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时间的表达不能象形态发达的语言那样靠形态的变化来完成,这就注定了汉语时间词在时间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时间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 标签: 现代汉语 时间词 语义
  • 简介:现代汉语中“相互”作为副词用法与“互相”相同,表达“两相对待的”或“彼此之间的”关系.当“相互”修饰“V”时,其“V”只能是具有两个论元角色共同参与活动的交互动词.本文根据“V”与“相互”能否搭配使用,将交互动词分为“天然对称性动词”“非完全对称性动词”和“反对称性动词”三类,并考察“相互”与交互动词“V”的语义表达及其投射模式.

  • 标签: 相互关系 交互动词 语义考察 投射模式
  • 简介:1993年,我在写作自己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时,是把“现代诗歌符号美学”当作一种普遍性诗学来看待的,亦如我所理解的克罗齐的诗学或者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新批评诗学。但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已经感受到其中的问题。问题的引起正是由于语言。在此期间,我读到叶维廉先生的《中国诗学》,叶先生谈到文言作为诗的媒介的特性和白话在表达上的限制及新的可能性,讲到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以物观物”、“目击道存”的艺术方式,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谈到白话新诗时,叶先生引用了余光中《钟乳石》的两行诗句,认为由于运用了“依然”、

  • 标签: 现代汉语诗学 汉语诗歌 俄国形式主义 《中国诗学》 中国古代诗歌 写作过程
  • 作者: 马小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试从兼语句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以及兼语句与其它句式的结构比较中区别这一句式的特性,并试图通过分析说明“使/让”类动词的使役特征,说明其在兼语句中具体致使意义和在使动结构中抽象致使意义的区别。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现代汉语典型致使结构为含有显性致使标志词“使”、“令”、“让”和“叫”的结构。然后笔者在制图理论框架下对汉语典型致使结构进行了句法树图的精细化刻画,得出现代汉语典型致使结构的句法衍生结构为[IP[DP][I’[I][OuterAspP[DP][OuterAsp’[OuterAsp][vP[DP][v’[vCAUSE][CP[DP][C’[C][IP[DP][I’[I][InnerAspP[DP][InnerAsp’[InnerAsp][ApplP[DP][Appl’[Appl][VP[DP][V’[V[VW[DP][V’[V[?][Affix]][?W[DP][?’[?]]]]][(PP)]]]]]]]]]]]]]]]]]。最后,笔者基于词汇分解理论和双事件理论对现代汉语典型致使结构进行了语义诠释,得出现代汉语典型致使结构的语义可解读为λP λe1(∃e2)P(e2)& CAUSE(e1,e2),意即现代汉语典型致使结构的语义可解读为致使事件导致结果事件。笔者望该研究得出的句法衍生图和语义诠释模型同样能够适用于汉语变异型致使结构,这是该研究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亦是对现代汉语致使结构感兴趣的读者研究的突破口。

  • 标签: 现代汉语 典型致使结构 句法 语义
  • 简介:摘要:一些学家将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分为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但对无量名词的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无量名词的概念特征,并从认知视角下围绕现代汉语无量名词的语义特征开展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认知视角 无量名词 语义特征
  • 简介:汉语“穿”字的语义分析为例可证明: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界面研究角度出发。用语义理论的新发展指导,以构式为单位开展词汇语义研究,并将认知和文化因素引入词汇表征。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从语义到句法使用层次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网络。

  • 标签: 词汇语义 词汇表征 语义结构 构式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有一部分特殊句式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之一,例如连动句,本文将在以往连动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连动句中连动项之间不同的单纯与多重语义关系,深化对连动句语义关系的认识,这对现代汉语连动句的学习与对外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现代汉语 连动句 连动项 语义关系
  • 简介: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在六次修订的基础上,以更趋完善的姿态赢得高校广大师生的好评。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是21世纪的一本新教材,以"新颖""实用"著称。从整体特点、体例、观点见解等方面对这两本教材进行了分析比较。

  • 标签: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通论》 特点 体例 学术见解 比较
  • 简介:现行多数《现代汉语》教材中一些章节大都提到“缀”这个概念,在实际讲授中涉及到这一概念的地方更多,足见它在语法教学上的重要.但什么是“缀”教材上没有详细论及.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只是说“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见该书二七一页)但这一“附加意义”具体指什么.教材仅举了一两个例子,我们觉得作为教材有失过

  • 标签: 《现代汉语》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类后缀 附加意义 语法范畴
  • 简介: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重要性即使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是承认的。但是,就目前高校所用现代汉语教材及教学现状而言,该课程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将会影响本课程的生存和发展。处于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程,如何进行教材和教学的改革?这便是每一位现代汉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现状及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改进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提出初步设想。

  • 标签: 现代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 汉语教材 中文专业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
  • 简介:现代汉语兼类词是指具备两类或多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本文从兼类词必须具备的条件、兼类词和同音词、词类活用的区别、兼类词的类型以及兼类词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兼类词进行探讨。

  • 标签: 兼类词 同音词 词类活用
  • 简介:信息社会在一日千里地前进,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有因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网络语,有中西(或与港台)交流带来的外来词,还有赋予新义的旧词及新创造的词。这些词的出现既有外在的社会生活原因,也有语言内部发展原因。它们使得汉语词汇更加丰富,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部分新词新语的负面影响。

  • 标签: 新词新语 流行文化 现代汉语
  • 简介:对绝大部分自考考生来讲,在《现代汉语》的学习中,他们会面临两大难题:第一是及格难:第二是得高分难。很多考生反映学习《现代汉语》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往往花了很多精力去学习教材、看辅导书、做习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要么差几分没有过关,要么过了关,成绩却在六七十分上徘徊。

  • 标签: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学指导 学习方法
  • 简介: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在1981年修订本中增添了修辞部分,使内容更为完备。这部分教材在编写体系上有独到之处,这里我想就自己学习和使用该教材的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根据修辞格的表达功能和作用从如何发挥其效能的角度分别对辞格进行阐述,没有为它另立章节,这是这部分教材的特点之一。

  • 标签: 《现代汉语》 胡裕树 表达功能 陈望道先生 《修辞学发凡》 句尾
  • 简介: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制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用第一手语料,将语言规则尽可能地淡化于对活生生的语言事实的观察分析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本来认为枯燥、抽象的语言规则,变得妙趣横生,浅显易懂。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学习热情 语言规则
  • 简介:现代汉语通论》是在新时代新的人材要求下,对以前的教材批判性吸收后重新编写的一部全国高校普遍通用的现代汉语基础理论教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感于本书的实用和时代性的同时,也在某些地方遇到一些困难或感到困惑,发现书中存在一些瑕疵。现从印刷错误、所述不全、所述有误、前后不一和存在争议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管中窥豹,不胜冒昧,这里一并提出求教于方家,同时也希望能够给编者今后的修订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以后的学习者提供方便。

  • 标签: 现代汉语通论 瑕疵 修订
  • 简介:词和词类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语法单位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分为语素(造词单位)、词和词组(造句单位)与句子(表达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按照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类。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从词义上,词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 标签: 语法 知识框架 现代汉语 语言单位 语素 音节
  • 简介:汉语语法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研究成果和词汇、语音相比更为丰硕,本文从汉语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概述地论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轨迹及其趋势.

  • 标签: 语法范畴 语法单位 语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