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域外汉籍”,既包括流传到域外的中国典籍的抄本、刻本,也包括在域外传抄和刻印的中国典籍,此外,还可以指外国人用汉文写作的创作和研究著作。最后这一类文献也称之为“准汉籍”。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典籍就已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 标签: 汉籍 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典籍 文献馆 联合报 台湾
  • 简介: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是否会提升城市居民对对外来移民的容忍度,这对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方面,经典理论考察了城市化水平和地方区域特征对众多外来目标群体的一般态度,认为从多元化与异质性的角度上,城市居民比起乡村居民更加开明与宽容;另一方面,群体边界的视角却持一种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对城市化中群体边界的封闭性与排他性会加剧对外来者的歧视。这些争鸣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城市化 群体边界 农民工 歧视
  • 简介:民国时期古史辨运动与域外汉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关联。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过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欧美大学接受学术训练,不同程度受过近代史学观念的洗礼,与旧式学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来越少。国内古史研究是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环,欧洲、日本、中国学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中国学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马伯乐、白鸟库吉、内藤湖南诸氏的疑古论。夏德《中国古代史》对胡适、顾颉刚均有所影响,对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有推波助澜之功。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在民国史坛颇有流传,顾颉刚对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顾氏疑古论与白鸟之间并不存在学缘关系。有论者认为顾氏疑古思想乃“剽窃”日人陈说,此一指控系牵强附会,并无实证。

  • 标签: 汉学 疑古 夏德 顾颉刚 白鸟库吉
  • 简介:至元十年来元的高丽贺进使书状官李承休所着《宾王录》,记载了该使团从高丽王京到达元大都的途程,朝见元世祖和皇后、皇太子的日期、地点以及朝会情况,是研究元史的第一手资料,可用以补充、订正《元史》的多处漏误。特别是对长朝殿朝会、赐宴班序的目击记载,未见於其他史料,从中可以更清楚了解至元朝仪中汉、蒙仪制结合的特点,尤足珍贵。本文拟摘取其中几方面重要内容。结合相关史料进行诠释.以相发明.

  • 标签: 李承休 《宾王绿》 元史订补
  • 简介: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唐宋以来,牡丹、梅花雄视群芳,深受人们推崇。明清时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于帝制时代、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深入审视上述国花有关历史,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启迪值得注意:一、国花是重要的国家象征资源和民族文化符号,广大民众对此有着普遍的文化期待和知识需求,必须引起重视。二、国花是"国家大事",以国家层面的政治决议、法律法令最为权威,是解决国花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两花并尊是中华文化兼融并蓄、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象征。

  • 标签: 国花 牡丹 梅花
  • 简介:明清时期回回社会游学盛行,追随域外来华经师游学是明清时期回回社会游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将详细梳理明清时期回回社会追随域外来华经师游学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对中国回回社会的影响,并讨论“缠头叟”形象与域外来华经师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完回回人在游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天房”意向。

  • 标签: 回回 伊斯兰 游学 域外来华经师 天房
  • 简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他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坦言,他之所以能以这些小说为中国的新文学奠基,“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标签: 短篇小说 鲁迅 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 《狂人日记》
  • 简介:2013年11月7日.德阳市志办副调研员郑洪英一行5人赴巴中就方志馆建设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巴中方志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为进一步推进德阳市方志馆建设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 标签: 学习借鉴 方志馆 学习考察 先进理念 成功经验 德阳市
  • 简介: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然而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则与悠久的历史不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有文物保护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不到位、人才缺乏等。

  • 标签: 遗产保护 文物 历史文化遗产 意义 借鉴 文化大国
  • 简介:许多第一次听到客家话的外地人常产生听日语的错觉。客家话不一定是最像日语的汉语方言,日语也不是最像客家话的“域外方言”,但客家话与日语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 标签: 汉语方言 客家话 日语 教材开发 促音 入声
  • 简介:养老旅游已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老年人基于生命历程框架而产生的养老旅游动机,可细分为宜居环境、社会关系、老年服务、经济动机等4种类型.养老旅游的时空特征、行为特征介于观光旅游和长期性迁移之间,在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社会整合等方面具有独特规律.通过规范和引导,养老旅游能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养老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养老旅游研究还相对薄弱,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理论政策研究,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 标签: 养老旅游 季节性迁移 老龄化 人口结构变迁
  • 简介:加拿大职业教育模式在全球久负盛名,呈现出全民参与、政府主导、法治保障、校企共育等特色。它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革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考核体系和实习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完善立法支撑、经费保障和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实践教育的积极性;企业院校通力配合,不断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

  • 标签: 加拿大 职业教育 社会参与 公民教育 校企合作 启示
  • 简介: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最大成果,是创立了方志“立三书”的体例,并给予理论阐述,即他的《方志立三书议》。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

  • 标签: 方志学理论 章学诚 借鉴 当代 《文苑》 《文选》
  • 简介:程颢、程颐是宋代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最有影响的洛学的开山祖师和首领,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们也是毕生致力于讲学授道、卓有贡献的著名教育家。程颢在54岁生涯中,从事教育活动不下30年;程颐在74岁生涯中,从事教育活动长达56年之久,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朱熹是程颐的四传弟子,他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最著名的教育家。他把二程的学说(主要是程颐之学)发展到了顶峰,全面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教育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宋以后直至清代的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教育思想 程颢 程颐 朱熹 中国 素质教育
  • 简介:我国的年鉴,在1979年以前寥寥无几,不到10种。同年,邓小平同志在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人员时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之后,年鉴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1980年的6种。发展到当前的1300~1400种,增长了200多倍。《贵阳教育年鉴》是年鉴庞大家庭中的一员,创刊于1989年,已走过10年的历程,今年将编辑出版第十卷。笔者从1989年《贵阳教育年鉴》创刊之日起,即任其主编,我经过10年学习、探索和总结,认为编辑出版年鉴,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借鉴,有所创新,才能使年鉴健康发展。

  • 标签: 年鉴编辑 编纂工作 创新意识 工作方法
  • 简介:法国具有长期对外援助的历史。在对外援助中,法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坚持普遍与重点相结合的地区援助政策,重视法国文化传播,推进对落后国家的气候援助,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建立援助评估制度,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等。但法国对外援助也有一些教训和问题:援助目标过多,援助机构复杂,与受援国关系不对等,导致受援国产生援助依赖。我国深化援外方式改革,应注意吸取法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对外援助管理体系,灵活确定重点援助国别,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受援国的文化交流,谨慎处理对外援助中的多边合作关系。

  • 标签: 法国 对外援助 经验教训 借鉴
  • 简介:现金管理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88年修订颁布执行,20多年来,经济金融发生了巨大变化,《条例》在执行中,面对现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和出现的新问题,相关规定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现金管理职能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在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现金管理制度中的可取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现金管理制度 借鉴 美国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基层人民银行 现金管理工作
  • 简介: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内容丰富,从经世致用的史学批评目的论,到注重史义,到区分文史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史学批评体系。他还提出史学编纂的基本要义和原则,强调史学家修养和正确开展史学批评的方法,在300年前,能有这样的关于史学批评的完善意见,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是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成就和高峰。回顾和反思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当下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的研究是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 标签: 章学诚史学批评 《文史通义》 史义 史德
  • 简介:<正>说到史学评论的原则和方法,刘知几提出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观点,是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刘知几自己曾作过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他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

  • 标签: 刘知几 史学评论 原则 魏收 左丘明 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