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顾虎头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小名.他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很早就来到了南京,长期定居在瓦官寺附近。因顾恺之常在家中阁楼上专心作画,他的住所被称为“顾楼”,这条街也因此称为“顾楼街”。顾恺之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后来又投奔桓温之子桓玄的门下.常周旋于豪门贵族以及名流雅士之间.这些交往活动,应当是发生在当时的南京。

  • 标签: 顾恺之 交往活动 大司马 南京 东晋 贵族
  • 简介:唐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今在昭烈庙大门后面东偏。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世称双;连同镌字人鲁建精湛的刻工,又称三。碑到明代,字多剥落,成化中,蜀府承奉滕嵩,访得旧本,“镌补以还其旧”,见碑面右下题识。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谓此碑“乃成化中重刊者”,称“镌补”为“重镌”,不免使人怀疑今碑已非唐代鲁建旧刻,不能再称三绝了。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直称滕嵩

  • 标签: 三绝碑 碑面 昭烈庙 盛时泰 武元衡 守正不回
  • 简介:吕潜(1621—1706),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明代遂宁有“席、黄、吕、旷”四大家族:席氏以宰相席书、侍郎席春、给事中席梅山为代表;黄氏以工部尚书黄珂及其子布政使黄华、女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宰相吕大器及其子吕潜为代表;旷氏以巡抚旷昭为代表;均遐迩闻名。吕潜之祖吕有闻,系遂宁乡贤;父吕大器,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有子四:吕潜、吕渊、吕泌、吕溥;女婿有李实(进士、语言学家)、张象种(进士、胶州知州)。崇祯十五年(1642),吕潜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三甲第287名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奔南京,以弹劾马士英去官,人广东。吕潜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复流寓扬州。

  • 标签: 宰相 进士 崇祯 大学士 李自成 巡抚
  • 简介:螺髻山,位于凉山州普格县城西部,地跨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二县一市,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彝语称为“安哈波”,因其主峰高耸入云,直插九霄,形似少女头上青螺状的发髻而得名。198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自然景色、文物古迹和彝族风情相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2006年,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螺髻山胜景众多,以螺髻“五”最为著名。

  • 标签: 螺髻山 五绝 四川省人民政府 旅游景区 自然景色 风景名胜
  • 简介:抗战时期,著名剧作家于伶写了《长夜行》、《花溅泪》、《春雨江南》、《英烈传》等优秀剧作。重庆进步文艺界的朋友在他三十七岁生日那天前往祝贺。有位朋友用上述四个剧名赋成一首七:"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口吞声,至今江南春雨日,英烈传奇说大明。"作者大声朗诵了这首七绝后,在座的人大为赞扬,称赞这首诗音律和谐,颇有情

  • 标签: 郭沫若 七绝 抗战时期 剧作家 江南 英烈
  • 简介:中国著名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铺(简称狗不理),由高贵友于清咸丰八年(1858)创建于津门,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狗不理包子铺久负盛名,堪称天津食品一。如今中外驰名的狗不理包子铺已发展为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

  • 标签: 中国 天津 高贵友 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 创业经历 经营理念
  • 简介:1934年(民国23年)10月10日,张季鸾回到阔别26年的故乡,谒墓立碑,在榆林居住一月半之久。回到天津《大公报》馆后,即写下了蜚声一时的《归乡记》,指出:“我的人生观,很迂浅的。简言之,可称为报恩主义。就是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我以

  • 标签: 张季鸾 “三绝碑” 章太炎 于右任 石刻文字
  • 简介:尔苏人的族属问题至今看法不统一。族群内部分人认为是藏族的一支;部分人认为是普米族的一支。笔者经实地考察后认为:尔苏人应为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人的宗教信仰是“苯教”,其祭师称为“沙巴”,这种祭师使用一种古朴的图形文字,学界称这种文字为“尔苏沙巴文”。这种图形文字流传于四川省的甘洛、木里、石棉、九龙等县尔苏人地区。经考察甘洛县已无人能识读这种文字及其文献,在甘洛尔苏沙巴文的失传已成定局。

  • 标签: 沙巴 图形文字 尔苏人 族属问题 宗教信仰 普米族
  • 简介:疾驰在相城的大道上是十分快意的,平坦而洁净的路旁,绿树红花层次分明地一味向天边铺排开去,直铺向白云蓝天。在相城,蓝天白云就是我们的心情。

  • 标签: 相城 金砖御窑 陆墓蟀盆 缂丝 地方文化
  • 简介:<正>论《越书》所见“干戈人”问题《越书》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部带有地方志性质的古籍,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在东汉时期,当是汉代吴越地区的人,自写其乡土历史的一部著作,与东汉山阴人赵晔所著《吴越春秋》,同为研究古代吴越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越书》虽然也是把重点放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问题上面,但对于古代吴越地区(今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的山川、沟渎、城郭,古迹的方位,道里都作了详细的调查,而流行于当地的方言与一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也都有所记录,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由于时代去古不远,並系亲身调查访问所得与采辑当地同类性质著述或记录编纂而成,因此富于史料价值,很可珍贵。《越书》与《吴越春秋》所采用的书籍,除《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如今尚存可以互相比勘,以见其间承袭损益的迹象之外,其他就难于稽考了。

  • 标签: 《越绝书》 《吴越春秋》 札记 《左传》 赵晔 吴越地区
  • 简介:《越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的争霸事迹,所记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科技和历史传说等,是研究古代吴越地方史的必备典籍。但是,关于该书的作者问题,《越书》记载不明,历代史志书目所载又多穿凿乖谬,众说纷纭。自明代起对该书的研究虽有了很大突破,但个别问题仍需进一步澄清。关于《越书》的作者,明代以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伍子胥,一种认为是子贡。明代学者杨慎根据对《越书》末篇一段隐语的分析,

  • 标签: 《越绝书》 伍子胥 《汉书·艺文志》 作者问题 《春秋》 史志书目
  • 简介:“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钱,即合阳线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

  • 标签: 木偶戏 中华 提线木偶 合阳县 剧团
  • 简介:出苏州齐门六里,有个陆墓(现改为陆墓,属相城区元各镇)镇。此镇看似平常,却有一人一物著称于世。一人,就是唐代宰相陆贽,殁后归葬于苏州“齐门外六里下塘”,陆慕由此得名;一物,就是金砖。此金砖,并非黄金铸成,而是用黄泥制成。

  • 标签: 御窑 唐代宰相 苏州
  • 简介:“舟船行天下,阳澄湖老家”一则传世的谚语,道出了阳澄湖周边地区打造舟船的悠久历史和规模。

  • 标签: 阳澄湖 相城 舟船 船文化
  • 简介:山歌勿唱忘记多,唱起山歌氽满阳澄湖,湖里鱼虾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数勿清,勿及唱歌郎肚里山歌一般多。

  • 标签: 阳澄湖 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