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到了伦敦,泰晤士河是一定要游的。我们一家是秋天去的,在西敏桥下乘观光船游览了泰晤士河。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今本古文《尚书》五十八篇有《誓》三篇,随着辨伪学者对今古文《尚书》的考辨,今本《誓》的真伪、古文《誓》的有无以及今文《誓》的篇数等,成为清儒论说的重要一环,只有理清《誓》的真伪、存亡,才能更好地探究古文《尚书》的价值。

  • 标签: 学术价值 考辨 清儒 《尚书》 古文 今本
  • 简介:千年宝刹,万古龙潭。太行之麓,珠峰之南。名早幽州,阅沧桑之翻覆;史传中国,历今古而包含。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华小诗以它新奇的体裁形式、独特的语言表达、富有魅力的抒情方式形成湄南河畔的“小诗风尚”,成为继散文、微型小说之后华文学的第三大亮点。“小诗磨坊”是华小诗的代表,八位诗人的诗作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其别具特色的美学特征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下面我就自己研究所及的“小诗磨坊”诗作的特色求教于万家。

  • 标签: 小诗磨坊 泰华小诗 泰华文学
  • 简介:《人再囧途之囧》(以下简称《囧》)的票房奇迹来源于对观众消费心理需求的满足。观众观影的过程是一个观众无意识下通过角色上的心理代入对影片创造出来的情境加以体验的过程。导演徐峥如一个心理治疗师,给生活在都市水泥森林中的观众量身订制了一套式按摩+SPA+佛家顿悟全面心灵疗伤旅游方案,让观众经历由精神感悟(寺庙拜佛、布施)到处理好个人愿望与家庭幸福关系、祈愿健康(放飞孔明灯、为妈妈种一棵健康树)的心理暗示过程。因而《囧》的成功其实更应该看做是一部心理治疗片的成功。

  • 标签: 心理 角色代入 情景代入
  • 简介:总布胡同座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是一条老胡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后来可能是“总捕”这名儿不好听,所以后来改叫总铺胡同;又一种说法是因为总铺衙门就设在这条胡同里而得名、、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

  • 标签: 总布胡同 北京 公安局 得名
  • 简介:2013北京青年戏剧节(第六届),于9月3日至9月29日在北京举办。在此期间,北京的12个剧场和艺术空间,上演了41个剧目和朗诵了18部剧本。其中,国内演出剧目29个,国外演出剧目12个;朗读国内原创新作剧本朗读14部、国外大师剧作4部。北京青年戏剧节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经成为目前亚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高品质国际化戏剧盛会之一。

  • 标签: 戏剧节 北京 青年 演出剧目 艺术空间 国际化
  • 简介:为纪念已故剧作家李龙云先生,北京人艺复排《小井胡同》并于9月28日正式公演。曾在该剧老版本中扮演小力笨儿的杨立新,为本次复排担纲导演,这是他第一次在北京人艺担任导演工作。该剧的主演阵容则云集了濮存昕、龚丽君、岳秀清、何冰、孙茜等优秀人艺演员。《小井胡同》是李龙云先生的代表作,被人们誉为“解放后的《茶馆》”。1985年《小井胡同》首演于北京首都剧场,此次是距首演近三十年之后的首次复排。

  • 标签: 《小井胡同》 北京人艺 导演工作 《茶馆》 李龙云 剧作家
  • 简介:3月22日,北京文学月刊社杨晓升社长率我社部分编辑和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家陈启文、凸凹、马语、耿立等20人到达贵州安顺市龙宫镇火麦村叶浩霖希望小学,向学校捐赠了书籍文具,还给孩子们发放了糖果。

  • 标签: 《北京文学》 希望小学 贵州 爱心 获奖作家 文学月刊
  • 简介:引言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23秒,那个令所有中国人都屏住呼吸的一刻,绝大多数中国人观看着2008年申奥现场直播。几乎所有的发言人言语都不为他们所知时,有两个音他们都听懂了,那就是“Beijing”,北京成功申请到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奥运虽已经结束,但作为一部特殊的文学作品,其必定永远存在着,也注定会续写奥运赛事过程的经典,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形容它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叙事史诗也不为过。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文学作品 叙事特点 2001年 现场直播 文学叙事
  • 简介: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自2012年7月15日创立起,陆续接纳了两千余诗人投来的近八万首诗作。直至2013年9月11日,正式揭晓2012年度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获奖名单,诗歌的远航终于抵达了第一站。诗集奖的两位获得者,是诗歌奖论坛上非常活跃的参与者郭金牛(冲动的钻石)和几乎未涉足论坛的钟硕。

  • 标签: 诗歌奖 华文 国际 文艺 北京 获奖名单
  • 简介:一、盗墓类小说概念及从中学生群体研究的意义盗墓类小说是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由纸媒正式出版的以盗墓为题材的具有惊悚、怪诞、玄幻风格的小说作品,代表作有《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当代文学批评界对以《盗墓笔记》为代表的盗墓类网络小说的研究力度还不大,可借鉴的资料较少,目前能够查到的文献有范鹏的《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朱婉莹的《论新世纪盗墓文学》。前者分析了盗墓类小说流行的原因,从好奇心理、寻宝心理和从众心理讨论了盗墓类小说与传统文化复兴趋势之间的关系。后者分析了盗墓类小说流行的社会因素,指出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是其生产的动力。二人的研究也都涉及了盗墓类小说的缺点,如结构混乱、整体水平不高等。类似文献还包括陶东风的《青春文学、玄幻文学与盗墓文学—“80后写作”举要》和马善梅的秽盗墓文学”兴起之源探索》等。

  • 标签: 小说作品 中学生 盗墓 阅读策略 现象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
  • 简介:我今年六月一日就北京大学校长职。北京大学是我的娘家(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曾在北京大学教书)。到了娘家之后见了红楼,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想,北京大学到底是北京大学,学生与大部分教员思想都很有进步,大家都愿意使北京大学不断进步,成为新中国人民的大学。

  • 标签: 北京大学 学习运动 思想改造 知识分子 教员 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