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东汉张陵在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天师道后,相继在巴蜀、汉中、关中设置了二十四治。其设在成都市及郊县者,计有玉局治(成都市)、鹤鸣治(大邑县)、阳平治、漓沅治、葛璝治(三治在彭州市)、真多治、昌利治(二治在金堂县)、主簿治(蒲江县)、稠梗治、平罔治、本竹治、平治(四治在新津县)十二治,占二十四治的1/2。

  • 标签: 平盖治法地 历史考证 成都市 考古工作 地方志
  • 简介:<正>“曹”(或叫“跳曹”,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 标签: 十二相 白马藏族 山寨 面具艺术 马人 祭祀舞
  • 简介:作者利用在河北正定发现之墓志文物资料,对此前学界公布的唐人墓志题诗重新予以校证。辑录新见题诗八首,可补《全唐诗》之阙。在墓志面上题刻诗句,是唐代始有的现象。出土于潞州、上党地区的唐人题诗墓志,体现了唐代诗歌与该地区民间丧葬礼俗结合的特殊文化形态,对于研究唐代民间诗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唐代 墓志盖 题诗 挽歌
  • 简介:<正>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青花兰查体梵文罐,是一件造型奇特的艺术品。(图见《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清代绘画》中册第155页)该罐连通高28.7、口径19.7、底径24.7、口径22厘米。直口,口沿有下凹的浅槽,平肩、硕腹,腹以下微敛,平底,平顶园。此罐的奇特之处在于肩部突出的八个方形扳手,扳手上绘缠枝莲花纹。俯视罐上这八个扳手,好似佛教用器中的法轮。通体青花装饰,口外壁及肩上均绘海水纹,器外壁的主题纹饰为三周环写的兰查体梵文。罐足边绘一周仰莲瓣纹。罐内底中心,自左至右横书“大德吉祥场”五个篆字。外壁较直,饰以海水纹,里所绘纹饰与罐内底心相同,也自左向右篆书“大德吉祥场”。器里外施釉,釉质莹润,白中泛青,青花发色稳定,色泽鲜艳,兰料中泛黑褐色铁结晶斑点,字体规整,纹饰清晰。明清时期,皇帝大都信奉佛、道教,并亲身参入佛、道教活动。在明清瓷器上反映佛、道教内容的纹饰或文字占有较大比例。宣德青花兰查体梵文罐,可能是皇家举行隆重的佛教仪式时设坛、祭祀所用的法器。此器历来深藏宫内,外人不得见。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

  • 标签: 青花 梵文 扳手 宣德 水纹 外壁
  • 简介:50年前,中央文化部、上海市和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曾为我国杰出的京剧艺术家叫天先生从事舞台生活60周年及诞辰70周年举办过纪念活动,我作为一个文艺记者,有幸参与盛会的一些活动,当时的一些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 标签: 盖叫天 先生 祝寿 人民政府 京剧艺术家 纪念活动
  • 简介:许鸿宾:1955年7月生于河北霸县.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得到李苦禅、蒋兆和、郭味蕖、李可染、王雪涛等诸教授指导,自修古代画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书画赏析》栏目顾问、河北大学工艺美院教授。

  • 标签: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央美术学院 河北大学 古代画论 协会会员 中国画
  • 简介:  京剧大师、人称"江南活武松"的叫天先生比我大整整40岁.但是我们有缘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年的岁月里,结下的深厚的师友之情,有不少传奇色彩.按老夫人薛义杰的话说:"缘分是生好的,真要寻也呒寻处,僚(你)勿寻,倒是碰着和撞着了."……

  • 标签: 结识盖
  • 简介:并雕记王力麦志高为一个名人作文,或为一个人作名人的文,内幕新闻和桃色事件是最好的材料。然而,如果你对汉语发展史有了少许的了解或仅仅是因为生活的需要捧起一本《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继而要了解那位给了你教益的王力先生的时候,你就一定会被他毕生从事学...

  • 标签: 王力 内幕新闻 志高 中文系教授 中国现代语法 一本
  • 简介:一、少年学艺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县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出生。童年入天津隆庆和京剧科班学艺,初学武生。他刻苦学艺,忍饥受寒,学会了《吴天关》、《双盗印》、《八大锤》等戏,成为戏班诸学童中的佼佼者。有一次张英杰在堂会戏开场的《闹天宫》中扮个小猴.只见他干净利索地翻了几十个小翻,颇受主家老太太赏识,差人送一盘馒头到后台给他吃,他和师兄弟们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肚里有了食。一天奔波演出的疲劳袭来,他竟在两个衣箱的夹缝中睡着了,还梦着在翻跟斗……忽然脸上火辣辣挨了一巴拿,师傅在吼:“滚起来,误了!”他惊醒后以为误了场,忙跑到台上朝台下一个亮相,台下却无一人,四周的灯也关了,原来戏早

  • 标签: 盖叫天 京剧武生 表演艺术 南派 宗师 周信芳
  • 简介:宁波市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戈(下文称青铜戈),青铜戈通长18cm,通宽6cm,厚0.7cm。重约115g。通体黑色,器面有铜锈,援部平脊,援至胡部过渡圆滑,援、胡顶端略损,阑侧一大一小两穿,内上也有一方一圆两穿,单面刻划铭文(如图一)。根据青铜戈的大小和现有铭文的布局,发现其援近

  • 标签: 书铭文 春秋青铜戈 虫书
  • 简介:小时候,就常听父亲和长辈们谈论于右任老先生,他的书法直追二王,闻名遐迩。其为人也,爱国爱家,热心公益,虽为国民党元老,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俭朴淡泊等等,给我印象很深。1934年冬,我20岁那年,学校放寒假,在父亲安排下,要母亲带我和弟弟们从北平去西安,到陕西灾区体验一下那里的灾民与儿童的苦难生活,接受感性教育。到了西安,一天,父亲带我们去拜望于老先生,行前关照说,

  • 标签: 墓志铭 于右任 父亲 感性教育 陕西省 国民党
  • 简介:唐贞观十四年八月,侯君集统帅的唐朝军队以破竹之势攻下今吐鲁番地区的氏小王国,一百三十八年的割据政权至此灰飞烟灭。随后,太宗毅然否决“抚其民而立其子”的主张,设立西州,采取与中原一体化的州县制度。相对独立的小王国一旦成了大帝国的边境行政区,以往那种行之有效的多边外交政策自然宣告结束,现实的状况是:几乎孤悬于外的边疆行政州要承担大唐帝国在该地区的全部压力,侯君集攻高昌时,“分兵掠地,下其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万七千

  • 标签: 侯君集 大唐帝国 唐贞观 州县制 高昌国 多边外交
  • 简介:本文对新砦遗址出土的残器纹饰的复原,其结果与台北故宫所藏鹰纹圭上的高羽冠神像非常相似.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探讨二里头文化铜牌饰乃至商周青铜器较常见的"高羽冠饕餮纹"的渊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标签: 纹饰 二里头文化 饕餮纹 出土 商周青铜器 浅议
  • 简介:乌兰陶勒汉墓墓地,位于内蒙伊克昭盟杭锦旗锡尼镇东北约8公里处的一座孤立的山包周围,该山包下部均为红色胶土,故名乌兰陶勒(蒙语意为红色的山头)。山包相对高度约20米,四周沙化严重。在墓地的西北方向哈劳柴登有一座西汉武帝至王莽时所建的古城,东侧有一由南而北的陶来沟河,经墓地东侧向北流去(图一)。

  • 标签: 汉墓 发掘报告 乌兰陶勒盖 底径 西汉武帝 弦纹
  • 简介:Beetle(甲壳)汽车诞生于1938年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工厂。他的出现源于1933年德国汽车工业响应德国时任总理阿道夫·希特勤提出的"开发一种每个人都买的起的大众汽车"。第一代车型被命名为VolkswagenTypel,正是他开启了大众汽车百年的辉煌。30多年后的1967年8月,"Beetle(甲壳)"正式取代"大众1型"汽车的名字,赋予了他更多的大众情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截至2011年,前两代甲壳车型的累计销量达到2250万辆。所创造的单车型销售记录至今无人企及。这个数字相当于地球上很多国家

  • 标签: 甲壳 汽车集团 每个人 汽车工业 中国消费者 车型
  • 简介:从上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四省藏区和西藏的先后解放、民主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广大藏区的全面建立,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实现了重要转型,开始了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的发展阶段。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和多元思想碰撞的年代,藏族历史上出现了一批继承传统、学以致用的著名学者,为其后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毛尔·桑木旦大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在回顾毛尔·桑木旦大师生平经历的基础上,以其《藏族文化发展简史》和《藏族十明文化概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部典型作品的解读和分析,相对全面地展现和分析了大师关于藏族文化研究的成就及其特点,并就大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文化发展思路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 标签: 毛尔盖·桑木旦 藏族文化 文化研究 学术成就
  • 简介: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高柄罐造型精美,每一部分都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设计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尚中”思想,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黄金分割”的概念。

  • 标签: 良渚文化 高柄盖罐 尚中思想 黄金分割
  • 简介:顾颉刚是中国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对"禹"的研究,尤其是被人们并不准确概括的关于"禹是一条"的论断,在当时遭到了极大的非议,直到如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仍然把这件事当做笑料来谈。"禹是一条"即是说,"禹"是动物,它只是一个氏族的图腾。作为氏族图腾的"禹",只是一个氏族或者是氏族首领的称号,而非一个人的名号。这样的认识,正是解开关于"禹"的身份的钥匙。

  • 标签: 禹是一条虫 学术研究 氏族图腾 氏族首领称号
  • 简介:即便再出色的镜头.在不懂得如何使用的人手中都无法展现出真正的实力,如果你经常对自己的镜头感到不满.也许下面7个基本常识可以帮助你更恰当地使用镜头,而不是沦为一个只想着“要是我有那支镜头—定能拍出好照片”的硎令

  • 标签: 镜头 学会 可怜 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