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正>乔治·蓬杜(GEORESPOMPIDOU)是法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戴高乐主义忠实灵活的继承人。1911年7月5日乔治·蓬杜出生在法国中央高原地区康塔尔省的蒙布迪夫村庄,其父母亲是小学教员。蓬杜智力超群,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父母的心愿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大学教授。凭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聪颖的天资,乔治完全可以让父母如愿以偿。1929年10月,他得到图卢兹大学预科班的奖学金。1931年末,他以笔试第一名,口试第八名的成绩考

  • 标签: 戴高乐 法国人 阿尔及利亚 总统 共和国 高原地区
  • 简介:敦煌帙方广锠,许培铃帙,即用来包裹经卷的用品。一般称为“帙”、“帙”、“帙子”。也称为、“书衣”,喻其如书之衣裳。帙的形制有的如囊,但大多如包裹。后者又有种种形态,有的缀有系带,有的无带。有带的帙,其带子的数量及部位又互有不同。从帙质料...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敦煌遗书 博物馆 佛教大藏经 报恩寺 完全相同
  • 简介:《山海·五藏山·南山》(以下简称南山)排列在《山海·五藏山》之首,说明其地位的重要性。若以《山海》的“大荒”四来研究,解开“南山”也就找到了通往“大荒”的通途了。“南山”确实很难解,古今研究者们,都先后做过许多努力。若仅以某一山或某一条河流的地望解释,所说可以成立。但以“南山”一条道路全部经由的地望相辖通,似乎欠妥。笔者32年的潜心研究,九焚其稿,最后方知道《山海》是说解《山海图》的解说词。

  • 标签: 历史考古 地望 南山 古今 《山海经》 努力
  • 简介:《山海·西山》(以下简称:西山)在《五藏山》的五篇文章之中,排列在“南山”之后“北山”之前,列为《山海·五藏山》的第二篇。“西山”小结说:“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今将华山、钤山、崇吾和阴山等4条道路里程相加后为18012里,道路总长度多了495里。所经过的原始城镇共78处:包括今西南、西北两地区的四川省12处、西藏藏族自治区2处和陕西省29处、甘肃省18处、青海省10处、宁夏回族自治区2处、内蒙古自治区2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3处,共4省4区大部份的古老城镇。“西山”的区域,包括了《书·

  • 标签: 西山 历史考古 山海经 藏族 西南 西北
  • 简介:前几年,笔者在成都市古玩市场购得一长卷书法作品,虫蛀很凶,细看为清代黄绫精裱,细辨此件过去曾补过或重裱过.古玩铺的老板告诉我,这是集旧拓泰山中的四个字"即身说法"而成的一幅作品,整卷长3米以上.展卷而观,字大如斗,字体古朴,每字高约50CM,当时要价也不贵,就买下了.

  • 标签: 《金刚经》 泰山 经石峪 作者 艺术风格 “北齐人”
  • 简介:关于《山》所反映的时代,地域及其成书时代,任乃强先生认为《山》是采用了夏、商、周、秦、汉大约1500年中巫师、方士的记述;蒙文通先生认为《山》以巴蜀荆楚为天下之中,且详记岷江中上游,应是接纳了巴蜀文化的楚国作品;谭其骧先生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根据不同地区记述详尽准确程度,“肯定顾颉刚的《山》作者为周秦河汉问人说,否定蒙文通、袁珂的《山》系楚人作品说”;常征先生则认为《山》是“周官书”。

  • 标签: 方士 历史地理学 顾颉刚 蒙文通 楚国 记述
  • 简介: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一首论史诗。日休认为,尽管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在于开凿运河,劳民伤财。可是直到唐代南北航运还在依赖着它,它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繁荣,其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隋炀帝的乘宫殿龙舟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

  • 标签: 龙舟 汴河 隋炀帝 灭亡 隋朝 经济文化交流
  • 简介:太原的变化太大了.唱楼就是一个例证。处于鼓楼街的唱楼,改革开放前已破旧得几乎倒塌,畏缩在街旁破院危墙之内.如今它已修葺一新,青砖绿瓦,雕梁画栋,楼阁高耸,成了街头诱人的一景。

  • 标签: 改革开放前
  • 简介:《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下称《汉志》)著录有医七家、方十一家,这是对医学典籍的最早著录。《汉志》所著录的书籍,是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效《七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所以,其所著录的医方之书,俱是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要了解这些医书整理和著录的情况,应先了解刘向等教书的方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 医经 方技略 经方 扁鹊
  • 简介:《海》、《荒》从文字上看与《山》风格相近,但从内容上看,与《山》的差别很大。前已说明,《海》、《荒》二是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它们的共同性是主要的,故先把《海》、《荒》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与《山》的差异。

  • 标签: 《海经》 《荒经》 《山经》 《山海经》 氏族 婚姻制度
  • 简介:广西壮族的纹研究林光琪,朱芳武,苏曲之,覃圣敏,李富强,覃成号,韦国庆,张瑛美,赖剑初我国对少数民族纹研究已有较多报道,关于广西壮族的纹研究报道也有两篇(董悌忱,1964;李后文,1984)。他们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里在校中学生,...

  • 标签: 指纹脊线总数 广西壮族 指端花纹 斗型纹 调查分析 箕型纹
  • 简介:<正>格里高里·策伦诺维奇·尤尔别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的蒙古语言学家,前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突厥学与蒙古学研究室高级研究员、语文学博士,至今已发表一百余篇(部)学术论著,其中有五部专著。尤尔别耶夫生于1940年3月20日,毕业于斯塔夫罗波尔教育学院语文学系民族语言专业,后入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从师于著名蒙古学家T.A.

  • 标签: 蒙古学 卡尔梅克语 蒙古语言 前苏联 突厥学 复合句
  • 简介:《太平》是东汉道教徒作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大体用口语对话形式写成,通俗浅显,有许多地方反映了当时俚俗间汉语汉字的使用情况,是汉语史研究的宝贵材料。汉字的特点是字形和意义密切相关,每一个词都有确定的写法,但是文字在使用中往往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民间流传的文书中,尤其容易发生。从用字上来看,《太平》中的用字大体是比较规范的,但是,也有不少俚俗的用字。其中有些是先秦以来习用的通假字,也有不少其他文献中并不习见的用字字例,其中有的可归于通假范畴,有的却只是文字使用或传抄中的讹误。《太平》今存一个残本和

  • 标签: 《太平经》 汉语汉字 校读 汉语史研究 对话形式 通假字
  • 简介:《山海》作为先秦古籍,已有关于巴蜀的记述。试将其提取出来分析。先说《山》。本文(札记二)前已述及,《山·中次九》山系为岷山——巴山,其中包括邛崃山、岷山、剑门山、大巴山直至神农架。《山》所载止此,仅及四川盆地的西侧和北侧,再向南就没有了。也不涉及居民部族等情况。其次,在《海》之末(具体地说是在《海内东经》之末)附有《水经》一卷(毕沅疑为《隋书》和《旧唐书》经籍志所著录之《水经》二卷混入,近是),中述及巴蜀之水,有岷三江、水、白水等。此篇本与∥山海》无涉,其著述时间亦晚,兹不详论。

  • 标签: 《山海经》 巴蜀 四川 地理考证 《荒经》 历史文化
  • 简介:《山海》中的地理信息,从本质上说,是真实有据的。只不过限于先民既无科学的测绘手段,又经代代口耳相传,真实中又不免混有很多错乱。本文试以“海内昆仑之虚”周围所出诸水为例来进行分析。

  • 标签: 《山海经》 地理学价值 地理信息 中国 科学手段
  • 简介:我国古代长期使用铜镜。铜镜不仅是照面的器具,同时又是一种工艺品。因为绝大多数铜镜铸制都是很讲究的。从外观上看,有圆形的(这是最多的一种),也有方形、花形、卍字形、亞字形,宋以后还出现带柄的。镜面磨得精光锃亮,足以照见人影;背面往往铸有精美的图案,配上字体隽秀、文辞艳丽吉祥的铭文,可供人们赏玩。无怪人称:'古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莫若也。'(《古图录》)

  • 标签: 古刻 古镜 卍字 三善 镜铭 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