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环境保护税法是一部由排污费制度升级而成的“绿法”。近30年来,政府主要以征收排污费的形式来督促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了排污费制度,现行环境保护法延续了这一制度。2003年国务院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对排污费征收、使用的管理作了规定。排污费制度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税收制度相比,排污费制度存在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支付与部门干预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保护费改税。

  • 标签: 环境保护税 费改税 排污费征收 污染物排放 税收法制 依法治税
  • 简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和繁重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的战略选择.本文从制度与经济、实体与虚拟、区域内部、区内与区外、国内与国外五个方面研究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互动机制,并就如何利用此机制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提出初步建议.

  • 标签: 自由贸易试验区 区域经济 开放发展
  • 简介: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既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已形成了双边与多边网络结构。全体成员参与协作的制度性安排试图促进府际协作,通过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收益动机、交易成本和契约风险形成的外在约束来影响并改善府际协作。制度性安排与府际协作的网络变迁历经城市群的非协作时期、培育协作时期与自主协作时期三个阶段。2006-2015年间我国城市群联席会数据表明,省内与跨省的府际协作差距巨大,其中制度安排对长三角双边协作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使得该城市群协作从培育期进入自主时期。京津冀目前尚处于前协作阶段,但已向培育期转变。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府际协作,应尽可能地考虑降低城市间协作可能遇到的交易成本与风险,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制度性统筹安排。

  • 标签: 城市群 联席会 协作治理 网络结构 地方政府 府际协作
  • 简介:在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背景下,干部教育专门机构与高校干部培训基地要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效应,促进专门机构与高校基地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相互交流、借鉴促进专门机构与高校基地自身的发展、完善,形成干部终身学习的氛围。

  • 标签: 干部教育 专门机构 高校基地 联动
  • 简介:在科技补贴政策的微观效率研究上,基于挤入或者挤出效应研究者文献较多,但是基于寻租视角研究者却甚少,亦或有忽视.本文通过寻租视角分析和研究了政府科技补贴的微观创新效率.结果证实,在寻租企业中科技补贴未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没并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寻租企业在获得科技补贴后其在职消费显著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可能挪用或者减少了原本用于研发的投入资金.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腐败治理和科技创新并非两个完全无关的领域,腐败治理能够在净化社会政治环境的同时提高科技补贴政策的微观创新效率.

  • 标签: 科技补贴 创新效率 企业寻租 腐败治理
  • 简介:藏政办发[2017]145号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手段。西藏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类型多样,生态服务功能巨大,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化建设自然保护区,形成监督管理工作合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 标签: 办公厅建立 协调联动机制 建立自然保护区
  • 简介:对于动机错误有二元论与一元论之争。二元论者囿于“错误”是“表意人非故意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理念,不得不将“性质错误”拟制为内容错误,将双方动机错误置于错误法外救济。此种处理模式导致错误理论日益复杂化,难以把握。一元论为了将动机错误从可救济的错误中排除出去,主要采用列举或者相对人可识别性的方式。列举方式的优点是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缺点是难免存在遗漏;相对人可识别性的方式无法妥善解决纯使他人受益的法律行为中的动机错误与双方动机错误问题。我国可以借鉴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优点,尝试采用第三条路径,即“统分结合模式”:“分”就是坚持动机错误与表示错误的区分;“统”就是在司法解释中,将主观行为基础错误、性质错误以及纯使他人受益的法律行为中,成为行为人发出意思表示唯一原因或主要原因的动机错误和表示错误一体纳入《民法总则》148条予以救济。

  • 标签: 意思表示错误 重大误解 动机错误 二元论 主观行为基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