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增长21.3%。此前,据国土资源部信息,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0%。“土地财政”占全国财收比重高达33.75%。在过去5年中,土地出、止收入总额超过了7万亿元。

  • 标签: “土地财政” 2010年 国土资源部 数据显示 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
  • 简介:当前学者对土地财政的功过是非有一个共同认识:土地财政是一个利弊共存的制度安排。学者之间的分歧则在于,多数学者主张弊大于利,应当及时废除土地财政,少数学者则主张利大于弊,应当暂缓废除土地财政,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性制度之前,不能轻言废弃土地财政。主张暂缓废除土地财政的理由值得商榷。直接税为主的税收财政的实施与“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可以不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并没有消灭土地食利阶层。事实上,土地财政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积累了严重的经济风险,导致了贫富差距,而且与我国当前的根本发展方向相违背,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延缓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应当及时废除。

  • 标签: 土地财政 土地征收权 税收权 法治国家 国家治理
  • 简介:近年来,我国GDP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巨大提高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地方经济畸形增长,地方"土地财政"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对此,本文试用分税制的理论分析我国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

  • 标签: 土地财政 分税制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 简介: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在全国迅速蔓延,并且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显著提高,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关注,对于土地财政褒贬不一,特别是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本文拟从土地财政的历史性演变分析入手,探讨现阶段土地财政的背景和不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借鉴国外土地财政运作的成功经验,寻求促进我国土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标签: 土地财政 分税制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土地财政”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土地税收法律制度以及土地收费法律制度。分配正义的含义、性质、特点和内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或者在同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学者间对分配正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分配正义的涵义可从六个方面进行界定。“土地财政”法律制度改革欲达致的目标是分配正义,具体而言,应以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公平、土地出让收益分配的程序正义、土地资源及土地收益的代际分配正义、土地税的分配正义为目标。

  • 标签: 分配正义 “土地财政” 程序正义
  • 简介: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转高度依赖于土地出让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税费和融资收入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多年来,其主要部分均呈大幅增长的态势,且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策略性特征和地区差异。分税制改革导致的财政压力,现行政绩考核制度下的政治晋升激励,尤其是现有土地与征地制度形成的土地产权管制与垄断是土地财政形成的制度根源。相应提出了“后土地财政”时代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路径,包括改革农地征用补偿制度,试点推行土地年租制,开征房产税和改革行政考核评价体系。

  • 标签: 土地财政 分税制 土地制度 转型路径
  • 简介:1959年,毛泽东写下《七律·到韶山》,“红旗卷起农奴戟”道尽诗人对32年前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无限感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前博士引此句为题,全面梳理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土地革命、财政经济,撰成40余万字的宏篇大论《红旗卷起农奴戟——中国苏维埃土地革命研究》①,全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宪法大纲、拟定土地政策以凝聚民心的重大实践,有助于我们重新了解认识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历史。

  • 标签: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财政经济 苏维埃 农奴 土地革命时期
  • 简介: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将提高一倍,中央分成部分主要按基本农田面积和国家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任务分配地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这是刚刚出台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的重要内容。这是三部门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有关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按照通知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同时,根据各地行政区划变动情况,相应细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后,仍实行中央与地方三七分成体制。同时,从2007年1月1日起,地方分成的部分,一律全额缴入省级国库。通知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由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区、市)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负责征收,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

  • 标签: 土地有偿使用费 建设用地 财政部门 政策 征收标准 国土资源部
  • 简介:近年来,在我国财政领域,财政政策增长很快,但财政法律却没有相应地增长。财政政策的增长可以从权利增长、风险社会等角度得到解释,但财政立法的停滞只能从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经典计划经济体制的家长制等方面进行解释。财政领域"政策繁多而法律稀缺"的弊端是很多的,它不但导致了政策的效力递减甚至失效,解决不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且还导致了人们法律意识和价值观的扭曲。因此,加强、加快财政立法,哪怕是先出台不完善、不成熟的财政立法,也胜于财政立法的缺位。在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进行财政权的分权和制衡,是我国财政法治建设的根本出路。

  • 标签: 财政政策 财政法 法律 政策
  • 简介:财政分杈、晋升激励和权力失衡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如今土地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为此,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以及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强化对土地管理等政府部门的权力约束,才是遏制土地腐败问题泛滥,更有效地治理当前土地腐败问题的解决之道。

  • 标签: 土地腐败 土地交易 财政分权 权力失衡
  • 简介:富阳市以以创新财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建立了“大财政”体系,将原来散落在各职能部门的财政分配权统一到了财政部门,实现了财政管理体制从“碎片化”向“整体性”的转变,对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碎片型 财政管理体制 “大财政”体系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两改一建”的重大进展,初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体制(收入划分)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支出管理),形成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财力与事权、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税体系等仍然影响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增加,成为完善财政体制的体制性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协调配置政府财力与事权,减少财政管理体制层级;调整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力保障基础;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健全财税运行体系;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摆脱基层收支困境。

  • 标签: 财政分配体制 一般预算收入 政策建议
  • 简介:乡镇财政自1984年建立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以及乡镇经济基础较薄弱,乡镇财政建设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加快乡镇财政发展步伐,促进乡镇财政的良性循环,应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努力培植财源,促进持续发展。具体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农业优势产

  • 标签:
  • 简介:根据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县乡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其运行状况如何,最终将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固及国家整个财政体系的稳定。多种数据表明,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很大,反映在财政方面同样也是如此。本文试图从基层财政困难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县乡财政困难的财政管理体制性诱因,并对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寻求基层财政解困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 标签: 财政体制 因素分析 县乡财政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收入 财政供养人员
  • 简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规模不能作为衡量民生财政的标准。讨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明确民生这一概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民生问题的实质并建立一个分析民生与财政关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概念辨析将民生看成是生活机会与可行能力的函数.进而将民生问题的实质界定为基本权利平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财政社会学思想,本文将财政制度看成是对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基本制度安排.进而在区分财政制度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财政制度安排与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根据该理论框架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生与财政关系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 标签: 民生 基本权利平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社会学
  • 简介:霞浦县财政局于今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八届“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近两年多来,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上多方面开展创建活动,确保了文明建设工作跨上新的层次,“团结、务实、开拓、奋进”的财政新风基本形成,较好地提高了机关理财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了财政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2001年、2002年全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9069万元和100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8%和11.30%,年年实现年初预算目标,基本保障了工资按时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

  • 标签: 霞浦县财政局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工作作风 党风廉政建设 财政管理
  • 简介:2001年11月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未来一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此前相比,新一年财政政策的根本特点何在?在于财政政策正被赋予更多的战略性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短期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转变。

  • 标签: 财政政策 发展道路 中国 管理体制 产业发展 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