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正>近读龚维英和白耀天两先生论西施的大作,深受教益.但文中言西施为子虚乌有之人,恐不甚确切,故成此小文,向二位先生和学界同仁求教.西施,又称西子,是春秋末期越国诸暨一普通女子,出身寒微,但容貌非凡,(?)冠世,《慎子》载:“毛嫱、西施,天下之(?)也”(?).《韩非子·显学》也有:“故善毛(?),西施之(?)”之类记载,对其赞美之辞屡见于先秦书中.甚至由西施还引出“东施效颦”的(?)来历.历史上是否实有西施其人,值得一.论者曰:先秦和西汉典籍中,“凡言及西施的,她的生活年代均十分模糊;凡叙写吴、越史事的,也未把西施和吴、越的战争与兴亡拉上关

  • 标签: 西施 吴王 越王 勾践 夫差 史记
  • 简介:[原文](万斯同)又问:'诗与文之?'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噉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忱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诗其可已于世乎?——吴乔《答万季野诗问》

  • 标签: 吴乔 万季野 不知其所以然 万斯同 辞语 道平
  • 简介:古水,一名宜禄川,今称黑水河,明以前并非指今水。今水明以前称阁川水,水有古今之别。《读史方舆纪要》等史书将两者混淆,今《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不辨真伪。本文对古今水作一考,还其本来面目。

  • 标签: 宜禄川 黑水河 阁川水
  • 简介:台江县在有清一代,隶属镇远府治管辖。据乾隆五十四年修纂的《镇远府志·沿革》第六页载:“台拱同知,明以前俱为九股化外生苗。”什么是“生苗”?同书卷九《风俗》第六页说:“黑苗在镇远之清江、台拱,……中有土司者为熟苗;无管者为生苗。”这个资料明确地说明:台拱(即今台江县)、清江(即今剑河县)两地,在清雍正前,不特没有汉官直接管辖,连土司也未设置。两地保存苗族社会遗迹较多,有待于我们去发掘。

  • 标签: 台江县 生苗 剑河县 巴拉河 府志 修纂
  • 简介:本文根据有关“水锡”的文献记载,对“水锡”一词所代表的物质作了详细考,指出“水锡”不是“倭铅”而是锡,宋应星《天工开物》“倭铅,京中名水锡”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并就宋氏之说的缘由,提出了一种商榷性的意见。宋应星《天工开物》“冶铸·钱”篇,在“倭铅”名下有脚注“京中名水锡”,这似乎在倭铅(金属锌)与水锡之间划了等号。因此,直至今日,科技史界普遍都将水锡一词当作倭铅(锌)的别名。然而,根据笔者的研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标签: 倭铅 宋应星 铸钱 《天工开物》 宋氏 明会典
  • 简介:庄子之书,宋代以前人们都相信为庄子所自著,从未发生过异议。及至宋代,始有人提出怀疑,降及明清,怀疑之人更多,到了近代,更是异说纷纭,然大抵不外乎真伪两说,而言伪之人居多数。从版本、注本、篇章结构、字数等许多方面,庄子本书和老子本书一样存在问题,需要认真校订。庄子书份量远较老子书为重,故其著作权问题更难解决,还多一个佚文问题。随着时代之变化,庄子书变动很大,逐渐失其真面目。对庄子书进行认真严肃的校订,难以判别真伪,恢复庄子书之真面目。不能认清庄子书学术上的真象,必然要

  • 标签: 子本 庄子思想 著作权问题 篇章结构 注本 杂篇
  • 简介:作为唐宋参军戏的一种角色,苍鹘之来源不明,因而在其扮演何种人物问题上一直存有疑问.本文从历史文献出发,通过对唐以来有关参军戏演出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是:无论是从苍鹘的装扮表演来看,还是以场上参军与苍鹘之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制造喜剧效果的方式而论,苍鹘就是苍头.

  • 标签: 参军戏 苍鹘 喜剧效果 苍头 唐朝 宋朝
  • 简介:稷常见于先秦典籍,汉魏人都以为稷和粟为一物,以后有人以为是黍或高粱,彼此说法不一而争论不休。现根据战国时秦的《日书》,知道当时五谷都有不同的忌日,而稷和禾忌日相同,禾即粟,从此证明战国人的观念,稷就是禾,可见稷、粟乃一物而两名。

  • 标签: 先秦典籍 辨疑 战国时期 日书 汉魏 魏晋人
  • 简介:今夏在草原。清晨逸马在希拉穆仁,是我深爱的黑骏马,鞭梢未及马背,它已飞奔,两耳闻得风声飒飒。静下来却走得平稳,偶尔叼一口闲花野草,我与马倌聊天,"它是公是母?"马倌答:"都是公的,母马骑上走不起。"我举目看看,人家的马肚下面好大一个话儿,我的马却空空如也,莫名便觉不平,"为啥那匹马有,我的

  • 标签: 五台山 草原 鞭梢 母马 阳光 女子
  • 简介:自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问世以来,二十年间,关涉钱柳姻缘的论著、说部层出不穷。人物和故事总是存在并消失于一定的时空之间。钱牧斋和柳如是人生悲喜剧,从序幕到终场,明清易代之际天崩地坼的沧桑巨变为其历史背景,常熟虞山之麓、长江之畔,半野堂、绛云楼、拂水山庄、荣木楼等则是这出传奇的各个场景。好多文章涉及这些地方,说对的固然很多,写错的也不在少数。笔者为虞山人,从儿时所闻到后来踏看,六十年来,略有所得,惜乎谫陋,乃失学之过。现姑妄写出,以博同好者指教。

  • 标签: 山人 序幕 悲喜剧 故事 柳如是 传奇
  • 简介:孙蕡是元末明初岭南最有名的诗人。“岭南诗派,肪于孙蕡。”他又是广州“南园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十分不幸,竞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肆诛戮功臣时,被株连而死。关于他的死有二种不同的说法,兹考于下。1.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十二《孙蕡传》载:

  • 标签: 蓝玉 于洪武 胡惟庸 考辨 辽东 杂记
  • 简介:钱镠“一剑霜寒十四州”,开创了吴越国三世五王近八十年的基业,成为钱氏家族中的一位显赫人物,被尊为吴越钱氏一世祖。然史书与钱氏家谱中有关钱镠先祖的记载,疑点颇多,兹略作考,以就正于方家。

  • 标签: 先祖 考辨 家谱 史书 吴越国 家族
  • 简介:<正>北宋定鼎中原,以开封为国都,其皇宫本于唐宣武军治所。后周世宗时因其规模狭小曾进行过修建,但“犹未如王者之制。”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即按照洛阳皇官进行扩建皇宫的扩建旷日持久,规模宏大,不仅包括皇宫东北、西北隅,而且其南部之上方寺也属扩充之列。经过这次扩建“呈居始壮丽矣”,初具了大朝皇宫的规模。但比之洛阳宫殿仍嫌逊色。所以整个北宋时期屡有修葺,其规模不断扩展,到北宋末年包括延福宫在内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了。在对北宋开封城的研究中,皇宫的复原及其位置确定是很重要的课题,经过学者们

  • 标签: 北宋开封 宫城 洛阳 周世宗 北宋末年 考辨
  • 简介:明亡后,清人首论明“不亡于崇祯”而“实亡于神宗”。今人具体论证,一说万历十五年为明亡之始,一说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年为明亡的“关键时期”。本文详论神宗“播乱机”,自万历十一年至二十五年陷入全面危机,但未必亡国。神宗之后,又历(泰昌)天启、崇祯二朝,尚有24年补救机会,以举措失当而成溃烂之势。故明之亡,天启、崇祯不能辞其咎

  • 标签: 明朝 灭亡 神宗 崇祯
  • 简介:检读古典文献资料可知,古人常将南斗星简称为“斗”,并与二十八星宿中的“牛”并称,作“斗牛”。如,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文天祥《念奴娇·驿中别友人》:“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今人所编的古诗文选本经常收录这些作品,并对其中“斗牛”之“斗”作有注释,且一般注作(或释作)“北斗”。如,天津古籍书店

  • 标签: “斗” 南斗 二十八宿 古诗文 北斗七星 古典文献
  • 简介:民国年间,内蒙古有两位叫克兴额(kesingge)的蒙古族名人。一位是哲里木盟科尔沁人,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翻译家,沈阳东蒙书局的创办者,蒙古民族的文化功臣。另一位是卓索图盟喀喇沁人,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任要职,是位毕生沉浮官场的人物。科尔沁克兴额,姓博尔济吉特氏,汉名包存智,字明远,晚号柏园老人。世居科尔沁左翼前旗。1889年3月9日生于西扎哈气村(今属辽宁省康平县)。少时即勤奋好学,懂蒙、满、汉文。1910年入奉天蒙文学堂学习,不久即以学有功底被选为东三省蒙务局翻译委员兼译书员荣德先生的助手,参与翻译、出版《满蒙汉三体合壁教科书》的工作。1912年参加同盟会。1914年毕业后任奉天

  • 标签: 科尔沁 喀喇沁 民国人物 国民党 蒙藏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