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作者通过对甲午战争至全面抗战爆发历史的回顾,分析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并分析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投入救亡运动,重新认识抗战期间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和历史,提出应更理性、客观的去看待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选择,无论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还是新儒家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追求,根本上都是“三民主义”。

  • 标签: 抗战 知识分子 三民主义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央统战部工作时,我曾懵懵懂懂地认为“化敌为友”,“将圈外人拉进圈里来”是统战工作的高端之举。现在看,我是太理想主义了,实际上“左中右”的区分反而会加剧分裂,而“敌友”的边界极难划定。“化敌为友”看似正确但操作极难,尤其现在,意识形态上已是营垒对峙,再去区分“敌友”“圈内圈外”,只会更加撕裂中国社会。

  • 标签: 知识分子工作 20世纪80年代末 中央统战部 统战工作 理想主义 意识形态
  • 简介: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 标签: 王二小
  • 简介:说到车改,媒体少不了提"叶车改"。我自己很喜欢这个网民给的称号。希望将来能够与"吴市场""厉股份""曹破产"等齐名。当然,限于学术水平,这很困难。我为什么要像"傻子"一样不断地呼吁公车改革,这与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有关系。1979年10月,我离开了我的老家——福建省建阳市,到了位于武汉蛇山脚下的湖北财经学院(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书,专业是财政学。我当时真的没有想到,学习财政专业将来会成为

  • 标签: 车改 专业研究方向 财政专业 财经学院 公车改革 我自己
  • 简介:丁聪,著名漫画家,名字本也不错,无论是读起来还是寓意都很好,但数十年来,他的作品上却不署本名,而是署一"丁"了事。这个笔名他从不到二十岁时起用,一直用到去世前。说起"丁"这一笔名,最初建议他用此笔名的是他亦师亦友的漫画家张光宇。丁聪是上海人,1916年出生,他最早发表作品时才六七岁,署名"画家丁慕琴先生之公子"。但他上初中三年级时再向报刊投稿时,"长大"的丁聪便去掉了父亲的光环,也不提"公子"之称谓,而是直署其名了。

  • 标签: 笔名 丁聪 来历 初中三年级 漫画家 张光宇
  • 简介:今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最危难的关头,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辉的篇章。青海籍人士和来青的各界人士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是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一页。富有抗战时代特色的青海"花儿",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史实。

  • 标签: 小纪 抗战时代 来青 骑兵师 英雄事迹 马鸿宾
  • 简介:中国边疆危机在清末加剧,尤其是西藏备受国人关注,国内舆论界从不同方面展开对清末剧烈的边疆社会动荡的讨论。心忧藏边的知识分子,在西藏时局乱象纷呈而清政府无能为力的局面下,公开在报刊上疾呼抵御西方列强对我国边疆的染指,进而从民间视野提出西藏治理方略,同时也折射出清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 标签: 西藏 维新 边疆 清末
  • 简介:2015年6月25日,吕章申馆长接受了凤凰卫视主持人吴莉的专访。在两个多小时专访中,吕章申馆长指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梦”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祠堂、祖庙和国家的文化客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使命。为建设一个能够与世界著名博物馆比肩的世界级一流博物馆,从2003年国家博物馆成立以来,逐步明确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馆目标,确立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的办馆方针。

  • 标签: 吴小莉 国家博物馆 中国梦 文化使命 自然历史博物馆 公众关系
  • 简介: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村落中,岭,是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全国叫岭的村庄,可能有成百上千个。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岭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地名——这里是中国宣纸的发源地。作为宣纸发源地的岭位于安徽泾县,无论走在何处,人们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宣纸气,就有了"不辞常做小岭人"的打算。2014年春,我和老婆一起辞去工作,她扛着相机,我拎着键盘,开始闯入岭。

  • 标签: 宣纸 中国文化 发源地 村落
  • 简介:蒋维乔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式知识分子,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时代",一个痛苦转型的时代,而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上海,也处于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转型的状态。本文以蒋维乔的日记为线索,讨论随着身份的转型、生存空间的改变,其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 标签: 过渡时代 知识分子 日常生活 上海 蒋维乔
  • 简介:抗战时期,苏北地区的新四军部队为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获得各类重要的军需物品,以及收集情报、安全护送来往干部,在上海与新四军部队之间秘密建立了多条地下交通线,电影及电视连续剧《51号兵站》就是当年秘密交通线的生动写照。在这几条地下交通线中,有一条是在上海浦东的高桥、高东地区,因而被称之为浦东的"51号兵站"。

  • 标签: 张爱萍 地下交通 徐家 长江入海口 汤景延 浦东开发
  • 简介:近日,人民银行加大了面额纸币的投放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投放,效果有所显现,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 标签: 纸币 面额 人民银行
  • 简介:双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发掘墓葬15座,墓葬形制流行偏洞室墓,仅M2为竖穴土坑墓。15座墓葬中,11座为正式发掘的,正式发掘的11座墓葬中皆或多或少的存有殉牲。

  • 标签: 小双古城墓地 殉牲与人种 殉牲与墓主人性别和年龄
  • 简介:大量基层"贪污分子"在1960年代的城市"五反"运动中被揭露出来,"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是基本前提,而他们的出身及履历、在运动中的态度和行为、日常表现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不同情况下对其身份认定和处理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利用甘肃省D地区48组"贪污分子"的个人材料讨论"五反"运动中"小人物"的遭遇,结论认为每个人的"五反"运动经历都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偶然性及复杂性,表明政治运动的基层运行逻辑是极其私人化的个人体验。

  • 标签: “五反”运动 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四清”运动 “贪污分子”
  • 简介:荥阳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胡村"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胡村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小胡村商墓 舌族 青铜器 朱砂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