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雄伟宽阔"一川如画"的富春江一路浩浩荡荡向东奔流。谁料到了富阳城东却被一座平地拔起的小山堵住,江水被迫折向东南。这座敢于横截大江的山峦便是海拔仅40米左右,周围不到3公的小小的鹳山。鹳山虽小,却是华东文化名山。严子陵,颜真卿,苏东坡,郁达夫,茅盾,郭沫若,俞平伯,丰子恺……都在这里留下了遗迹或墨宝,同时山水风光美不胜收,所以到富阳来的游人几乎都要来鹳山,才觉得不虚此行。

  • 标签: 郁达夫 富春江 严子陵 郭沫若 苏东坡 富阳
  • 简介:<正>一、"歌"释义"歌"又名"哥"、"謌",古代""、"升"通用,故"歌"又曰"升歌",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比较重要的礼乐文化现象,大约起源于周朝宗庙祭祀礼,亦用于乡饮酒礼、大射礼等,是这些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朝廷祀典、朝会宴飨等仪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歌"最早见于记载周朝礼仪的《周礼》、《仪礼》、《礼记》之中,以下是"三礼"中"歌"和"升歌"的使用情况:《周礼》"歌"出现两次,"升歌"无;《仪礼》"歌"无,"升歌"出现十次;《礼记》"歌"出现两次,"升歌"出现十二次。如:《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歌,令奏击拊。""大祭祀,歌击拊,下管击应鼓。"①《仪礼·乡饮酒礼》:"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人,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鸣》、《四牧》、《皇皇者华》。"②《仪

  • 标签: 登歌 升歌 大射礼 礼乐文化 西阶 安世乐
  • 简介:奎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原本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但他受到毛泽东的信任,在党的九大上进入中央政治局,后来长期担任党内领导职务和国务院领导职务,1980年辞去党政领导职务。他的经历很特殊。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领导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 中央政治局 毛泽东 国务院
  • 简介:安(1905-1976)原名竞,一字仲铮,别署耿斋、印农、小章、本翁、无待居士等。祖籍浙江萧山,世居杭州。斋名有容膝楼、玉梅花庵、物芸斋等。他篆刻私淑王福庵,作品风格庄严静穆,秀静典雅,宗秦模汉,又不拘一格,面目众多,一生治印二万馀钮,为现代印坛工稳一派代表人物之一。

  • 标签: 作品风格 不拘一格 代表人物 篆刻 治印
  • 简介:第一次看到华山诸峰的时候,磅礴峻逸的声气直逼眉宇,是一种震撼的感觉。那种势飞天外的气概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好在古人有那么多现成的赞语可以借用,比方: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比方黄水昆仑写浩荡,太华仙掌磨苍穹:再比方:峻极尊严,独立尘寰等等。但借用之后却又觉得并没有真正倒出心中丰沛活泼的感受,至此才想起有关唐代大文人韩愈的传说,说他登上苍龙岭后苦于无佳词宏构来表现眼前的华山胜景,情急之下不由得嚎啕大哭。

  • 标签: 华山 中国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玉泉观 名胜古迹
  • 简介:提到武汉的老份,就像提到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巷子,它们都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民居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 标签: 方正 民居文化 四合院 城市
  • 简介:从《女篮五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晋的每一部作品都给干家万户带来巨大的艺术震撼。大师酷爱电影艺术,亦热爱生他养他的故乡。10月18日凌晨,曹娥江畔,一位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游子.带着他对电影艺术的无限热爱,带着他对乡情乡亲的无比眷恋,终于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10月26日下午,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门口,送别的场面是那样的"壮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众多的普通群众。躺在鲜花丛中的人民艺术家,安详而平静……

  • 标签: 谢晋 电影艺术 上虞 家乡 乡贤 殡仪馆
  • 简介:南齐前后只有27个年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朝代之一。而在这短短的27年中,中国诗歌的发展则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永明新体诗产生的阶段。朓和王融都是新体诗的代表诗人,其最后结局也都是被投入狱而死。朓死时36岁,王融死时27岁。诗人之死,千余年来一直令读者掩卷长思。

  • 标签: 谢朓 王融 新体诗 诗人 中国诗歌 朝代
  • 简介:身为山西人,没去过北岳恒山悬空寺,也太遗憾了,这种负重感竟折磨了我好多年。

  • 标签: 悬空寺 恒山 山西
  • 简介:本文对《王之涣作〈鹳雀楼〉?——千古名诗原作者考辨》一文进行了补充辨正,认为现存《鹳雀楼》一诗的作者争议中“朱斌”“朱佐日”二者实指一人,而他应当也正是该诗的真实作者。

  • 标签: 朱斌 朱佐日 名字解诂 处士
  • 简介:磊明(1884—1963)名光,字烈珊,一字磊明,以字行。号玄三、磊庐,浙江温州人。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西泠印社志稿》卷二有传。磊明学养广博,精篆书,善治印,一生临池,刀耕不辍。治印上溯秦汉,下逮明清,后则深受邓石如、蒋仁、吴让之、徐三庚、赵之琛等清代篆刻名家之影响,作品以工稳见长,不作生辣纵横之貌。

  • 标签: 作品 西泠印社 温州人 邓石如 治印 篆书
  • 简介: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您是怎么进入文物保护这个行业的?这些年又做了哪些主要工作?答:我祖籍江苏常州,192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小的时候祖父母经常教授一些古典文献方面知识,所以自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喜爱。40年代末,我到上海跟郑振铎先生学习、工作。从那时候起,我就跟文物打交道,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就一直干这个事情,搞了一辈子文物保护工作。跟随郑振铎先生的最初几年里,参与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人日本文物之目录》的编辑出版。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了文物局,我就

  • 标签: 生访谈 谢辰生
  • 简介:翱当是长溪(霞浦)人”。1981年,笔者以此为题作争鸣文章,蒙黄寿祺教授多次审阅,并嘱“你稿件要写清清楚楚,要耐心细细修改,不要急于求发表,实至自然名归!”不料,一搁就是三十多年。这期间,《辞海》“翱”条又存其第四版(1989年)、第五版(1999年)、第六舨(2009年).均把翱说成“福安人”。

  • 标签: 《辞海》 谢翱 霞浦 辨正 2009年 黄寿祺
  • 简介:观山是山,是本真;观山不是山,是境界。趁着山色未燃,秋风正爽,去选一座心中的名山——相约在老地方。泰山,男人的山从山东泰安回来,我对儿子说,你应该去一次泰山,最好是一个人去,因为那是男人的山,如同长城。当

  • 标签: 登泰山 丹霞山 九华山 男人 名山 山东泰安
  • 简介:我在1925年入燕京大学。当时校址在北京城东南角盔甲厂。校园不大,学生不多。我早上上课经常碰见校长司徒雷,大家叫一声"早上好"之外,没有和他有更多的交往,对他的印象不深。1926年发生三一八惨案,燕大一个姓魏的女生中弹身亡。在追悼会上,司徒雷致悼词。他做出很激昂的样子,痛骂段祺瑞向徒手学生开枪惨无人道,

  • 标签: 认识司徒雷登
  • 简介:喜峰口一役,赵禹将军和那些热血的军人,遇到一个关于女人的难题,陷入一个进不得退不得的两难境地。

  • 标签: 女人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