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马尔库塞全面考察了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深入分析了产生异化的社会和个人原因,严厉批判了使人变为非人的病态的社会制度,并细致概括了扬弃异化的多个途径。但这种异化思想并不能真正改变人之所以为非人的现实,也不会完全扬弃消解掉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使人成为拥有主体性的自由的人。

  • 标签: 马尔库塞 异化思想 扬弃途径
  • 简介:摘要: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技术理性将最终导致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化,文章试图在解析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的过程中,深层次挖掘其积极意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 标签: 马尔库塞 单向度 技术理性
  • 简介: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文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文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 标签: 马尔库塞 审美形式 倾向性 意识形态
  • 简介: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思想的一大亮点.为了实现人类幸福,马尔库塞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提出了3种解决科技异化的路径:从个体心理层次培养个体幸福意识的微观渗透法;营筑审美之维的宏观建构法以及将解放自然与拯救社会相结合的二维合一法。

  • 标签: 马尔库塞 科技异化 幸福 审美
  • 简介:马尔库塞就相关传播语言的仪式化问题所作出的讨论,为传播研究留下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遗产。文章对于这种讨论作出了清理,认为,马尔库塞阐发的传播语言仪式化问题主要是:“既定真理”的“唤起”;语言的“封闭”;表述的某种“实施性”。

  • 标签: 马尔库塞 传播语言 仪式化 极权
  • 简介:摘 要: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通过结合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区分了“性欲”与“爱欲”的不同内涵,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爱欲”的主张,指出了“爱欲”受到压抑的根源,揭示了实现“爱欲解放”的路径。同时马尔库塞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爱即欲”受到严重压抑,马尔库塞喊出了“解放爱欲”和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口号。

  • 标签: 性欲 爱欲 爱欲解放 自我升华 劳动
  • 简介: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的失望,使马尔库塞发现艺术与审美独特的意义,让艺术负载起拯救人类的重任。但人的实践活动是艺术活动的物质基础,艺术只是精神生产领域二次中介化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态化。因此,马尔库塞在艺术和审美自律中徜徉的结果最终只是为人类营造了现代的艺术乌托邦。

  • 标签: 马尔库塞 爱欲 艺术 解放 实践 乌托邦
  • 简介:“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术语。“新感性”美学思想理论,渊源于德国古典美学、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能结构学说、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异化理论,理清马尔库塞“新感性”美学思想的渊源及其构成过程,对揭示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实质具有契机性的作用。

  • 标签: 马尔库塞 德国古典美学 新感性 单向度的人
  • 简介: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解决革命主体问题。在解决"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的矛盾中,他试图用艺术的"审美之维"来解放"单向度的人",从而重新创造出革命主体。因而,革命主体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扮演了艺术的"接受者"角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尔库塞却陷入了理论困境,只能在对资产阶级高雅艺术的"寻梦"中获得虚假的精神抚慰,用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唯心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思想自由代替行动的自由,将美学变成了单向度社会的精神避难所。

  • 标签: 革命主体 单向度的人 新感性 艺术 审美之维
  • 简介:马尔库塞从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三个维度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政治需要、社会需要、艺术文化需要和哲学需要等四个方面的异化,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权式的单向度社会。技术的合理性是虚假需要对个人真实需要的遮蔽,使人丧失否定性维度,沦为消费异化的奴役工具。为避免消费异化的出现,认清自我真实需要,树立一种新的需求观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马尔库塞 否定批判性 超越性 消费异化
  • 简介:马尔库塞强调艺术的功利目的,艺术在批判、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的革命进程中,通过“形式专制”的独特方式表达被压抑的人性,实现启蒙。他超越了浪漫主义哲学的“审美无利害论”和非理性主义“创作是本能的某种达成”的观点,由于他确立艺术观的基点是先验的普遍人性观念,致使艺术重新沦为传达观念的工具,而与“自律”规律发生矛盾,最终成为贵族化的,脱离人民的先知先觉者的特权。

  • 标签: 马尔库塞 艺术观 异化 原始感觉 压抑 自律
  • 简介:自由在西方哲学,尤其是近代西方哲学中是作为核心问题来讨论的,它是人本质地存在的方式,是真理和善的前提和基础。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用人们积极争取来的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和思想自由来大大削减人的自由,经济秩序、政治权力、思想文化联合起来通过操纵人的需要而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在民主和多元化谎言的掩盖下,整个社会达到一致化,这是极权主义的伟大成就。单向度的思想是现代人不自由的根源,它是多元思想意识中的批判基础被剥夺后所导致的整个社会思想意识的一致化。人要摆脱被奴役状况就是要觉悟自己的自由,觉悟自由带给每个人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觉悟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

  • 标签: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自由思想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马尔库塞通过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反思、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理论的重新阐释的影响,以及海德格尔哲学的横空出世,马尔库塞诞生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即“具体哲学”。具体哲学的思想是马尔库塞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的一场融合尝试,旨在将哲学从抽象世界拉回到具体的社会存在与人的存在,虽然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当“具体哲学”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深究,本节就是对“具体哲学”进行探讨。

  • 标签: 物化 此在 具体
  • 简介:马尔库塞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性本能等领域分析了单向度思想的实质:发达工业社会现代中人的否定性、批判性思维的丧失,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马尔库塞 单向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 创新型人才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青年马尔库塞主要关注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看来,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不同在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形而上学性,而马克思抛弃了这种形而上学性,使辩证法成为一种方法,成为社会的、历史的辩证法。但是,马克思同时了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理性主义和人学观念,辩证法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理论。

  • 标签: 马尔库塞 马克思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
  • 简介: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使用了自由时间概念,指出了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闲暇时间的差别,论述了自由时间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本文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理解自由时间的理论内涵。

  • 标签: 马尔库塞 马克思 自由时间 理论内涵
  • 简介:艺术的审美形式,就认为马尔库塞对于艺术形式和艺术自律的重视,艺术形式、艺术自律与艺术真理在艺术的统一体中是不可分割的

  • 标签: 幸福承诺 承诺马尔库塞 真理幸福
  • 简介:形式是艺术本身的现实,艺术形式、艺术自律与真理在艺术的统一体中是不可分割的,[9]形式的艺术是一种自然的感性的艺术

  • 标签: 幸福承诺 承诺马尔库塞 真理幸福
  • 简介: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危害进行了积极批判.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技意识形态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尔库塞认为科技意识形态化去除了双向度,造成对人的压抑、奴役,社会的极权化.哈贝马斯认为科技的危害在于生活世界殖民化,人的实践兴趣降低,科技管理代替了民主.

  • 标签: 单向度的人 生活世界殖民化 科技意识形态
  • 简介:消费不单单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并且同人的存在状态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自由的、真正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是人类走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的消费文化的传播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了病态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消费过程中“自由的不自由”。这对于当今身在异化消费中却不自知的人们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

  • 标签: 消费异化 反思 马尔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