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宋朝对舶港和舶权的管理经历了从松散到严苛再到务实的过程:熙丰变法前,基本上市舶港口和非市舶港口都能舶,舶权分别掌握在市舶机构和沿海州军手中;熙丰变法期间,朝廷限定市舶港口为舶港,而且还划分了舶港的贸易区,舶权由市舶机构掌管;熙丰变法之后,舶港和舶权依照变法时期的规定,取消了划分贸易区的做法,市舶机构可签发前往所有区域的出海公凭。公凭的签发单位是路级机构市舶司,由市舶司和舶港口市舶务的两级官员联合署名。

  • 标签: 宋代 发舶港 发舶权 熙丰变法 出海公凭
  • 简介:义理史学是一种以理学为研究史学指导思想,将天道、人事、大统、伦理、史学功能包举一端,具有“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特色的史学流派。义理史学萌芽于宋初,发展于神哲至徽宗时期,南宋乾道八年,朱熹撰《资治通鉴纲目序》,标志着义理史学理论完全形成。义理史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经御史、以理阐史、重义轻利三个方面。义理史学对后世影响极大,逐渐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官方尊崇的学问,成为科举制度下学者们的学问准则。义理史学历史功过应该予以客观地评价:其一,宋代理学家由经入史,建立起一整套义理史学的理论体系,组成了中国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历史功绩不容忽视。其二,宋代义理史学没能揭示历史运动的真正规律。其三,义理史学在元明清三代成为阻碍历史研究发展的官方史学思想体系。

  • 标签: 义理史学 概念 基本走向 评价
  • 简介:花茶是海南苗族一种传统饮料佳品。花茶是把成熟的东瓜和鲜嫩的柚子切成比手指稍大的条条片片,再在上面雕刻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等形状不同的图案,接着用稀释的石灰水浸泡掉生涩苦味,洗净后,放进锅里加水,与青铜、明矾在一起,用文水煮沸成青靛色,使之新鲜脆嫩,滤干水,加入白糖或少量的蜂蜜和桂花香精,拌和后反复凉晒,使它晶莹冰润,耐久贮存。饮用时,抓几片放进滚烫的茶水中浸泡半刻,喝起来清津可口,香甜泌心。苗家用花茶招待客人已俗成规矩,给初次上门的客人泡茶,杯中放三片花茶;给多次上门的客人泡茶,杯中只放二片花茶。苗家还用花茶表示男女爱情,青年人上门求婚,如

  • 标签: 花茶 苗家 海南苗族 桂花香精 浸泡掉 男女爱情
  • 简介:如果让大家来选花之王,很多人只会想到牡丹。这是因为自唐明皇、杨贵妃偏爱牡丹,李白为之赋诗以来,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下“群芳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便奠定了牡丹“花王”的基础。但这种看法是很贵族的。又是很世俗的。不论从一种花卉的总体评价或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真正的花王非杜鹃莫属。

  • 标签: 杜鹃 云南 种类 云南 地方文化
  • 简介:提起郭桂和,印尼客家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是由于郭桂和的低调,了解郭桂和的人少之又少。为了尽快了解郭桂和,2015年5月24日,我们专程前往印尼拜见了郭桂和。根在客家1903年,郭桂和的父亲郭孟铎出生于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的一个客家小山村。因山多田少,粮食不足,加上常年的战乱和贫困,为了生存和发展,1930年,郭孟铎跟乡人乘坐木船,靠着毅力和勇敢,沿着梅江、韩江,直奔大海,经过几个月的漂浮奔波,最终到达印尼雅加达。

  • 标签: 零售业 零售店 客商 摊商 客家人 印尼
  • 简介:宋交熙宁之战是宋神宗熙宁年闻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交趾)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时任广西兵马都监的张守节出师不利,战死沙场,但传世文献众口一词,说其畏敌怯战,1984年张守节墓志在西安出土,其志文所披露的细节,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对探讨熙宁之战前的北宋广西防御体系很有帮助。

  • 标签: 北宋 张守节 墓志 交趾 熙宁之战
  • 简介:识荆钦挹纵横笔,文史同襄友谊增。特稿论坛倚马就,丛书专著解牛成。

  • 标签: 明月清风
  • 简介: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也。"这一说法对探讨先秦中国学术发展意义重大。西周时期的王官之中,史官至关重要,甚至被称为"天子之左右手",史官所记录的"史记旧闻"则是孟子所谓"天子之事"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礼坏乐崩"的春秋社会,史官的职责及其命运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王命不行"的背景下,孔子作《春秋》,他是以布衣身份代史官行"天子之事",这标志着由史官到史家的转变。

  • 标签: 孔子 孟子 《春秋》 天子之事 史记旧闻
  • 简介:孙盛史学微乔治忠东晋著名史家孙盛(302-373),字安国,祖籍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祖、父皆在西晋为官。西晋灭亡时,孙盛未满十岁,渡江避难。成年后,以博学善辩闻名,初仕佐著作郎,不久外任,辗转迁职,官至秘书监。他"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

  • 标签: 《三国志》 编年史 异同 世谱 世说新语 史学方法
  • 简介:"语言信箱"将走红中国当今,BP机已引入新的竞争对手面对新的威胁:语言信箱。"语言信箱"系统于1985年在美国首次推出,到9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拥有几十亿美元的新产业,是当

  • 标签: 语言信箱 计算机 人类 地球 机器人 竞争对手
  • 简介:东晋成帝时期的殷融曾提出时有“中兴四佐”。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中兴四佐实指晋元帝时代的刁协、刘隗、周顗、戴渊四人。学界传统上依据东晋史料,多以元帝崇尚申韩之术,所任使之心腹唯在刁、刘,而对周顗、戴渊于元帝一朝的政治施为殊少研讨,实则周、戴二人以元帝心腹的角色活跃于政坛当亦甚早。周顗之文化名望仅次于王导,据《世说新语》其人在琅邪王氏之外的主要交集者庾亮、桓彝、郗鉴、谢鲲等均是亲帝室人物,此种政治立场的巧合当非偶然;戴渊因具武干而数次被委以控制地方力量的军事要职,其对于元帝掌握政局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中兴四佐缺载于此后的史籍,应当与刁、刘同周、戴在政治、社会风评上的巨大差异,周、戴奉事元帝之政治脉络的隐秘性,以及以王导为首之琅邪王氏势力对于第一次“王敦之乱”话语权的争夺及重塑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有密切联系。“中兴四佐”的意涵究为“元帝的四位股肱之臣”抑或仅为“元帝时因王敦而罹厄之四臣”,明帝、成帝之世就由于上述原因而在时人观点中各有呈露,同时这两种价值判断均随着政治掣肘和时代移易,先后消逝在东晋的时人谈资与史籍记录中,故而未受到后来治史者应予的注意。

  • 标签: 东晋 中兴四佐 周顗 戴渊 王敦之乱
  • 简介:自19世纪中期由著名的中国边疆史地学家何秋清考证发人曾定居吉林省辉河流域以来,近人陈汉章等相继研究并著文认同,郭沫若等则以发人即貊人或秽人而否定了发人的存在。其研究成果散见于《王会篇笺释》、《周书后案》、《管子集校》等书中。国外也有同样的分歧意见。拙文将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略抒己见,就正于方家。

  • 标签: 发族源 发文化 吉林 辉发河流域
  • 简介:戴震人性论微施扣柱作为考据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戴震当然地擅长于实证的考据学,但他同时又极具“由词通道”、“求道明理”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追求,对构筑哲学体系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与兴趣。尤其是他的人性理论,在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就...

  • 标签: 戴震 道德理性 人性论 知识理性 人性理论 人性构成
  • 简介:庄子归属于老子的道家学派是汉代人所做的学术分野。汉人整合老庄的过程中,《史记》对老庄申韩的同传而书无疑具有开拓性的重要作用。《史记》归庄入老并不是因为司马迁没有读懂《庄子》,而是他看到却又舍弃了庄学的思想核心,认为那些不过是空洞虚无的“寓言”而已。这其中的原因,一则是源于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与儒道斗争的社会现实;一则是其“务为治”的指导思想导致了老庄的同传而书。

  • 标签: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庄子 老庄合流
  • 简介:荣县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仅唐、宋、明以来的古塔就保存有七处。它们以美丽的造型、挺拔的姿态、峻峭的飞檐、精致的雕饰,巍然屹立在河东大地上,显示出极高的建筑美与艺术美。

  • 标签: 万荣 古塔 造型 雕饰
  • 简介:在《云南史志》创刊100期之际,笔者谨以编辑部名义,向十几年来,为本刊的创办、编辑、撰稿、审定、印制作出了努力和贡献的领导和同仁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谢意!《云南史志》创刊至今,经过了《云南地方志通讯》、《云南方志》、《南中》等几个发展历程,1995年改为现名。

  • 标签: 《云南史志》 方志学 中国 编辑工作 发展历程
  • 简介:城是十六国时夏国的都城。十六国中叶,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为魏所败,其少子刘勃勃南逃投后秦,秦王姚兴对他很器重,遂命为安北将军,使镇朔方。勃勃兵权在握当即与后秦反目,于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自立为夏王,不久南下攻取秦属岭北诸城,又西吞南凉,从此一跃成为十六国之一。夏凤翔元年(即东晋义

  • 标签: 统万城 匈奴语 地理名称 文化内涵
  • 简介:恰逢改版后的《贵阳文史》即将问世之际,巧遇市政协主席、国画家陈石先生一幅题为“马奔腾”的画作。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金萍女士介绍,陈石喜爱且擅长画马,该画作是其众多“马图”中最得画家本人偏爱的一幅。

  • 标签: 《贵阳文史》 政协主席 国画家 市政协 画作 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