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912-1915年间,上海发生了一系列庙产纠纷案。这些庙产纠纷中,虽然有群体性暴力事件,但司法诉讼案件占据绝对多数。从争讼的主体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乡民与社团的争讼,二是僧人与官厅的争讼,三是僧人与社团的争讼。这些庙产纠纷既是经济利益的激烈争夺,又是新旧观念的严重对抗,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庙产兴学运动的持续发展是其经济原因,禁止迷信运动的迅速蔓延是其文化原因,庙产管理政策的不断变化是其政治原因,宗教社团的空前活跃是其社会原因。

  • 标签: 辛亥革命 庙产纠纷 社会转型 上海
  • 简介: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目前处于近乎“公地”的状态,其产权模式选择过程中,不能仅仅依据有关公共资源治理的国家集中控制、私有化或者自主治理的任何一种理论,而应该考虑其具体特征。在考虑其属于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属性、开发利用中的强竞争性和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选择国家所有制是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产权模式必然的、理性的、可行的选择。在国家所有的情况下,具体应该由政府代替国家,作为所有者代表,行使占有权和支配权,并对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做出相应规定。

  • 标签: 城市地下空间 自然资源 产权
  • 简介:人民币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正式的ISO4217简称为CNY(ChiNaYua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网)(人民币元Renminbi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 标签: 人民币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鉴赏 知识 法定货币 第十五条
  • 简介:[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王朝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救亡”和建立“新中国”①成了近代以来知识分子们思考的主题。自清朝末期康有为提出“新中国”一词后,经改良派、立完派和革命派知识分子的传播和发展,“新中国”成为清末知识分子共同构筑的一个流行词和国家理想,成为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一笔。“新中国”之“新”是区别于“中国古代王朝”涵义的“旧中国”而言的,是指“中国”进化成“近代完整国家”以后形成的“新国家”。清末知识分子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各种形态的“新中国”构想,本文将试着展现清末知识分子对“新中国”构想的提出、发展和变化历程,揭示不同时期“新中国”具有的不同涵义,以及“新中国”与同时期相关表述的不同特性。

  • 标签: “新中国” 清朝末期 知识分子 国家构想
  • 简介: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犬儒化”以及中国人是否仍需要“启蒙”的问题是知识界关心的一个话题。本刊资深作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资深学者资中筠。她先从自己曲折的心路历程讲起。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道统 “启蒙” 心路历程 知识界 中国人
  • 简介:博物馆是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在博物馆中,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第一,展品自身的物理存在构成与参观者的沟通系统,并通过这样的沟通激发后者的回忆;第二,博物馆的展品遴选、展陈设计、路线规划、解说词的撰写等元素构成了符合某种历史话语的叙事系统,集体记忆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生成并凝塑参观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第三,博物馆自身的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展馆的设计与建设、展陈的叙事构建等过程——促发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

  • 标签: 博物馆 集体记忆 叙事 话语 认同
  • 简介:本文沿着纳塞尔《知识与神圣》第二章“何为传统”的思路,对“传统”一词的定义、内涵及其不同维度进行了解读,并对传统与现代的对抗这一传统主义主题进行了阐释和讨论。,

  • 标签: 纳塞尔 传统 神圣性 现代主义
  • 简介:晚清西学知识的传播在“知识复制”上呈现出多种形态,是考察晚清书籍史需特别重视的环节。这襄期望结合《万国公法》及“公法”的“知识复制”,以揭示晚清西学书籍在流通上所展现的特质。通过各种“类书”、“提要”的方式对各种书籍进行选择,是晚清较为流行的方式,而书籍在多大程度上流通及被士人阅读,往往与斯时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联,在晚清不得不提及的即是科举改制的影响。此外,就知识传播来说,还不可忽略作为新型媒介的报章发挥的重要影响。对这些因素略加分析,对把握晚清中国西学知识的传播所呈现的特质,不无裨益。

  • 标签: 西学东渐 《万国公法》 公法 知识复制 科举改制
  • 简介:钱茂伟著《史学通论》是一部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史学理念指导下,力图通过新的理解方式建构而出的、能反映本世纪初十年学术水准的通识教育读本。该书聚焦于以小历史为核心的公众史学,并以此为重心建构知识系统,反映出公民时代大众史观的觉醒。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由史学实践而史学理论,《史学通论》建立起一种内涵与功能更为全面的普遍历史学,建构了一种与公众生活更加贴近的史学概论知识体系。

  • 标签: 史学概论 史学通论 公众史学 小历史
  • 简介: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实体环境下的旅游服务提供者类似,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也需要准确识别顾客需求,尤其是个体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进行精准营销。现有关于顾客需求知识的研究主要针对员工一顾客服务界面,在线旅游服务发生于人一机交互界面,服务提供者顾客需求知识的内涵和构成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员工和使用在线旅游服务的顾客进行深入访谈,归纳了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顾客需求知识的内涵、获取顾客需求知识的方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 标签: 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 顾客需求知识(CNK) 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