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未见文亮之前,先读其画,形神萧散,简逸而淡远,且书、跋俱佳,究笔墨而现隐幽,有一份若不经世的清澈在里边,让人眼前一亮。后来则是于展览上的知遇,彼此观画聊天,缘引为知己。

  • 标签: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艺术评论
  • 简介:又名祝庆刚.卧游山庄主人。1962年生于河南扶沟。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画院,师从王镛、陈平、王文芳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员、职业书画篆刻家。其作品曾被邀请和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日书法篆刻交流展》、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书法篆刻家 中央美术学院 书法家 山水画 祝英公
  • 简介:夏衍同志仙逝了。这些天,我总是情不由己地要想到过去,想到他老人家。我在夏领导下工作过多年,他到文化部后,每次接见苏联电影方面的专家或代表团,基本上都是由我来为他当翻译的。记得,

  • 标签: “四人帮” 苏联电影 民主德国 席勒 集中营 摆老资格
  • 简介:1917年农历9月13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郊仓前山村。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关良、刘海粟等教授。1940年8月1日,在上海大新公司画廊举办《黑沙骆洋画展》,同年冬参加《上海洋画家联展》,为媒体所推重。1941年春,考入日本大学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参加第12回,第13回《独立美展》。校外师事野口弥太郎、猪熊弦一

  • 标签: 日本大学 专科学校 书法篆刻 美术家 刘海粟 郭沫若
  • 简介:CL作为时尚Icon,作为引领FashionStyle的热门人选之一,虽然是有些夸张的造型,但是从没有令人失望过。

  • 标签: 音乐 歌手 个人专辑 单曲
  • 简介: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一提到端二字,人们便谈虎色变,想到的自然是过去那些装神弄鬼的乡俗巫师。、然而,当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到端实践活动中作实际的调查后,则发现,端及其行为,还潜藏着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很难想象,端竟然还是粉墨登场的演剧能手;那香烟缭绕,酬神驱鬼的祭坛上还包容了相当丰富的艺术因子。其中,使人叹为观止的首先就是丰富多彩的面具造型艺术。

  • 标签: 端公戏 驱鬼 二字 使人 阳戏 人物个性
  • 简介: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在北魏至唐朝的一百五十余年间,雕凿造像十万余尊,题记三千六百余块,保存了大量北魏时期的石刻,其字体就是常说的“魏碑体”。魏碑的艺术特征是浑厚质朴,自然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大量的魏碑石刻中,尤以《龙门二十品》最为著名。《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是北魏书风的代表作。康有为曾给予高度评价,其中《始平造像记》又是龙门石刻中方笔代表之首。《始平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造像记》,全文有格阳刻,正书,孟达文,朱义章书。因有书写者与撰文者的署名,这在龙门造像书法中也是少见的,尤见其珍贵。龙门造像书法闻名于世,是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易访拓发现的。据罗振玉记载,黄易最初只拓北魏《始平造像》一品,后增《孙秋生》、《大眼》、《魏灵藏》为四品。后来人们又增为十品,继又增为二十品。因此说《始平造像记》最为著名,最有代表性,是不为过的。此碑书法方峻雄强,中宫紧敛茂密而长撇大捺,气势开张,极有特点。此碑与其他碑刻的不同之处是:因用阳刻法,笔画除了“撇”因弧度而偶用圆笔外,其他笔画均用方笔,特别是三角形的点与捺及折处如刀切般的重顿方勒,更...

  • 标签: 公造像 始平 平公
  • 简介:鲁西南微山湖一带流行的“端戏”,因为渊源不明而长期带有神秘色彩。本文认为:端即古代傩祭仪式的男巫的别称,端戏属于傩戏范畴,开坛、拜坛、请神等程序与傩戏表演基拳相同。称端腔为“端鼓腔”或“端供腔”均为“望文生义”或“顾名思又”的音近之讹。鲁南端戏渊源于淮扬一带的香火戏,唱词句格的七字句、十字句相同,流传至今的基本剧目亦相通。运河与淮河的交汇造成了香火戏支脉的流传。端腔传人说祖辈从扬州兴化迁来是可信的。

  • 标签: 端公戏 傩戏 香火戏 运河文化
  • 简介: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和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 标签: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理论 女性主义 艺术创作
  • 简介:今年是李骆公教授八十周年诞辰,他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家,1956—1961年,我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时,他是我尊敬的先生,后来我在《河北美术》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工作,编辑《李骆书法篆刻集》,和李先生联系较多,对他的艺术见解和艺术作品有得天独厚的了解。下面我试从他的创造精神和形式美方面谈谈他在书

  • 标签: 篆刻艺术 形式美 书法篆刻 艺术家 创造精神 艺术效果
  • 简介:望(1269-1355),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江苏常熟人(一说富阳人)。黄望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今温州)黄氏为义子,遂改姓名。黄望自幼聪敏勤学,年轻时曾做过书吏等职,办事勤奋认真,但宦途坎坷,因受累入狱,精

  • 标签: 公望书法艺术 黄公望
  • 简介:如果把书法批评置于历史的范畴,我们会发现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事情。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民国史的问题吧。读民国史或民国人著作,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十分注意:其一是避尊者讳,其二是与私分明。尤其是对于有修养的文人来说,这两点是绝不可少的。认识不到这两点,就可能会发生误判。典型的例子体现在梁启超身上。读梁启超年谱,会有很多地方十分难解,其中两处令我印象深刻。

  • 标签: 书法批评 民国史 梁启超 公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