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都倾向于相信矮弟姥是不死的。即使在她死去好几年以后,我的朋友都不止一次宣称在村子的某些角落仿佛望见她,但谁都没有再见到她了,连同她的黑分身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一那天晨亮,齐阿义打算逃出营地,却不幸遇上了叛军突袭。他本是个死气沉沉的士兵,现在可能是太累了,身体趔趄个不停,感觉走在翻滚的土地上。他恍惚着穿过熊熊火光。子弹在地面打出一个个血洞,久经磨损的石头仿佛流着脓水。树林就在眼前不远处,趁着双方鏖战,齐阿义很容易就能穿越火线,躲入潮湿阴暗的树林中。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眼神最易出卖你,最易被眼神出卖,  很多人知道眼神重要

  • 标签: 眼取
  • 简介:眼神最易出卖你,  很多人知道眼神重要,要有眼神接触

  • 标签: 眼取
  • 简介:沙子都是黄色的吗?不,世界各地由于地质成分、气候变化以及生物种类不同,沙粒的形状和颜色截然不同。普普通通的沙子有啥好看?其实,这取决于你会不会看。在显微,平时看似亳不起眼的小沙粒聚拢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你从未见过的、绚丽多彩的世界。

  • 标签: 显微镜沙子
  • 简介:春天来了,希望飞碟们都美美哒去踏青,于是想到做一期美妆话题,然而各个都自称“手残党”教不来,干脆聊起了第一次化妆的”盛况”……顺便分享了一些奇怪的美妆经验。

  • 标签: 变脸 魔幻 踏青
  • 简介:将她的鲜血从手上洗去后(一开始感觉鲜血黏糊糊的,接着感受到热水的温度,手变得滑溜溜的,红色水流在水槽里打转,仿佛粉色的云凼奔向远方),他想起了与她的第一个吻。直到此刻,他才觉得那个吻怪怪的。为了她,他毁掉了自己的人生,都是那个初吻引发的。那个吻,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吻,因为那个吻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单充满她的热度,她唇上的椒盐味道,还蕴含着一种新意,也就是那种跨出第一步时难以掩饰的激动。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最后一吻取 口一叼》
  • 简介:鲁迅接触域外文明,学界过去关注较多的是日本、德国、俄国、北欧、东欧和“巴尔干诸小国”,往往忽略鲁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比如鲁迅和意大利的关系就缺乏系统的梳理。其实主张“拿来主义”的鲁迅毕生“拿来”的范围几乎覆盖世界文明所有成熟形态(他还经常提到非洲等“蛮地”),文艺复兴以后的意大利以及和意大利现代文化关系密切的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也在他的视野之内。

  • 标签: 文化关系 意大利 鲁迅 眼光 “拿来主义” 世界文明
  • 简介:《天黑以后》写于2014年春天。比2014年更早的时间2012年秋天,一个女友跟我聊要不要买第二套房,她的理由是现在住的房子是为老大读书买的学区房,加上公婆,一家六口人住着太挤。我刚好也住着学区房,知道她说的太挤是一个什么概念。我说,现在政策不好,购第二套房除非付现,不然税太高,一套百平方米的房子下来十几万二十几万没了。

  • 标签: 学区 房子 读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0
  • 简介:人的精神能以气的形式参与气感象,而精神参与气感象,在气感象活动中

  • 标签: 两汉气 取象 感取
  • 简介:摘要自隋创科举以来,科举士逐渐成为历朝历代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与之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士标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前,科举制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衰亡的历史进程,在其发展历程中,科举士中的地域之争一直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时比较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从表现、原因、影响(包括对现有考试制度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科举士中的地域之争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 简介:<正>《国外文学》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就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介绍以及《国外文学》的编辑方针说几句活。为此我翻阅了《国外文学》一九八一年的几期,总的印象是:这几期所载的论文质量是比较高的。但是作品的翻译方面有点乱,计划性不够强。翻译

  • 标签: 外国文学 文学现象 优秀作品 实事求是 文化 翻译
  • 简介:拿破仑是举世公认的军事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拿破仑作为法兰西科学院至高无上的145位院士中的一员,他又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科学家。尽管他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军事行动,但他更喜欢与科学为伍——在他的身边总是簇拥着数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即使在行军作战时他

  • 标签: 拿破仑 科学家 法兰西科学院 金蛋 母鸡 天文学家
  • 简介:2005年11月30日陈思和先生在北大做了题为:《“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的讲座。2006年3月8日中华读书报以整版的版面刊登了这篇讲座稿。

  • 标签: “五四”文学 陈思和 大众化 先锋性 讲座
  • 简介: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50年代初开始从事翻译.他的文学翻译选择既体现了他追求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化审美追求.本文试图根据当时的时代文学语境,阐释其译介择的特点.

  • 标签: 文学语境 译介 穆旦 诗人 文学翻译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