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李克民,一九三三年生,善行草兼通楷隶篆。曾任北天书画院副院长,黑龙江老年美术大学副校长,兼书法系主任教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省书协秘书长兼《书法赏评》杂志主编。其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书展,并获奖,传历载入《中国古今书家词典》《世界华人书画名家大词典》等十余部典籍。出版有:《唐孙过庭书谱草书研究》《王铎行书赠汤若望诗册书法解析》等十三部。热衷业余书法教育,连续十年获全国少儿书法教育特等园丁奖。同时积极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尤其对“草书符号”研究颇深,研究形成了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深刻意义的成果集《中国标准草书符号集》。现将作者的5部作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李克 标准草书 书讯 书法理论研究 黑龙江省 书法教育
  • 简介:一十月二日晨,即将远行时,到书房找到一本想读的书带着,经过房门时,不经意停下脚步,抬眼看着房门左侧悬挂的一件诗札——"惯于洗面见嘉宾,乱发蓬头赧报人。出水芙蓉无矫饰,孰云污垢反天真。旧作一首偶录博粲。辛卯腊月刘乃中九十。"我轻轻把这首诗读了一遍,然后锁门,驱车往张家口度假。

  • 标签: 诗札 行草书 书带 一本 我生 影书
  • 简介:2016年6月1日,我院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7岁。6月7日,国戏师生在八宝山殡仪馆送别王金璐先生。王金璐擅演剧目有长靠戏《挑滑车》《长坂坡》《潞安州》、短打戏《林冲夜奔》《战宛城》《安天会》《扒蜡庙》《恶虎村》、红生戏《古城会》《走麦城》《汉津口》等。他博采众长,戏路宽广,生前被尊为京剧武生泰斗。本期编者选取了一组王金璐先生生前照片,以资纪念。

  • 标签: 师生 京剧表演艺术家 《林冲夜奔》 《长坂坡》 博采众长 殡仪馆
  • 简介:(接上期)今天我把自己的学习笔记给先生看了,先生基本上满意,说:“通过你的笔记,看出你在学琴上有了一定的理解。下一步关键是不要停留在纸上,而要落实在功夫上。”先生还给我提出很多修改意见。

  • 标签: 学琴 笔录 学习笔记 修改意见
  • 简介:2月11日上午,我收到了一条我最不愿意相信的信息:王建中先生在美国去世……这怎么可能?前年我去拜访他时,他告诉我说买了一辆自行车,从买地骑了很长时间才骑回家,他要减肥。去年我去拜访他时,他为疾病所困,生活也颇寂寞、艰难,他说自己与桑桐先生是挚友,最私密的事情都向桑桐先生倾诉,他比桑桐先生小十岁,

  • 标签: 王建中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作曲家 国际钢琴比赛 大路歌 中国风格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人文学院前身),是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王逊先生是创系的主任,是滕固之后现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也是我这一代美术史学者的引路人。美术史系建成于1956年,随即招生,因王逊先生错划右派,中止教学,1960年又恢复招生。

  • 标签: 王逊 新中国美术 美术史学 美术理论 中央美术学院 一灯
  • 简介:静静地,他走了……病榻上的王建中先生,虽然远在美国,却仿佛就在眼前:他安详地,带着他特有的意味深长的奇特微笑,在他谱写的钢琴音乐声中,对这个世界进行着最后的告别。在他离世的那个时刻,正是上海的凌晨时分。就像是有什么感应似的,我突然一阵咳嗽醒来,随即就从微信中收到跨洋飞来的噩耗。

  • 标签: 王建中 音乐声 凌晨时分 这个世界 百鸟朝凤 梅花三弄
  • 简介:厉慧良先生在为我导演《截江夺斗》的过程中,从文本编排、程式表演、场面调度、日常练功与内心启发等诸多方面着眼,使剧本更适于表演、唱念更贴近人物。指导演员通过内心戏、脸上戏和眼神运用提高表演功力,大大提升了戏的舞台表现力和观赏价值。既有传统戏的格局,又有创新的人物处理和动作设计;人物内心情感的准确把握,增强了人物的合理性与艺术性。在艺术观的体现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上对后学多有启发。

  • 标签: 京剧《截江夺斗》 厉慧良
  • 简介:《画家黄宾虹先生像》1959年创作,是周昌谷(1929-1986)早期的画作。作品中人物脸部轮廓五官表情非常准确,笔墨细腻很有质感,而对人物结构的了解,使得运笔出神入化,勾勒着衣几乎是焦墨浓墨破墨挥洒一就,气韵生动,看似随性肆意的笔墨,却非常贴切地表现出黄宾虹先生的性格特征,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浑厚华滋的笔墨体现出周昌谷才华横溢,并深得潘天寿的厚爱,在这件作品的左上侧亲自题款:“画家黄宾虹先生像(篆书)。

  • 标签: 黄宾虹先生 周昌谷 气韵生动 潘天寿 性格特征 焦墨
  • 简介:掀开《王少舫黄梅戏唱腔选集》目录,看到这一条条曲目,不禁心潮涌动,感慨万千。这平面的、静止的文字,在我眼里幻化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跃然纸上,我心中的王少舫,他复活了!

  • 标签: 王少舫 黄梅戏 纪念 舞台形象 唱腔 曲目
  • 简介:油画家、天津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世范先生(1936—2012)离开这个世界已三年多了。常记起张老师酒喝到了一定"高度"时与在座的人讲过的一句话,"我们一生要给地球留下个痕迹"。张老师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七十六年,不算高寿,但是他的一生确实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痕迹"。这"痕迹"不仅是担任过天津美术学院的院长,以他的为人、智慧、风采,他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更多的"痕迹"。相比于行政职务,后者的"痕迹"更深于前者。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张老师,其一生经历就是精彩的"艺术",不逊于他在画布上的作品。很多学生与张老师最初的相识都是在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学习之前。

  • 标签: 张老师 张世范 艺术教育家 天津美术学院 油画家 这个世界
  • 简介:徐朔方先生(1923.12~2007.2)是古代戲曲、小説研究的大家,著作甚豐,尤以所著《晚明曲家年譜》嘉惠學林爲多。本文所叙與徐先生的來往信函,正值徐先生爲年譜諸稿定稿之時,當時所編1刊發的文章,亦多爲各譜之引論,於中可見徐先生之爲學、爲人。今值先生去世

  • 标签: 回憶 徐朔方先生 憶徐朔
  • 简介:今年是田世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从1958年开始追随先生学艺达40年之久,深受先生解感、传道之恩。是先生的谆谆教导和耐心培育,使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成长为一个美术学院的教师,从一个工笔花鸟画的门外汉.成为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上有些成绩的画家。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创作 成就 诞辰一百周年 美术学院 画家
  • 简介:每当我走过古城西安柏树林那宁静的小街道,脑海里总能想起我的恩师徐碧云先生。我与徐碧云先生有一段特殊的情感,可以说,

  • 标签: 领路人 徐碧云 情感 梨园小子弟
  • 简介:罗德栽(1940-),广东大埔县人,中国笛、箫、笙、客家筝演奏家、教育家,汉乐传承的杰出代表以及广东汉乐推广传播的领军人。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客席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竹笛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音协笛子学会名誉会长及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顾问.

  • 标签: 汉乐 德栽 音乐传统 星海音乐学院 民族管弦乐 中国音乐学院
  • 简介:如果说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现代性在当代艺术潮流中姗姗来迟,那么,中国玻璃艺术的重生之路,从一开始便具有某种时代的属性。由于历史等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兴起的现代玻璃工作室运动,并没有叩开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大门。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中国艺术家才开始注意到玻璃这种古老的材料,并将其付诸于艺术实践,就此拉开了中国当代玻璃艺术探索的序幕。

  • 标签: 玻璃艺术 作品评析 王建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末 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