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哲学家”地位,这是汤一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难题。我们需要郑重地面对这个难题.认识到汤先生思想的基本底蕴是平正的理性精神,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接受则决定了汤先生的思考方向。汤先生尝试将传统及现代思想整合进一个综合的系统当中,且一直关注体系化哲学的建构,但又未采取体系化哲学的写作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抱有对于体系化写作的流弊的顾虑,另一方面还源于汤先生在最后几年里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生发出人类普遍价值的问题,而这又和他创建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的探索紧密相关。总之,汤先生的思想是诠释的、体系化的系统综合,尽管这一思想的综合并未完成,却给后来的思想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标签: 理性精神 唯物辩证法 天人合一 体系化哲学 中国解释学
  • 简介:“自由即创造力”这句名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呼号,它贯穿汤一先生活动的一生;汤先生还较早地提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汤先生晚年又大力倡导建设“综合马、孔、罗”的新哲学;并特别强调在人类文化思想El益多元、同时文化寻根和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时代,树立“反本开新”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要实践先生“以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指示,使新哲学的建立成为现实。

  • 标签: 新儒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新轴心时代
  • 简介:由汤一、李中华主编,由一批著名学者分撰的《中国儒学史》,计450万字,从先秦写到现代,时间跨度2500年,详述了儒学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汤先生为该书所写总序,洋洋五万余言,一方面它是对《中国儒学史》写作指导思想、写作视野、编写方式、全书特色的宏观论述,因此是一篇高水平的切合全书内容的总序;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革开放以来汤先生对儒学研究一系列哲学思考的一次总汇和结晶,它超出了一般书序,是可以独立成书的,它展示汤先生老年时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见解、创新的观念,体现了他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学术潮流的风采。总序是一篇下了大功夫的厚重之作,是汤先生晚年最具系统性、学术性、理论性的作品,可以称为“汤一晚年定论”。

  • 标签: 现代儒学 和谐论 现代性 中国诠释学
  • 简介:东西方的哲学存在深重的、似乎不可克服的不对称。长期以来,儒家哲学被视为一个从西方宗教意义衍生的传统,我们可以很顺畅地在西方框架内对它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而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代价。对中国进行概念化与理论化,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家职业偏见,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汤一先生对哲学学科有着全球性和多元性的理解,对汤先生来说,哲学家的责任,是要用我们的文化资源,为更美好的世界创造新思想,生产所需的社会学识。在汤一对中国哲学的解读中,人类道德和自然和谐——真、善、美——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汤一的出发点和他采用的中国哲学中具有最广泛和最根本意义的特定范畴即是“天人合一”。汤先生将“天人合一”作为“真”或者也许可以说“真正的生存”意味着什么的终极来源的道德律令。随着汤先生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而出现在西方的书架上,新一代的年轻哲学家也将分享到这一学识与贡献。

  • 标签: 汤一介 互系性诠释 知行 情境 体用 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