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索里”是朝鲜族乐种之一。据文献记载,索里产生于十八世纪前,到十八世纪时已经盛行。象一切民间文艺一样,索里同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着。它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成果,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说唱艺术。在描写人物心理、性格和体现人物的思想风貌方面,它吸取了民歌的长处,并在民歌的影响下,不断补充和完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形式。一、构成要素索里的构成要素有唱、白、做、助兴等表演技

  • 标签: 说唱艺术 盘索 民间文艺 构成要素 人物心理 民歌
  • 简介:南音故乡的期待泉州南音,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是千百万闽南人亲切的乡音,是远渡重洋的游子怀念祖国故乡、维系两地骨肉亲情的精神纽带。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神州大地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历尽浩劫的中国文艺,经过拔乱反正,正本清源,恰似“忽如一夜春风到,千树万树梨花开”,又焕发勃勃生机,百花齐放。南音和以南音为基调的梨园戏、高甲戏、傀儡戏、布袋戏等等,无不纷纷恢复重排尘封多年的优秀传统戏曲,顿时门庭若市,场场爆满。在精神生活中多年来如饥似渴的广大观众,得到看戏听曲的良机,心满意足,笑逐颜开。这种异常和繁荣热闹的景象持续了几年之后,某些较高层的观众,已不满足于“炒冷饭”似的旧节目,而要求有创新的戏曲。那么,古老的南音怎么办?

  • 标签: 湘灵 泉州南音 曲词 音乐 乡音 番薯
  • 简介:文章对双簧演奏在吹奏时对呼吸问题进行广泛研究的尝试并对呼吸的本质、作用及其科学地运用方法做出的合乎科学的结论。

  • 标签: 双簧管演奏 呼吸 训练法
  • 简介:舞台上演奏的紧张情绪,一直是困扰双簧演奏者发挥自己水平的难题之一。笔者根据自己二十余年从事双簧演奏与教学的体验,从心理、肌体,技巧训练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放松是成功地进行双簧演奏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使自己的演奏在舞台上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除了乐器本身的性能因素、演奏者对管乐作品的驾驭能力之外,重要的是演奏者必须掌握好演奏中的放松状态。

  • 标签: 双簧管演奏 演奏者 肌体 音乐作品 舞台 性能因素
  • 简介:<正>一、引言据查阜西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一书统计,现存的古代琴谱,包括印本、稿本和转钞本,共有一百四十四种,三千三百六十五首传谱;略去重复,计有六百五十八首不同曲名的传统古琴曲谱。它们是我国古代音乐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存的六百五十八首传统古琴曲谱中,现时尚能听到在古琴上演奏的还不到一百首,所以还有五百多首传统琴曲尚待研究整理。

  • 标签: 三分损益律 记谱法 古琴曲 演奏手法 广陵 我国古代
  • 简介:翻开西方文化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关镜子的譬喻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神话里就有柏修斯以青铜盾牌为镜战胜美杜萨的故事;美少年那喀索斯以湖水为镜对自我的影像产生致命迷恋的故事;到了古代,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载,纪元前五世纪诡辩学家亚尔西德摩斯曾说过,荷马《奥德修记》是“人生的一面美丽的镜子”;①在《圣经·新约》里,保罗曾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

  • 标签: 录音带 女人 解读 隐喻 镜像 古希腊神话
  • 简介:在油画中,静物、风景、人体是最常见的一种“学院化”题材。因为学生的作业练习,多是从这些题材入手的。但是这些题材又绝不局限于“习作”的范畴,许多著名画家正是从这些题材领域中走出了自己的路。静物中的花卉器皿,风景中的一角一隅,人体的坐卧立行,这些看似平淡,一再被画家表现的对象,却孕育出一个个不同凡响的大师。象塞尚这样开启一代风范的先驱人

  • 标签: 油画静物 朴学 画家 中国美术 作品 题材领域
  • 简介:平诺克作为羽键琴演奏家和指挥家同他的英国音乐会乐团合作为Archiv录制了巴赫的全部七首羽键琴协奏曲,它们同巴赫为两架、三架和四架羽键琴写的六首协奏曲一起收在一套由三张唱片组成的巴赫羽键琴协奏曲集中,对巴赫的这些作品有深入兴趣或看重唱片收藏价值的人当然应考虑它。如果不想花那么多钱而又听到巴赫的几首最动听的羽键琴协奏曲,尤其是以第一乐章开头的宏伟主题著称的dsb调第一协奏曲,那么这个单张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协奏曲 巴赫 唱片 乐团 乐章 演奏家
  • 简介:2001年第三、四期发表了王秉义的(以下简称王文).本文不同意王文为籥下的结论--匏类、多管笙属乐器;应为竹类、单、无吹孔、多音孔、斜吹边棱乐器.

  • 标签: 单管 多管 王秉义 古代乐器 中国
  • 简介:马王堆“竽律”出土后,有关研究工作迄今并无明确结论。特别是这一组律的长度在数据上存在次序错杂的情况尚无合理的解释,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下列的不同看法:一、这套竽律是明器,只有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它的数据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是大多数考古工作者的看法。二、在正确解决“律”的管口校正问题以前,实用的律标准点所提供出的数据亦无任何科学意义。有关的代表性论点,见于杨荫浏先生的《律辩讹》(《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三、肯定马王堆竽律是实用的“律”者,对径问题、开管吹奏法与闭管吹奏法方面亦有不同解释。有关代表性的见解如已故的潘怀素先生则按开管发音的原理来作解释,以为竽律属于纯律的律制(略见<音乐论丛>1980年第三辑曲澄文)。竽律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弦律与律不同途径以及律计算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涉及有关历史阶段的音乐生活与乐器、乐律史的考察问题,这是难于仅据数字的逻辑推理关系能够作出正确结论的。本刊与《人民音乐》编辑部近年来陆续收到的一些有关稿件一般均未能对于上述各方面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答或深入一步的推进。为了反映现有研究情况,谨摘出来稿中的一篇,以学术情报参考材料的形式录载如下:

  • 标签: 象征性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十二律 律管 三分损益法 吹奏法
  • 简介:对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史、尤其是对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的《明刊闽南戏曲弦选本三种》,已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于95年12月23日上午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是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先生,于六十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先后发现了中国明代刊刻的“闽南明戏十八场”《满天春》和两本南音选集《钰妍丽锦》、《百花赛锦》,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调

  • 标签: 地方戏曲 重大意义 泉州南音 闽南 中国戏剧 剑桥大学图书馆
  • 简介: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续──读《锥编》札记之二寇亚强编者按本文系今年第一期《交响》所载《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一文的续篇,就钱先生在其《锥编》一书中对“大音希声”、“声一无听”、“无一无听”等哲理的思辨阐释中所展露的慧识卓见,条分缕析,精论并陈,以飨读...

  • 标签: 《管锥编》 钱钟书 “大音希声” “和”与“同” 正言若反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