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边界争端关涉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极为敏感,如何使边界争端和平解决是现代国际法的重大课题。2008年,在经历了40多年的艰辛谈判后,中俄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终于得以和平、全面地划定,这无疑是国际法理论与实务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学界专门从国际法角度对争端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

  • 标签: 中俄边界 国际争端 边界法律冲突
  • 简介:“无边界的欧洲”旨在创造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的内部边界不断产生,外部边界线也逐步延长。欧洲单一市场和申根区的建立,使“无边界的欧洲”变为现实,在欧盟内部实现了货物、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申根”已成为欧洲人员自由流动的代名词。申根区内人员自由流动的前提是共同的外部边界得到有效的管控。虽然欧盟和申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外部边界的管控,但未形成统一高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2015年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潮对欧盟外部边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让意大利、希腊等位于申根区外部边界的国家不堪重负。为了阻止不断涌入的难民和防范恐怖主义活动,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和挪威等申根国家相继恢复了其边界的临时管控。申根区内部边界的临时管控不仅妨碍人员的自由流动,也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由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构成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让欧盟的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面临严峻的考验。

  • 标签: 无边界的欧洲 申根区 外部边界 内部边界 边界管控
  • 简介: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地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地报复。

  • 标签: 边界 正义 以直报怨 孔子 公正
  • 简介: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性伙伴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年以来发展良好。2006—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更是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并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中俄关系 国家年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简介: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989年的2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7.3%,捷克为94.7%,乌克兰为44.3%,波兰为117.8%.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改革 经济体制 所有制 农村经济
  • 简介: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中俄林业合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我国林区有一大批业务过硬的林业技术人员和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在森林采伐、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加之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与我们在地域上相邻,运输路途短,气候相宜,是俄方开发该地区森林资源较理想的合作伙伴。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森林资源,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给中物双方合作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林业合作 中国 俄罗斯
  • 简介:近几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加上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海啸肆虐与蔓延,中俄能源合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俄罗斯急需吸引外国资本开发油气资源、俄罗斯将愈来愈重视同中国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将积极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战略将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能源
  • 简介:融入法益理念的伤害原则构成了犯罪化的起点,与其存在着严重冲突的家长主义,很难证立刑法。相对于道义论,结果主义更符合法益保护原则和最后的手段原则的趣旨,故可以成为划分刑法边界的道德理论。根据功利主义,刑法与侵权法的划分标准有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加害行为及行为人的发现率、受害人主张权利的积极性、行为人的破产风险等;刑法与行政法的划分标准有处罚措施、污名、执法合作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等。当然,功利主义的标准还需受到规则结果主义的限制。根据刑法的边界理论,诸如通奸、乱伦等行为,都不应当被犯罪化处理。

  • 标签: 法益 伤害原则 道义论 功利主义 刑法 侵权法
  • 简介:既有关于诉讼契约的研究多局限于私法上契约自由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理,淡化了诉讼契约的公法属性。对于诉讼契约的理解,当建立在人权诉权理论、民事诉讼目的论、诉讼行为的相互性和程序效力等程序基本原理基础上。诉讼契约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这决定了契约的对象、是否涉及公益及生效依据上均不同于民事契约。诉权人权属性决定了其具有绝对性、不可放弃、不可剥夺性,只有法定裁判机关作出的生效裁判才能导致诉权的消耗。因此,不起诉契约属于民事契约,只发生私法上的效力;公证债权文书、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裁定均不能导致诉权消耗。撤回上诉和解协议等诉讼中契约效力不能遮蔽程序效力。认可诉讼契约效力应当坚持契约法定原则,明确当事人就任意事项达成诉讼契约需具备的程序条件。

  • 标签: 诉讼契约 诉权 民事诉讼目的 程序选择权 程序效力
  • 简介:关于共犯立法体系,我们不必在区分制与单一制之间“选边站队”,只需根据形式的客观说首先区分正犯(即实行犯)与共犯,然后根据作用大小区分主犯与从犯。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是关于教唆未遂的注意性规定。因果共犯论中的混合惹起说具有合理性,根据限制从属性说和实行行为性原理,教唆、帮助自杀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过失共同正犯问题是个假命题,既然能够肯定共同注意义务的违反,完全可以以过失同时犯处理。根据行为共同说和因果共犯论,应当肯定片面共同正犯。承继共犯否定说是因果共犯论的当然归结。以“因果关系切断说”处理共犯的脱离,是因果共犯论的当然结论。因果性只是共犯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片面对向犯的不处罚根据是缺乏违法性(包括实质的违法性)或者有责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规定,通常应否定中立行为的帮助的可罚性。

  • 标签: 共犯体系 因果共犯论 承继的共犯 共犯的脱离中立行为的帮助
  • 简介:以类型化法益概念的相关探讨为逻辑起点,并同时以论述与梳理犯罪论体系中不法类型与罪责类型相区隔为逻辑框架。一方面以类型化法益概念建构刑法解释的外延范围,另一方面以不法与罪责构建解释规则的内涵边界,以探寻规范化意义下刑法解释的边界之所在。

  • 标签: 类型化法益 不法 罪责 刑法解释
  • 简介: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性:(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权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 标签: 中俄农业 国际合作 互补性 资源 农资 农产品
  • 简介:今年是中国与新俄罗斯建交15周年,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过去的15年,国际风云变幻,俄罗斯国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俄关系排除了各式各样的干扰,克服了面临的种种困难,按既定的方向稳步地向前发展。1992年,中俄宣布双方“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两国关系上升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6年双方又宣布建立“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五年之内,中俄关系连续迈上了三个台阶。

  • 标签: 中俄关系 新世纪 战略协作伙伴
  • 简介:《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以下简称《行政违法法典》)是当前世界上一部较新的行政违法类法典。该法典在内容上既包括了行政违法行为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在分则中又详细列举了十七个领域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该法典具有内容全面性和观念体现时代性的两个突出特点,在行政违法的内涵、公职人员行政违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法典化等方面与我国行政违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通过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行政违法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 标签: 俄罗斯 行政违法法典 行政违法
  • 简介:中俄两国在太平洋、北冰洋等海域存在诸多共同的海洋安全目标和利益,双方的海洋安全合作不仅可以在理论层面丰富发展国家间海洋安全合作的内涵,也可在现实层面改善两国的海洋安全环境,维护两国海洋安全权益,同时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做出贡献。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俄关系的相向而行给双方海洋安全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中俄两国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为两国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沟通平台。北极地区作为新疆域为中俄海洋安全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向东看”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拓展双方共同的海洋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也面临着“互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海上防卫方向不完全重合、世界海洋安全环境的复杂与敏感”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中俄海洋经济的合作、积极构建海洋安全利益共同体以及合理规划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和拓展空间,可有效应对双方海洋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同时,推动多边海洋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为新时代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深化保驾护航,也有利于促进全球海洋安全的制度化建设。

  • 标签: 海洋安全环境 中俄海洋安全合作 海洋安全利益共同体
  • 简介:系统科学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新兴学科.本文试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对政府系统的边界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发展演化的趋势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政府系统 边界演化
  • 简介:“回想以前,边界之地的漆碑,管理混乱,贫穷不堪,与省外隔壁村老死不相往来,没想到现在大家还一起参加组织生活。”提及边界党建带来的变化,宣汉县漆碑乡杉木村的老党员李盛兵说道,“地域有界,党组织无界,边界党建让我们更有存在感了”。

  • 标签: 杉木村 外隔壁 地域相邻 互助机制 存在感 党组织建设
  • 简介:雍正年间,中俄开恰克图为边境贸易口岸,并开始设官进行管理.随着中俄经济、政治联系的加强,与之相适应的边境管理体制也逐渐形成.两国管理体制在恰克图贸易早期的服务宗旨是不同的:俄方用来打击边境非法贸易,保障对华正常贸易,以充实国库;中方则更关注边境地区的稳定,利用自己的管理体制监督蒙古人越界逃入俄境.

  • 标签: 恰克图 官员 库伦大臣 边境管理制度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