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8月4日,美国学术期刊《科学》发表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暴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的文章,宣布经过历时十年的研究后,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科学家这一发现支持了史学界二里头文化为夏朝考古学遗存的观点,支持了"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的传说,同时,也强有力地支持了喇家遗址一带极有可能是大禹故里的推测。2007年,来自北京大学、

  • 标签: 大禹治水 大洪水 故里 史前 二里头文化 2007年
  • 简介:1931年夏秋间,正是中国危难重重的时期:国内连年内战,战祸不断,民生艰难;日本正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南京的国民政府正处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之中。就在这时,在长江、淮河流域发生了多年未见的严重的大水灾,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国都南京也遭受了一场浩劫,空前严重的洪灾袭击了南京城及其郊县广大地区。

  • 标签: 1931年 南京 袭击 洪水 侵略战争 国民政府
  • 简介:文章解读过去发表的吐蕃文献中之古词语内涵,这些典型语词,《藏汉大辞典》中未被收入,或者,即使辞典收入此语词,也不是吐蕃文献中之古词,二者只是同形字而已,如,《藏汉大辞典》中为"主义",但在吐蕃文献中作"为首者"解。本文所述之某些古词之汉意,有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的古文献中已有定论,只因《吐蕃古藏文辞典》迟迟未能问世,致使研究者没能利用前人成果,造成二次误译,故不揣浅陋,将典型古词语梳理一遍,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吐蕃文献中之古词 异体字 同形字
  • 简介:本文是解读过去发表的吐蕃文献中之古词语内涵,这些典型语词,《藏汉大辞典》中末被收入,或者,即使辞典收入此语词,也不是吐蕃文献中之古词,二者只是同形字而巳,如,《藏汉大辞典》中为“主义”,但在吐蕃文献中作“为首者”解。本文所述之某些古词之汉意,有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的古文献中已有定论,只因《吐蕃古藏文辞典》迟迟未能问世,致使研究者没能利用前人成果,造成二次误译,故不揣浅陋,将典型古词语梳理一遍,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古藏文 异体字 同形字 疏译
  • 简介: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这次全会,可说是城市工作会议。

  • 标签: 中国 政府工作 经济发展 历史
  • 简介:河南作为中国戏曲的发源之地,古戏楼遗存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对丰富中国古戏楼研究范本以及研究河南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现存河南典型古戏楼展开综合性的调查及研究,努力探索一条合理利用及弘扬发展的途径,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 标签: 古戏楼 布局形制 特点分析
  • 简介:拙著《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是我在退休后的第7年,即2003年,得到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的仲呈祥同志和理论研宄室的同意并报请中国文联党组批准,继续以中国文联理论研宄室研宄员的身份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3BZW055),并在中央党校科研部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开始了我的这次“蛮荒之旅”.研宄课题于2006年完成结项,经国家社科规划办聘请的五位业内专家评审,获得了“优秀”等级.接着,有幸被时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的高有鹏先生纳入他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研宄书系”,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出版后,

  • 标签: 还原历史 河南大学出版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文联 民间文学 二十世纪
  • 简介:2012年7月,经我省著名史地专家程起骏先生介绍,我上门拜访了民间收藏家刘平先生。刘平先生住在省委大院内的老旧楼房里,住房面积不大,显得逼仄和简陋。但当他把一册册的藏品取出,摆在我面前时,我确实感到有些震撼。刘平先生收藏的不是眼下时髦的玉器古瓷,不是字画唐卡,更不是木雕文玩明清家具。他的藏品是民国时期青海上层人士的信函书札、来往公文,还有商号之间的信函票据、契约税票,收藏数量称得上洋洋大观。

  • 标签: 民间收藏 明清家具 古瓷 唐卡 上层人士 住房面积
  • 简介:邮票原先只是一种邮资凭证,在过去通信并不畅通的阶段因为邮票的存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随着邮票的样式与形式逐渐多样化,邮票逐渐成为了一种反映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殊的缩影。纵观邮票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不论在什么时期,邮票都能够与时代特征融合展现出新的色彩。但是要想深究邮票的艺术性,还是应该从其历史内涵方面入手,找准邮票的发展演变过程,就能够让我们准确地把握其表达的内涵。下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福建泉州博物馆为视角,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国民政府 孙中山 纪念邮票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新时期
  • 简介:编者按:近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社会上一直有许多讨论,可以说众说纷纭,聚讼不已。理论家刘润为先生对此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与阐释,为此,青年学者何墙与刘先生展开对话,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话题进行讨论。现就部分问答刊载出来,以引起学界重视和探讨。

  • 标签: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虚无主义 评价 比较系统 青年学者
  • 简介: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会议上指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私人资本 新民主主义革命 小资产阶级 利用 资本主义经济
  • 简介:当1966年“文革”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狂飚在神州大地初起之时,安徽及全国天空都一如既往,并无异常。

  • 标签: 安徽 历史 “文革”
  • 简介: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的犀浦之地,低洼潮湿,土质松软,不适合建县立城。在古人眼里,犀牛是镇邪神兽,李冰修建都江堰"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此"沉犀之浦"即为"犀浦"。公元686年,原为成都西鄙之地的"犀浦"被分割,独立设置为犀浦县,一直到1072年才改县为镇。犀浦为县的时间长达386年之久。犀浦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沉犀之浦 都江堰 镇邪神兽 犀浦县 犀浦镇
  • 简介:三川寨(寨是北宋设在边区的隶属于州或县的军事建置),宋代地名,地处清水河支流冬至河的源头之一大营河中段西侧,属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别庄村.现在称为隔城子古城。据北宋《元丰九域志(陕西路)》记载,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置三川(寨),军(指镇戎军)西三十五里”。同时期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载,

  • 标签: 历史 《武经总要》 军事著作 清水河 原州区 固原市
  • 简介:今年是红军东征80周年。红军东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面对艰难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做出的英明决策。毛泽东对红军东渡山西、南征北战、挥师西渡的出征时间、战略意图、回师契机都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精心决断的。本文着重从东征决策、东征过程、果决回师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和对红军东征的历史性贡献。

  • 标签: 毛泽东 红军东征 山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闯关东”是中国自清顺治八年(1651年).特别是近代以来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堪称中国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之一。因此。它与“下南洋”“走西口”一道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著名的移民活动。

  • 标签: “闯关东” 中国历史 东北移民 近代以来 移民运动 移民活动
  • 简介:晋商应当是一个整体。为人们所熟知的晋中商帮以推行票号著称,其实只揭开了晋商的冰山一角。平阳商帮,尤其是襄汾商帮与晋中商帮相比在伯仲之间。他们中的佼佼者享誉三晋,蜚声全国,出现了清代全国首富平阳亢氏(与昆山季氏齐名),产生了山西商会会长和山西大学校长。这些晋商中的翘楚,是平阳商帮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襄汾商帮为山西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襄汾商帮在晋商中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 标签: 襄汾商帮 八大家
  • 简介: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唐宋以来,牡丹、梅花雄视群芳,深受人们推崇。明清时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于帝制时代、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深入审视上述国花有关历史,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启迪值得注意:一、国花是重要的国家象征资源和民族文化符号,广大民众对此有着普遍的文化期待和知识需求,必须引起重视。二、国花是"国家大事",以国家层面的政治决议、法律法令最为权威,是解决国花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两花并尊是中华文化兼融并蓄、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象征。

  • 标签: 国花 牡丹 梅花
  • 简介: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民间,尤其是满族聚居地区。为了更好的挖掘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在辽宁省民委及各市县民族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2012年开始,在省内满族聚居地区陆续开展了"辽宁省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收录编撰"工作。本文即是在调查收录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内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做一详细梳理,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些珍贵资源,从而推动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满族 民间历史文化遗存 抢救保护
  • 简介:河南地处中原,回族历史发展悠久,河南回族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河南回族移民史。其移民方式多样,主要表现为军事性移民、政府性移民、避难性移民以及经商移民等,也存在多种形式相互交织的状况。河南回族移民具有移民原因多样化、移民时间较早、移民频率较高、移民分布区域较广和移民的方式路径复杂等基本特征。河南回族移民促进了河南回族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加强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交流。

  • 标签: 河南回族 移民 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