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高性能碳纤维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相,碳纤维表面涂层的制备不仅能够提高碳纤维抗氧化性,也是提高碳纤维与基体润湿性,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性能的主要方法。近年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碳纤维表面涂层材料种类较多,涂层制备工艺各有其优缺点。

  • 标签: 碳纤维 涂层 制备方法
  • 简介:利用晶种法,制备得到长径比为6的金纳米棒胶体,在532nm激光激发下,研究其对Rhodamine6G(Rh6G)分子的荧光增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金纳米棒胶体具有强的荧光增强特性。根据局域场增强机理可知,在外光场作用下,金纳米棒形成的强局部电场分布,对居于其附近的探针分子光谱辐射过程有很强的增强特性,从而实现荧光增强效应。

  • 标签: 晶种法 金纳米棒 表面增强荧光
  • 简介:应用拉脱法测量分析了一些日用品溶解在自来水中后对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同时测量了一种市售泡泡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分析发现市售泡泡液主要成分为水、表面活性剂和甘油,其中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用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利用日用品如洗涤剂、甘油、食盐(NaCl)、胶水等自制泡泡液,测量其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并与市售液的数据进行对比,获得较好的配方。

  • 标签: 溶液 表面张力系数 食盐 泡泡液
  • 简介:利用磁力显微镜(MFM)观测了经电化学腐蚀法、机械抛光法、机械兼化学腐蚀法处理的Fe73.5Cu1Nb3S113.5B9合金薄带表面形貌和磁畴结构,为获得较真实可靠的表面结构信息,分析了样品表面粗糙度和磁结构,结果表明对于Fe基纳米晶合金,�

  • 标签: 合金带 基纳米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处理样品简单、非破坏性、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法庭物证检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简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炸药检测、毒品检测、农药分析、文件检验、火场物证检验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该项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法庭科学 物证分析
  • 简介:采用环境友好型钼酸盐工艺取代铬酸盐工艺对7075铝合金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探讨了钝化液成分、pH值、处理温度及时间对钝化膜层耐蚀性的影响。中性盐雾腐蚀(NSS)实验表明,采用钼酸盐钝化工艺获得膜层的耐蚀性优于铬酸盐钝化膜,膜层为无金属光泽的均匀黑色钝化膜,微观结构呈非连续性网状结构,有均匀分布的圆形亮色斑点。

  • 标签: 7075铝合金 钼酸盐钝化 耐蚀性
  • 简介:金银箔于手工艺术及珠宝设计的领域内.被广泛运用。尤其在佛像的制造上.被用来铺垫在佛像上.以制造神化及高贵的价值感。现在市面上除金、银箔外.还有最新的铜箔和一种由各种色彩混合的箔纸.皆被艺术家所喜爱。

  • 标签: 表面处理 金银 创作 软陶 珠宝设计
  • 简介:以硅酸钠为硅源,蔗糖为碳源,硫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和碳热还原反应合成碳化硅(SiC),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一脱附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碳化硅试样具有典型的介孔材料特征,改变硫酸与蔗糖添加量可以调控和优化产物结构;当反应物配比n(C):n(Si):n(S)=3.00:1:0.44时,可制得比表面积为235m^2·g^-1、孔体积为0.46cm^3·g^-1的碳化硅。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碳化硅 碳热还原 介孔材料
  • 简介:摘要零件的表面质量是影响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零件的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完成后,其表面层所表现出的状态。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的质量,对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提高零件及其机器的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浅析零件的表面质量对产品性能的重要影响和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因素,控制加工过程,达到改善表面质量、从而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

  • 标签: 表面质量使用性能影响
  • 简介:中学化学各版本高中教材都有铜锌原电池实验,即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预期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锌片没有气泡。但实际情况是不仅铜片上有气泡,而且锌片也有气泡。教师们想了各种办法,如降低硫酸的浓度、更换不同的锌片、减小锌片面积或增大铜片面积等,结果都无济于事,锌片上依旧有气泡。对于锌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锌片不纯净,内部有杂质,自身形成了很多微小的原电池,从而锌片上有气泡。事实真的如此吗?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实验探究。

  • 标签: 原因探究 中学化学 导线连接 稀硫酸 高中教材 化学教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零件的表面质量是影响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零件的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完成后,其表面层所表现出的状态。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的质量,对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提高零件及其机器的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浅析零件的表面质量对产品性能的重要影响和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因素,控制加工过程,达到改善表面质量、从而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

  • 标签: 表面质量使用性能影响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式仰卧起坐腰腹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寻求不同健腹器锻炼效果的实证。方法:11名男性大学生分别在传统仰卧起坐、AbRocket(Roc1和Roc2)、AbKing(King1、King2、King3)等不同方式下以不同的频率(20次/min、30次/min、40次/min)进行运动,对其上腹直肌、下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等肌肉表面肌电信号RMS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King健腹器(King2和King3模式)上腹直肌RMS值显著高于传统仰卧起坐时上腹直肌RMS值(P<0.05);传统仰卧起坐下腹直肌RMS值显著高于AbRocket健腹器(P<0.05),与AbKing健腹器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仰卧起坐腹外斜肌RMS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种运动方式(P<0.05);AbRocket(Roc2)竖脊肌RMS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种方式(P<0.05)。结论:1)在进行仰卧起坐时,频率越高,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RMS值越大,肌肉活动越激烈;2)AbKing健腹器与传统仰卧起坐相比,对腹直肌的刺激显著更强,但对腹外斜肌的刺激弱,适合以加强腹部肌肉为目的的一般健身者使用;3)AbRocket健腹器当至少两对助力弹簧进行助力时,与传统仰卧起坐相比,对竖脊肌的刺激强,适于超重患者、腰腹部肌肉虚弱的健身者使用。

  • 标签: 仰卧起坐 健腹器 腰腹肌 表面肌电
  • 简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硫物质(H2S、SH和S)在金属修饰石墨烯(M-graphene)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发现:在M-graphene表面吸附的单个S原子获得较多电荷,其稳定性高于吸附的H2S和SH。与掺杂的Pt原子相比,掺杂的Co原子失去较多电荷而显出较强的正电性,可以有效地减弱对SH和S的束缚。此外,吸附不同的含硫物质可以有效地调节M-graphene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变化。该研究将为设计抗硫中毒的石墨烯基电极材料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第一性原理计算 石墨烯 金属催化剂 硫中毒 吸附的稳定性
  • 简介:由于碳/碳(C/C)复合材料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特点,传统的二维评定参数对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评定将丢失表面许多被加工后的信息。研究发现采用三维评定参数更能真实反映C/C复合材料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切削三要素对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影响为途径,通过实验探寻符合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理想切削参数,以便于提高C/C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 标签: C/C复合材料 表面粗糙度 三维评定
  • 简介: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的表面场强。首先,通过对Markt-Mengele法、逐步镜像法和模拟电荷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说明利用模拟电荷法计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场强的准确度较高并且所用的模拟电荷数较少。其次,利用matlab来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来讨论线路各参数对导线表面最大场强的影响。结果显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表面场强受导线分裂数、子导线截面积、极间距离和分裂间距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受导线对地高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分裂导线 模拟电荷法 表面场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5%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坐位或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中对产妇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80例,ASA分级I-II,随机分为坐位组(S)和左侧卧位组(L)。穿刺成功后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2.0ml,保持原体位5min后平卧。结果两组产妇腰麻后,20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T5所需时间,L组短于S组;达到T5的例数,L组多于S组;硬膜外用药比率,S组多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体位均适合剖宫产手术麻醉,左侧卧位较坐位更少引起麻醉平面不足,避免硬膜外追加用药。

  • 标签: 麻醉体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改善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分别是(3.44±1.39)小时、(7.17±2.37)小时以及79.17%(19/24),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分别是(5.00±2.10)小时、(11.02±3.70)小时以及58.33%(14/24),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患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用氧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 临床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