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血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早期实现精准风险分层是心血防控的首要任务。而传统心血病风险评估工具在临床实践中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所有被心血病风险评估指南推荐的风险模型均未纳入心血系统特异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将心血标志物纳入心血病风险评估将会显著提升灵敏度和特异度。本文从传统心血病风险评估工具的局限性、新一代风险评估工具应具备的价值以及心血标志物在心血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心血特异性标志物的广泛应用和研究必将成为提高传统心血病风险评估系统效能的最得力帮手,可以更早期、更精确地对普通人群进行分层管理和干预,减少我国心血病负担,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标志物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近些年,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病和患病快速升高,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这些疾病涉及心血内科、内分泌科、营养与运动医学科等多个科室,仅单一专业领域难以综合诊治,降低疾病的治疗效率与效果,增加患者经济和时间负担。因此,学界提出了“心血代谢医学”这一新的内科亚专科,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互相协作,旨在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预防为主,进行多重疾病综合管理,降低心血疾病风险。本文将介绍心血代谢医学的历史起源、现况分析、未来展望等方面。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代谢医学 心血管代谢门诊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CVD)是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血脂异常是重要的传统CVD危险因素,然而,在炎症过程的影响下,活动期的RA患者通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较低,导致其CVD风险常被低估,即脂质悖论。传统的脂质谱不能反映RA患者的CVD风险。开发新的“非传统”脂质参数对于进一步评价RA中脂质改变,识别CVD风险对于活动性RA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就血脂异常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VD风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近年来,1型糖尿病(T1DM)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该病仍明显缩短预期寿命。心血并发症是T1DM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甚至高于2型糖尿病。影响T1DM心血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因素有不同于2型糖尿病的自身特点,除了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不良生活方式之外,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血糖与血糖变异、胰岛素抵抗、心脏自身免疫炎症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于T1DM心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手段均较为匮乏,已知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心血和肾脏并发症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否在T1DM发挥同等效力均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探索。

  • 标签: 糖尿病,1型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加强学生学习自律性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心血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对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心血内科实习同学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运用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后,通过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在学习自律性、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加强学生学习自律性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医学本科教学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教学方式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师制 TBL教学法 医学本科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AMI并心力衰竭病人按入组时间单双号排序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因随访期间发现占位病变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血康复护理。入院72h内、出院1年随访时分别收集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简表评价病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年随访时MAP、HR、FBG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1年随访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 标签: 心血管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开展心血内科带教活动的过程中,其本身具备较强的重要性和价值性,相应的科室、人员担任了较为明确的带教等方面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满足总体发展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充分认识到总体教学方面的方法重要性。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情景模拟教学和床旁教学模式,其本身具备着较强的应用价值,而且应用也具备着一定的广泛性,特别是对于心血内科带教来说具备一定实际性价值,有助于将各类实践知识整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学科知识内容。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实践教学 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 床旁教学 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作为现代医疗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的产物,医疗器械不仅在医院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健康者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中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医疗器械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疾病诊疗与健康保健中已经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医院内部在器械管理制度的优化与改进中存在滞后性,导致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良事件风险,这不仅与医院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愿景不符,同时也不利于现代化医院理念的开展与建设。因此,要想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就要充分重视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依然存在的不足,完善监测管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目的,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医院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妊娠不良事件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严重甲减,并具有妊娠结局的47例(48孕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定义为发生妊娠并发症或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任意1项),将患者分为有妊娠不良事件组(n=33)和无妊娠不良事件组(n=15)。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孕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48孕次)严重甲减患者年龄为(30.5±4.1)岁,分娩孕周[M(Q1,Q3)]为38.6(36.3,39.9)周;诊断孕周为7.0(6.0,8.8)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2.7(23.1,60.2)mU/L;TSH首次达标时间为6.0(4.0,10.0)周。82.5%(33/40)患者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所有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治疗后TSH达标为77.1%(37/48)。83.3%(40/48)患者成功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41±452)g,身高为(49.4±2.1)cm,头围为(33.6±0.7)cm。与有妊娠不良事件组比较,无妊娠不良事件组患者的孕期TSH首次达标时间更短[(5.0(3.0,9.0)周比8.0(4.5,12.5)周](P=0.033),甲状腺功能监测次数更多[(8.2±3.5)次比(6.0±3.6)次](P=0.049)。结论妊娠期严重甲减患者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较高。积极监测甲状腺功能并给予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6.7%)较低、护理满意度(93.3%)较高(P

  • 标签: 风险因素护理干预 ICU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联合早期拔管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简称扁腺手术)麻醉恢复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RAE)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接受全身麻醉扁腺手术的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M(Q1,Q3)]为4(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HFNO早期拔管组(H组)和常规拔管组(C组)。H组患儿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通过鼻导管接受湿化加温的高流量氧气(流速25 L/min)支持,直至意识恢复;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10 min时拔除气管导管。C组患儿不接受HFNO,自主呼吸恢复超过10 min且出现不耐管现象时,或未出现不耐管现象但自主呼吸恢复满20 min时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期RAE发生、呛咳发生、强化护理策略应用率、拔管时间、PACU时长,以及自主呼吸恢复及气管拔管时的各项生命体征。结果H组麻醉恢复期RAE累积发生低于C组[30%(6/20)比65%(13/20),P=0.027];呛咳发生少于C组[10%(2/10)比45%(9/20),P=0.031];强化护理策略应用率低于C组[20%(4/20)比55%(11/20),P=0.048];拔管时间早于C组[(33.4±4.5)比(42.7±5.3)min,P<0.001],但PACU时长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H组拔管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高于C组[(52.9±9.4)比(48.9±3.1)mmHg(1 mmHg=0.133 kPa),P<0.001]之外,两组患儿在入PACU、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出PACU时的各项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扁腺手术患儿麻醉恢复期,采用HFNO联合早期拔管策略,可显著减少RAE发生

  • 标签: 儿童 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气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先进韧带增强装置(LARS)进行初次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规范人工韧带临床应用寻找依据。方法建立中国人工韧带研究小组,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2004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国20家骨科运动医学中心采用LARS进行ACLR(LARS-ACLR)的病例进行随访。通过随访研究和病例筛查,确认不良事件发生,包括累积失败和并发症发生。累积失败包括移植物断裂和临床失败两种情况,其中移植物断裂经关节镜确认,临床失败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膝关节活动度受限(膝关节伸直受限>5°、屈曲受限>15°,与健侧对照);(2)关节松弛(Lachman试验≥Ⅱ级、pivot shift试验≥Ⅱ级、胫骨前移量双侧差>5 mm)。收集累积失败病例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一般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累积失败、并发症、累积失败病例中不同程度关节症状的构成比、失败原因的构成比。结果共完成1 705例LARS-ACLR,1 393例满足标准纳入研究,其中247例失访,1 146例完成随访,随访为83.3%,随访时间M(Q1,Q3)为87.1(68.2,116.0)个月。98例患者确认发生不良事件,包括累积失败51例和并发症47例,累积失败为4.5%(51/1 146),并发症发生为4.1%(47/1 146)。累积失败时间M(Q1,Q3)为12(7,24)个月,其中44例患者出现关节不稳(86.3%,44/51);39例患者出现关节疼痛(76.5%,39/51);31例患者出现关节肿胀(60.8%,31/51);25例患者出现关节别卡感或交锁(49.0%,25/51);10例患者屈曲受限>15°(19.6%,10/51);1例患者伸直受限>10°(2.0%,1/51)。累积失败的51例患者中,32例存在明确的骨隧道定位错误(62.7%,32/51);25例患者由于再次外伤断裂(49.0%,25/51);21例患者镜下确认移植物断裂(41.2%,21/51);8例患者为螺钉松动(15.7%,8/51)。4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螺钉相关问题20例(1.7%,20/1 146);轻度滑膜炎18例(1.6%,18/1 146);关节粘连6例(0.5%,6/1 146);感染3例(0.3%,3/1 146)。结论LARS-ACLR术后远期的累积失败为4.5%,并发症发生为4.1%。关节不稳和疼痛是LARS-ACLR累积失败病例的主要关节症状;骨隧道定位错误是人工韧带失败的首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先进韧带增强系统 不良事件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100 kVp碘流降低至120 kVp水平60%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2年2至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因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受检者205例,其中男105例,女100例,年龄23~87(60±13)岁。根据受检者体重分成5组,分别为<50 kg、50~59 kg、60~69 kg、70~79 kg、≥80 kg。所有病例均采用100 kVp管电压扫描并联合混合迭代重建技术(KARL 3D)重建,碘流注射方案设置为120 kVp碘流标准的60%(在指南基础上降低了10%),各组碘流分别为0.9、1.0、1.1、1.3及1.4 gI/s。比较5组受检者CCTA的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的CT值及噪声(SD值),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冠状动脉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析以上指标的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5组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CT值及SD值,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SNR和CNR,以及冠状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组间CCTA检查对比剂用量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30、34、38、43及48 ml,ED[M(Q1,Q3)]分别为2.24(1.88,2.56)、2.62(2.24,3.17)、2.70(2.48,3.20)、4.13(3.85,4.40)及4.44(4.01,5.02)mSv。结论CCTA100 kVp碘流注射方案降低至120 kVp碘流的60%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射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体重 碘流率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事件”成为提升学生法治能力和培养法治素养的“敲门砖”非常有必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法治与教育课堂中,有效运用“生活事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总结提炼出有效的策略。

  • 标签: 生活事件 法治意识 有效策略
  • 简介:摘 要:“多格滩事件”是日俄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日俄战争中,在俄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沉重打击的大背景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派遣波罗的海舰队部分舰船东航支援。1904年10月21日晚,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东航增援的过程中于北海洋面误击英国渔船,进而引发了严重的外交事端。英国通过法律手段力争与俄国进行交涉。在英俄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交涉的进程复杂而艰巨,间接对舰队东援起到了消极负面影响。

  • 标签: 日俄战争 “多格滩事件” 英国 俄国
  • 简介:【摘要】:唐山打人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法律学者关于其中的刑法分析,为了更好地对唐山打人事件中的施暴行为定罪量刑,本论文结合刑法的相关罪名以及犯罪构成对该事件中的施暴人的行为进行系统化分析。具体来说,本文认为唐山打人事件中的当事人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的想象竞合犯,法官应当择一重罪进行处罚,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唐山打人事件中的施暴方并不满足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所以法官在判决时不应当受到舆论的干扰进而作出错误的判决。此外,法院对施暴方的刑事判决只是惩戒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最终救济方式仍然需要受害方主动行使。

  • 标签: 唐山打人事件 刑法 定罪量刑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处置的难巨性等特点,因此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环境应急监测是从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开始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等进行监测和跟踪检测,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信息,其结果直接影响有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判断。本文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相关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 应急监测
  • 简介:【摘要】新考试评价体系视野下的语文试卷,设置了较多的结构不良试题,意在更好更全面的考查语文关键能力与语文学科素养。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以近两年中考语文试题为样本,分析结构不良问题的内涵与特点,类型及考查功能,探索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应对策略。

  • 标签: 结构不良问题,内涵与特点,考查功能,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