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方志编修,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修志无不重视广征博采信实史料,而其中尤重档案。据史书记载,隋唐以后,全国性志书无一不是在官府秘阁所藏档案基础上修撰而成。方志取材档案,历代志家早已领悟,多有论述,且以乾嘉学者章学诚最为系统详明,他在《州县请立志科议》中,主张“州县之志,

  • 标签: 修志工作 修撰 历代志 编修工作 史裁 史志
  • 简介: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修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最后的收获季节,随之将全面转入第二届即续志的编修。但同时也确实存在着发展极不平衡、协调很不得力、差距明显拉大等突出问题,加之全国县乡机构改革的推进,县级修志机构面临生存的考验,虽然李铁映同志近期明确指示:“不能因为机构改革影

  • 标签: 地方志 修志工作 修志机构 续志 考验 李铁映
  • 简介: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代代相济的千秋大业。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志书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息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卷。

  • 标签: 地方志 中国 编纂工作 立法 工作原则
  • 简介:<正>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级官府的高度重视,修志局馆的普遍建立,名家学者的广泛参预,使这一时期的修志规模和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各代。清代方志基本因袭前人创设的体例规制,但其品类更加多样,内容更为充实,大部头的通志纷纷涌现。由于参加修志的学者的学术渊源不同,因而所纂志书呈现出极不相同的面貌,或偏重于地理沿革,或偏重于社会历史,在书写形式上,有以撰述为主,有以考据见长,形成了鲜明的方志流派。清代方志理论研究已较有系统,领域更为开阔,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历代方志学成果进行了认真总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而提出新见解、新理论,他们

  • 标签: 方志学研究 清代 通志 章学诚 乾隆 十七年
  • 简介: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有力领导下,经过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新编地方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版的志书就整体而言,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严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但笔者在欣喜之余,仍感到一点不足,在已出版的志书中,大部分未能专记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的在文化志中虽有记述,但内容过于简略,远不能满足修志事业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新编志书中应增设地方志志。现对编纂地方志志的有关问题谈一点浅见,与方志同仁商榷。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志书 修志 地方志事业 体例 编纂
  • 简介: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至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十分重视地方志编修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两轮全国修志的热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香港和澳门回归已十年有余,在全国范围内,只有香港和澳门尚未有新编地方志问世。港澳地区编修方志,既可以全面展现其在开埠以后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对推动港澳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同时又可以借此促进港澳的文化回归,民众通过地方志探索自己的文化根源,了解其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香港 澳门 方志编修 方志学研究
  • 简介: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志书质量保证体系志书质量历来为编纂者和运用者所关注。由于第一次修志属于新方志草创时期.开展也不普遍.而且中途中断.尽管如此.但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志书质量的概念,但在实际编纂过程中,都强调编写县志是一项“光荣任务”,要努力把它编好。

  • 标签: 质量保证体系 地方志编修 当代中国 传承 志书质量 编纂过程
  • 简介:随着文化发展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属性的地方志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新修方志要顺应这一趋势,内容上增加地域文化体量。反映地域特色,表现形式上适应时代文化传播的需要。开发利用新修方志。要注意从文化角度切入,更好发挥其存史、资政、教化作用。地方志工作机构应主动将新方志编修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之中,为地方志走进民众搭建立体多元的平台。

  • 标签: 文化视角 新方志 编修 利用
  • 简介:2013年的炎热初夏,在梅州城区西郊.一位85岁的老人在蜗居小楼的客厅伏案疾书.专注地为一部厚厚的书稿进行修订工作。这位退而不休的老人正是梅县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林训先生,手头忙着修订的书稿是即将出版的《梅县松口镇志》。在大多数老人悠闲地颐养天年的年龄.林训先生却为自己一直热爱的方志编修事业.不辍地编织着一出“喜喻黄昏夕照明”的黄昏颂。

  • 标签: 原副主任 方志编修 办公室 地方志 梅县 事业
  • 简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修志,以人为本,为民修志.着重记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变革,以人为本的群体人物形象等等,有利于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指导 修志
  • 简介:家谱,本是记录一个家族或宗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但在漫长历史境况下,家谱的编修与地方志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两者互相映衬和补充,和国史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三大文献。一部部家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志所记载的内涵。在古代,在一些特殊地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历史往往就是一两个家族的家族史。

  • 标签: 地方志 家谱 编修 营山县 民族历史 家族史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既告诉了我们积极进取的奋斗目标,又敲响了防微杜渐的警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体现。在全国相继进入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之际,银川市也于2005年全面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对于全面作好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方志 胡锦涛 社会主义 修志工作 荣辱观 银川市
  • 简介:1986年12月24日,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作了一次重要讲话。胡乔木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新方志(以下简称新方志)的地位、作用、特点、体例、内容、编纂、质量、评审和出版。他多次强调要以“新观点、新内容、新材料”编写新方志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胡乔木 政治化 讲政治 学习 编修
  • 简介:一、乌鲁木齐市修志工作基本情况1984年2月27日,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中央、国务院开展修志工作的部署,按照自治区的要求下发了市党发〔1984〕24号、乌市政〔1984〕46号文件,决定成立乌鲁木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编辑室,含党史),在全市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由此正式开展了乌鲁木齐市的党史资料征集和地方志编修工作。

  • 标签: 编修工作 地方志 总结经验 乌鲁木齐市 修志工作 资料征集
  • 简介:<正>第二轮志书体例模式倾向思考王晖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2期上发表文章,从8个方面对第二轮志书编修的体例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1.志书体式多元概念不适合多种志书。2.断代志中建置志可分解到环境

  • 标签: 续志 断代志 中国地方志 修志工作 前志 编纂质量
  • 简介:<正>谈志书的图童健飞在《西藏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志书的图主要有两大类:一为照片,反映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的彩色和黑白照片。二为图,即地理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地势图、城镇建设图、资源物产分布图、工农商文

  • 标签: 续志 地方志事业 修志工作 黑白照片 总纂 志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