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西方以荷马史诗为范例建构起来的“英雄史诗”观念有两个要素,一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战争,一是凭勇敢获得财富和荣誉.“英雄史诗”只是解读《亚鲁王》的一个维度,而不能囊括其作为口头史诗的本质特征.在苗族丧葬仪式上面对亡灵展演的史诗《亚鲁王》是一种活在民间仪式中的文学,它以仪式展演为主要生存形态,以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方式,具有鲜明的活性.

  • 标签: 《亚鲁王》 英雄史诗 活态史诗
  • 简介:曲贡遗址从地理环境、遗迹状况和文化现象上看,都与卡若遗址有很大的差异,并非一般的史前聚居及生产生活场所的遗址。遗址中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精神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色彩,其中可能包括有殉祭习俗、厌胜巫术,或许还有祖先崇拜、祖先祭祀等内容,并与丧葬仪式和墓葬祭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曲贡遗址及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西藏高原史前居民灵魂信仰及西藏原始宗教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曲贡遗址 卡若遗址 丧葬 祭祀
  • 简介:通过分析东汉、六朝时期三吴地域水利事业的三个实例,本文指出:(一)东汉时钱塘县防海大塘的修建,是由以华信家族为代表的当地豪族联合策划、组织、实施的。(二)南朝宋时,为解决吴兴郡的水患问题,费时二十余年,亲自踏勘调查,提出工程方案,极力呼吁政府组织实施的民间人士姚崤,为吴兴武康大族姚氏的成员。(三)南朝齐时,会稽郡民间本有完善的水利设施维护系统,并自主运转。但因官方的粗暴介入,该系统遭到破坏,水利设施受到毁灭性打击。本文认为:东汉、六朝时期,本应由政府使用公权力组织实施的水利事业,受到了私家势力相当程度的渗透,反映了该时期国家统合程度较低的事实。

  • 标签: 三吴 水利 华信 姚崤 塘丁 大族
  • 简介:即使以1980年代中期作为新方志编修的正式启端,经历了两轮修志,至今也有超过30年的历程。尽管方志界每年都召开规模不小的理论研讨会,相比于新方志启动之初的热烈气氛,理论研究的风气却似乎越来越淡,大概是有些话题由新鲜渐渐成为旧话;有的争论由激烈渐渐觉得无所谓;有的主张由要辨个水落石出渐渐觉得无妨各说各话;有的观点由认真研究渐渐不作理会志书照样编纂出来。

  • 标签: 方志性质 新语 前言 论文 语系 方志编修
  • 简介:本文探讨了"清真"和清真元素在品牌战略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谈到清真品牌差异化竞争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让当下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对清真产业和清真品牌等基本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

  • 标签: 清真 清真元素 品牌 差异化
  • 简介:《尹至》《尹诰》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筒》(壹)公布的与商代重要历史人物伊尹相关的两篇出土文献材料。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的先秦文献材料中记载的伊尹事迹流变情况的全面考察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尹至》《尹诰》记录的伊尹事迹与甲骨文透露的信息明显有异,其故事构成的基本元素和文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是春秋战国文献中才出现的,简文形成的时间大概在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这个时段,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参考了当时所见到的《书》类文献,整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伊尹事迹的传说并融入当时的某些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将伊尹助汤灭夏的事件条理化、系统化和细节化。

  • 标签: 出土文献 清华简 伊尹 《尹至》 《尹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