫酸氢钠 酯化反应 壬酸乙二醇单酯 催化
  • 简介:在不添加任何辅助设施并考虑减小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由实践总结出来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调节十字决,为快速调节杨氏模量试验仪提供了一个可行策略.

  • 标签: 杨氏模量 十字诀 快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