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使用显微拉光谱对17件哥伦比亚大学藏的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0世纪有确切年代的古埃及手稿上的黑色颜料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黑色颜料的拉谱线随手稿年代的不同而规律变化着.这一发现可以为古代手稿的年代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无损分析手段.

  • 标签: 显微拉曼光谱 古埃及 手稿 哥伦比亚大学 无损分析 公元前
  • 简介:纸张的老化程度一直是纸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研究方面,以往多采用目测法和经验来推断纸张的老化程度。纸张物理强度、聚合度等能表征老化状态的理化性能测试由于需要大量的样品而无法用于文物检测。近年来随着显微共聚焦拉光谱、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光谱、表面增强拉光谱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原位、无损、微区的分析方法,拉光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纸质文物的相关分析研究中,为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拉光谱在纸张老化、碳黑颜料以及其他颜料上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随着拉光谱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等的结合,未来将在纸质文物研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 标签: 拉曼光谱 纸质文物 老化 碳黑颜料
  • 简介:为分析判断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宁夏博物馆藏5件齐家文化玉器进行无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件玉器所含元素及相对含量与和田玉相似。再借助齐家文化历史史料的有关信息,可推断为和田玉成分;利用拉光谱技术测得5件样品的拉光谱图,通过与和田玉样品拉光谱图比对,最强及次强特征峰位整体与之相似。可以明显看到透闪石矿物的特征峰,两种检测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结果为探索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和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齐家文化 无损分析
  • 简介: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盆地,黄河从中穿流而过,它就是官亭盆地,盆地内海拔在1800米左右,是青海省地势最低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历代官府在此设立驿站。

  • 标签: 喇家遗址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800米 青海省 盆地 三角形
  • 简介:友人有几枚“喀昆仑工程代金券”,正面印“1973”,背面印“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多次寻问,总不得要领。《收藏》杂志发表我援越部队使用的“军用代金券”后,联想到喀昆仑山是中巴界山和七十年代修建中巴公路,有没有可能是修建中巴公路的人员在境外使用的“人民币”?从部队多方打听,终于初见端倪。

  • 标签: “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形制 收藏价值 面值 市场流通 中国
  • 简介: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先生是我省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善于探索勤于思考。最近,他经过较长时间对黄河上游历史及地理文化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举世瞩目的家遗址是史前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并撰写了《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文章。本期推出这篇文章,希望这一观点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通过争鸣和交流,使一些被历史湮灭的记忆重现,自然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

  • 标签: 大禹治水 喇家遗址 地理文化 黄河上游 研究会 学术界
  • 简介:《敦啰布什法典》是在俄国政府从政治上加强对土尔扈特(卡尔梅克)的控制、从宗教方面鼓励东正教在土尔扈特传播,土尔扈特汗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由敦啰布什汗主持制定的一部法典。法典内容反映出土尔扈特贵族和喇嘛试图通过立法巩固大众的宗教信仰,维护卫拉特传统文化;整顿吏治,端正风气;搞好与周边民族关系巩固统治,避免亡国灭种的意图。这也是该法典不同于其他蒙古法典的显著特点。

  • 标签: 土尔扈特 卡尔梅克 敦啰布喇什 扎尔扈齐
  • 简介:<正>家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记述了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重要历史,是研究历史及探索人物的重要资料。在我县发现的家谱中,多数是一张谱单,记述也较为简单,《巴雅氏家谱》也是如此,但要详细研究,也可对满族的一些具体问题,提供一些较为有益的历史资料。

  • 标签: 家谱 浅探 努尔哈赤 满族人 名字 爱新觉罗
  • 简介: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黄河北岸的官亭镇家村。该遗址于1996年开始发掘,清露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

  • 标签: 加固保护 喇遗址 房址加固
  • 简介:“丝绸之路”上的葱岭古道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天山、昆仑山、喀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交汇处,又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中道汇合之地,古丝绸之路中国路段的终点。大唐高僧玄奘和东晋高僧法显取经途中都曾到过这里。

  • 标签: 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 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交汇处 高僧
  • 简介:家村位于民和县铝之南约901公里处,现隶属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家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台地,东侧为家沟,南距黄河120米左右,西侧为卡地沟,北部1.5公里处有民和至甘肃省临夏市的公路。遗址大部压在村内,遗址范围东西约350米,南北150米左右,较现在的村庄略大。村庄的周围皆有灰层及陶片等遗存,陶片俯首可拾。该遗址是一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共存,以齐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积厚在0.5—1.2米左右。

  • 标签: 喇家遗址 齐家文化 遗存 文化堆积 出土 石器
  • 简介:6月刊的专题故事选择了美国摄影师梅瑞德斯·翰彻森的一组摄像项目,VisionnotVictim,一群刚果、约旦两地难民营的女孩在镜头前演练她们未来的职业愿景和人生,我们将这个摄影项目的名字翻译成“梦想不落难”。

  • 标签: 光谱 摄影师 not 摄像
  • 简介: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和化学保护。采用金属锚杆牵入嵌入方式、沟槽内嵌入固定体方式、利用孔洞嵌放固定体进行土体夯筑方式等加固方法,并使用非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喷洒或滴渗保护。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实施,可以使这一举世闻名的齐家文化之灾难遗迹重新展示于公众面前。

  • 标签: 民和县 喇家房址 灾难遗迹
  • 简介:<正>《察克瓦尔第阿拉坦汗传》(以下简称《阿拉坦汗传》)是16世纪——17世纪蒙古历史诸文献之一。此书主要记述了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汉文史料中称为俺答)一生的业绩,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传记体蒙古文历史和文学名著。《阿拉坦汗传》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尤其是右翼三万户政

  • 标签: 研究概况 蒙古文 成书年代 蒙古历史 蒙古史研究 三万户
  • 简介:家遗址位于民和县官亭镇家村,是黄河上游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的大型灾难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农田建设中,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予以确认,1986年被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联合对家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了聚落居址、环形壕沟、祭坛广场等主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其他各类文物干余件。

  • 标签: 喇家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副主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 简介:宁城县的蒙古语已进入濒危阶段。在濒危语言(方言)区,家庭是母语激励源,社会是汉语激励源,社区人员的实际语言能力,一般情况下,接近两种语言使用机率的折中值。语言模式转换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双语得到发展,纯蒙古语的使用受抑制,汉语使用逐步扩大;其次蒙古语从社会交际领域退出,双语使用率下降,汉语使用率稳步上升;最后完全转用汉语。语言模式转换的速度,城镇快于乡村,子女快于父母,干部快于农民和学生。在濒危语言(方言)区,学校是母语、母文化保护的重要阵地,合并学校时,应分别对待,谨慎处理。

  • 标签: 蒙古语 宁城县 语言接触 喀喇沁 实际语言能力 濒危语言
  • 简介:清代的喀沁部与玛公旗──读史札记宝日吉根(Borjikin)一、清代的喀沁部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沁部总传》:喀沁部落贵族姓乌梁罕氏(亦作兀良哈)。入清后,喀沁部隶属于卓索图盟。清朝政府向内蒙古东部地区,特别是向卓索图盟、哲里木盟...

  • 标签: 喀喇沁 《大清会典事例》 天聪汗 内蒙古东部地区 科尔沁部 察哈尔
  • 简介:<正>日什秋别古城址乃是吉尔吉斯最大的中古城市的遗址,总面积约70公顷,这块居住地的地形构造复杂,按照阔日米亚科的分类,属于有长墙的古城。这种城市类型是吉尔吉斯北部地区的特点。古城址的主要部分由中心遗跡——堡垒和沙赫利斯坦构成。堡垒(平面为100×120米的长方形)座落于沙赫利斯坦的西南角,其北面是一片庭院。沙赫利斯坦可分为南北两部分。两部分的规模几乎完全相等,为500×550米。沙赫

  • 标签: 喀喇汗朝 吉尔吉斯 回历 头衔 古城址 尊号
  • 简介:鲍义志先生撰写的《家遗址与大禹治水》一文发表后,在青海文史界引起反响。文中提出“家遗址极有可能是大禹生活过的地方”,特大石磬和巨型玉刀是“国之利器,权力的象征”等观点很有创见。于是,笔者便写了一篇有关石磬的小文发表。但觉得意犹未尽,故就大禹与巨型玉刀及有关遗迹等再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大禹治水 日月山 父子 喇家遗址 石磬 遗迹
  • 简介: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公映了电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经过那段苦难岁月的人民,无不为剧中赵一那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今天,一提起赵一,许多人耳熟能详,她的英雄形象,仍激励着人们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 标签: 寻找英雄 英雄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