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法家形成于战国时期。富国强兵、兼并天下,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法家的富强观以对时代特点的判断和对人性的认识为基础,以富强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以战胜攻取、兼并天下为最终目标,以人民为工具,主张通过变法实现国家对一切资源的操控,利用刑赏驱使人民投入农业生产和兼并战争,排斥工商末技及一切文化活动。这些主张民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违反人类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现代的富强观不相容,因而应该批判和摒弃。

  • 标签: 法家 富强观 农战 《商君书》 《韩非子》
  • 简介:当代中国往往以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法治为法治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则传统中国就不可能有法治。然而法治是个颇具地方性的知识系统,在传统中国存在着多种法治类型,这是一种法治类型学的立场。法家作为一种法治类型具有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此种法治类型具有功利主义和权力主义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并非完全不关心道德,即便其重刑主义本身也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贺麟对法家法治类型的批评具有普遍性,然而法家还是以其鲜明的理论特色对传统中国法治构成了强大的形塑力。即便是今天依然能够在法治运行中感受到法家因素的影响,诸如现代法治运行中的功利化趋向、权力化和行政化特质,以及法条主义的流行在某种意义上都与法家的传统相关。

  • 标签: 法家 法治类型 法家元素
  • 简介:法家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现代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和原则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对法家法治思想中法、术、势的思想进行剖析,解读古代法治思想的优劣,寻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古代法家思想承袭和创新的意义,以更好地践行当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

  • 标签: 法家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承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