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绍兴山大以宏伟巨大的规模,独一无二的墓室形制和结构,特殊的埋葬方式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多方考证,确定山大是《越绝书》上明确记载的“木客大冢”,是越国第一代国王允常的安葬之地。

  • 标签: 印山大墓 墓主
  • 简介:1983年发现的广州象岗南越王,是中国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该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引起了南越国历史文物研究的热潮,其主问题也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西汉南越王》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之后,学术界基本确认主赵昧为南越国第二代王,即《史记》、

  • 标签: 墓主 南越王墓 越国 田野考古 历史文物 出土
  • 简介:小文《关于南越王主问题》在《羊城今古》2002年4期发表后,吴孝斌先生来电话论及《史记》、《汉书》中的“自赵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中的五世解释问题。又收到曾昭璇先生的大函,内有“近闻友人言及文帝可能为赵佗。未知您有所闻否?”句。我想就这两方面的

  • 标签: 南越王墓 墓主 赵佗 赵胡
  • 简介:将军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米仓沟村。该座落在村北约500余米的一条小山岗上。山岗呈东西走向,就葬在岗梁上,是按照高句丽民族的丧葬习俗“骑龙”葬法安葬的。的北部约两米便是近百米深的悬崖,浑江水在崖下奔流不息,

  • 标签: 辽宁 桓仁满族自治县 米仓沟村 将军墓 墓主考证 朱蒙
  • 简介:<正>一九七四年发掘的平乐县银山岭一百一十座战国,出土了包括铜、铁、陶、玉石等不同质料的文物一千零四十四件,为历年来广西战国时代考古的一次重大收获。这批墓葬及众多遗物因反映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多年来一直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瞩目,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关于这批墓葬的国属,是涉及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相当有影响的一种意见认

  • 标签: 战国墓葬 考古学文化 楚墓 山岭 楚国 广西
  • 简介:<正>据说,被称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推崇备至,并又酷爱曹诗,曾仿效曹操故布疑冢,留下遗嘱要在其故里建造真假两座坟墓,以迷惑世人。所不同的是两千年前的曹操真,至今难以寻觅;而冯国璋的真,仅仅过了几十年,在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就被“红卫兵小将”们找到了。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人称“冯河间”或“冯诗经”。他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曾协助袁世凯

  • 标签: 冯国璋 “红卫兵” 代理 袁世凯 北洋军 徐世昌
  • 简介:帛画、镇兽的魂魄观念郑曙斌楚随葬帛画、镇兽,是楚国特有的葬俗,反映了楚人宗教观念和信巫鬼心理。这些图象、物象奇谲怪诞,今人的释读也难以略同。并非哪一种释读是唯一答案,而各种释读有助于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它们。本文试以周至汉代文献中提到的魂...

  • 标签: 镇墓兽 魂魄观 帛画 楚墓 楚人 《招魂》
  • 简介:<正>乳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东毗威海,北邻烟台,西近青岛,南濒黄海,与韩、日隔海相望,是中国沿海开放地区之一。“乳山”之名,是因矗立在境内的乳山口海湾南岸那浑圆挺拔、顶峰凸起的大乳山而得。这里地杰人灵,民风淳厚。每每进了腊月门,在这块15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涌动着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村村疃疃都响彻着排练秧歌的锣鼓,春节前后更是高潮迭起。丰收富裕了的农民把秧歌表演当成庆丰年贺佳节的最好娱乐形式,除了在本村演出,还要到邻村、邻镇、市区巡回表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秧歌把全市城乡节日气氛烘托的热气腾腾,多姿多彩,成为乳山人岁末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乳山大秧歌。她就生长在这块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的土地上。

  • 标签: 秧歌舞 乳山口 鼓乐队 高级讲师 山东半岛 民间歌舞
  • 简介:,《释名》曰:'玺,德也,封物使可转德而不可发也。,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也。'传世铜印,玺字从金,从尔。印有官印和私印,作为官方书信往来和私人交往的凭证工具。秦始皇时只有皇帝才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称''。汉代又称'章'和'印信'。唐

  • 标签: 玺印 《释名》 书信往来 私印 鼻钮 魏晋南北朝时代
  • 简介:肖像是传统肖形印中较工整精细的写实主义作品,是将人物形象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于方寸石之上而刻治成的。

  • 标签: 肖像 写实主义 人物形象
  • 简介:刘湘陵园(原称刘故主席墓园)古建筑群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2年),为北方官式建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组北方陵园建筑群,为近代陵园建筑的杰作。1981年4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采用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颇具纪念陵园严谨庄严的气氛。在长达400米的南北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坐落着石桥、牌坊、(甬道)、旌忠

  • 标签: 刘湘陵园 陵园建筑 历史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 简介:1972年3月,彭泽县湖西公社湖山大队第二生产队在开荒过程中,发现一座石椁宋。该基因被社员取土拆除,故详细结构不明。据了解,为南北向,圹室是用青石板构砌而成,有石椁和木棺。棺外灌筑有一层石灰糯米浆;石椁外更灌以厚达一米的石灰浆。棺长318、高160厘米。全棺用六块完整柏木构合而成。棺身两侧每边有四枚连环泡钉,底板也有对称之四枚泡钉。棺首向前伸延出一段空间,内放两只陶罐,一个陶俑。棺后放墓志铭。其他如金银饰物、瓷碟、柏木人等皆置于棺内。

  • 标签: 宋墓 石椁 泡钉 木构 瓷器工艺 影青
  • 简介:因富春侯孙峻遭斯棺毁的下场,且根据中出土的青瓷堆塑罐的分析,南京上坊中下村孙吴大的时代可进一步推定为孙皓晚期,因而主不可能是五凤三年(256年)卒亡的孙峻,而可能是孙皓晚期的一位宗室之王和他的两位王妃。迄今发现的可推定主身份的孙吴宗室形可分3个类型,分别相当于宗室中的陵墓、王和侯

  • 标签: 江宁上坊 孙吴墓 孙峻 孙皓 宗室墓
  • 简介:1993年浙江安吉县博物馆在天子岗发掘了一座西晋太康六年纪年(M2)和一座孙吴时期无纪年(M3)。根据两的形制规格、随葬器物分析,这是两座高等级的贵族墓葬。天子岗一带是朱氏家族墓地,三国东吴至晋没有其他贵族葬在这里。据随葬器物特征判断,M3下葬年代约在240年左右,结合有关史料记载推断,M2、M3的主应是朱氏家族的朱才与朱琬父子。

  • 标签: 浙江安吉 太康六年 孙吴时期 朱氏家族 墓主
  • 简介:资阳半月山大佛袁国腾资阳,位于今成渝铁路及成渝公路要道上,是1951年在四川省首次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始在此置资中县,历500余年,到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始更名为资阳。半月山大佛造像位于今资阳...

  • 标签: 资阳市 月山 乐山大佛 佛造像 佛教造像 云岗石窟
  • 简介:<正>1975年以来,会理县黎溪区相继发现了瓦石田土坑群、粪鸡湾土坑群。群地处山坡地,一般坡度20度、海拔1700米左右,当地土质为酸性红壤,因长年水土流失,多数墓葬已被冲毁,许多圹填土被水冲出,保存好一点的口与地表几乎平行。皆为竖穴土坑,未见封土或其它标志。1987年,在调查黎溪区新安乡瓦石田土坑墓葬群时,我们清理发掘了一座已暴露的土坑内残存骨骸一具,为仰身直肢葬,在头放置一件陶豆,两腿之间放置一根石锥。在该区还先后采集到石刀、石斧、石戈范、铜钺、铜箭镞、陶罐、陶豆、陶纺轮等。

  • 标签: 土坑墓 会理县 墓葬 直肢葬 云南剑川 骨骸
  • 简介:目次一、高句丽封土的分布特点二、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的形制、类型与年代三、集安、桓仁高句丽封土石室壁画的类型、分期与年代四、朝鲜境内的高句丽封土形制、类型与年代五、集安、桓仁封土随葬器物组合六、高句丽封土的相关问题。

  • 标签: 高句丽 分布特点 随葬器物 集安 年代 壁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