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环境治理以城市为中心,对农村环境治理缺乏应有重视,其系统性和可行性不足,更谈不上在法治进程中,通过科学的制度建构和严格的依法运行,综合立体地应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诸多困难。与此同时,面对农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农村环境安全和治理已成为关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 标签: 农村环境 环境治理 法治进程 生态系统退化 农村经济 资源约束
  • 简介:本文对英国公法学者戴维斯女士的Accountability:APublicLawAnalysisofGovernmentbyContract一书进行了深度评析,探析了内部契约制度在英国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内部契约作为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革新了传统的官僚科层体系。本文对这一颇具英国特色的制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对戴维斯以NHS为个案的分析视角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进行了阐释与重构。通过对英国个案话题的解析,探讨内部契约在公共治理中的运作机理与功能意义。

  • 标签: 内部契约 公共治理 契约化国家 责任机制
  • 简介:清代方志《新疆图志》其内容及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及地方特色,为研究清代语言文字提供了珍贵的语料。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王力先生对介词"於"的划分标准,将介词"於"划分为表示地点或时间、动作之所向或所到、动作的对象、动作的所从、对于和关于、比较、被动等七种用法。文章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分析《新疆图志·兵事志》中的介词"於"的使用状况。

  • 标签: 介词 语法 新疆图志
  • 简介: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一案,为学生状告学校获得法律救济打开了司法的大门。但是,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北京科技大学,理所当然地拥有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颁发权,法律封高等学校各项权利的规定以及由“国务院授予”的学位授予权,在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政府规制措施,并不构成行政法上的授权,因而,北京科技大学也不具有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而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封学生的纪律处分行为也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是以一个不具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高等学校为“被告”,受理了一起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诉讼”案,并封北京科技大学的内部规章制度行使了其并不拥有的司法审查权,从而“发展”着法律。

  • 标签: 田永案 高等学校 行政诉讼 授权组织 受案范围 司法审查
  • 简介:历时地看,"于"的使用的总趋势是渐趋衰亡,即由"V+于+G"逐渐向"V+G"演变,但是整个上古时期"V+N+于+G"一直存在,不同类型的存在和变化都有各自的原因。"V+N2+N1"的结构不管N2是否是代词均成立,我们认为这是双宾语结构,不是省略介词"于"所致。

  • 标签: 省略 双宾语 关系对象(G) 内容宾语(N) 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