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行政强制法》将强制当事人履行的诸种义务以"过错义务"作了打包规定,即以行政相对人存在主观过错的预设为前提,笼统认定行政相对人存在行政违法且不履行义务的情形。然而,行政法治实践中相对方所承担的义务有时是非常复杂的,不主动履行义务也并非相对方都存在主观过错。如果将这样的义务不履行责任也通通转嫁到行政相对人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在《行政强制法》中区分义务不能履行的诸种情形,采取不同的义务履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有利于行政法上义务的真正实现,也利于我国行政法治的完善。

  • 标签: 行政相对人 义务履行 义务履行不能 强制让渡
  • 简介:量刑基准作为经验之存在,既可以表现为一个确定的经验点,也可以表现为一个经验幅度。在相对合理主义理念的指导下,量刑基准不应在量刑初始阶段作为量刑依据直接加以采用。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坚持“法定优先”原则,构建“缩幅求交”量刑模式,并且充分发挥量刑基准之保障与警示作用。唯此,才能在终局意义上得出主客观相统一的、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相对合理的量刑结论。

  • 标签: 相对合理主义 量刑基准 缩幅求交
  • 简介:行政体制变革与制度创新之于世界行政改革潮流中的中国政府而言,是日久弥新的话题。《论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一书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大邵制改革实践中提炼“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概念,揭示其宪法基础与生成条件,审视其行政生态、价值导向与目标定位,思考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及体制机制创新与制度变革问题,试图建立起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的体制安排、机制构建和制度供给的完整体系。

  • 标签: 行政体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 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 法治政府
  • 简介:新民诉法对委托代理人采取了分项列序式的规定,委托代理人范围因而得以明确限定。在现行制度框架内,职业代理人与非职业代理人并存,近亲属代理人与非亲属公民代理人共容。立法对委托代理人虽有分项列序,其实质意图却仅限于指引或引导,而非分别歧视或优待。这种立法技术彰显了立法者着眼未来、俯就现实、循序发展的策略与智慧。

  • 标签: 委托代理人 分项列序 职业代理人 非职业代理人
  • 简介:2007年4月9日,大连佳期置业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期公司)与大连方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大连德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享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主要内容为:"甲方(大连方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即德享公司)就旅顺新城区二号地段(2006)-03号建设用地……委托乙方(佳期公司)办理开发贷款,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1.甲方委托乙方的授信额度约为人民币

  • 标签: 房地产开发 合同纠纷 连方 开发贷款 贷款合同 民事判决
  • 简介:2013年《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第2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该条文值得商榷。首先这种双向保护是不合理的;其次不论什么主体,只要与幼女发生关系,其结果都是严重的;再次,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可以成为奸淫幼女的主体;最后,该条有违法不科学之处。

  • 标签: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幼女 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