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10月1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完成的“含多金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多金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通过火法冶炼将锡、镍、铅、金、银、钯等金属富集在铜合金得到高值黑铜合金,实现了多种金属的综合回收。相关成果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运行。

  • 标签: 综合利用技术 铜多金属 鉴定会 装备 危险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简介:用新型固体工业废渣——大洋多金结核浸出渣作为吸附剂,通过改变废水溶液pH值、吸附时间、溶液体积等条件,研究大洋多金结核浸出渣对重金属离子Cr^6+吸附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浸出渣作为吸附剂处理Cr^6+重金属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

  • 标签: 大洋多金属结核浸出渣 Cr~6+重金属废水 吸附
  • 简介:皖南祁门县发现的~大型钨钼多金矿,于近日正式通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专家野外验收。按边界品位圈定,祁门东源钨钼多金矿的钨资源量为9.45万t,价值约200亿元,填补了皖南没有大型金属矿的空白。这一大型钨钼多金矿位于祁门县古溪乡东源村,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承担的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自2007年启动勘查的。

  • 标签: 多金属矿 祁门县 安徽省 钨钼 国土资源厅 地质矿产勘查
  • 简介:据德国马普协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完全用钨包覆的核聚变防泄漏系统墙壁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由氢引起的爆裂低而且没有氚的长期积聚。在百分之一的钨中仅有约万分之几的钨会渗透到等离子体核心中,几乎对核聚变当量没有影响。马普协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对钨进行的试验包括将钨用作防泄漏系统墙壁的特殊区域,

  • 标签: 金属钨 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屏蔽材料 研究人员
  • 简介:据报道,7月11日,紫金业年产20万t冶炼项目在熔炼主厂房举行闪速炉砌炉开工仪式。在爆竹声和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四冶的砌炉师傅们手法娴熟,有条不紊地将一块块耐火砖砌入池底,整个闪速炉砌砖工作将持续40天左右。

  • 标签: 闪速炉 铜冶炼 铜业 主厂房 砌炉
  • 简介:中国最大的江西业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希望国家在2007年继续保持的大量进口。政府方面或许会考虑减少国内的产量。中国的电网、铁路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均需求大量高级

  • 标签: 江西铜业公司 中国 进口 年度报告 基础设施 铁路设施
  • 简介:由于罢工造成了印尼格拉斯堡铜矿减产。贸易商不理会生产下降的可能性,到2007年4月份为止伦敦金属交易市场价下降了100多美元。

  • 标签: 格拉斯 铜矿 减产 矿山 交易市场 铜生产
  • 简介:来自美国克利夫兰Materion公司的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具有磁性的基合金体系。这种由、镍、锡、镁四种组分组成的合金,为同时需要磁性、导电性以及成形性的应用带来了希望。铜合金不具有磁性并且不受磁场影响,有着较低的磁导率,该特性在不含铁杂质存在时尤其明显。这一磁透明特性可应用于诸如石油和天然气定向钻井传感器的电子系统和磁敏设备上。与此相反的是,新型合金体系表现出明显的时效硬化,

  • 标签: 铜基合金 磁性 合金体系 磁场影响 电子系统 定向钻井
  • 简介:据利马近日消息,南方业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主管RaulJacob目前称,今年全球需求将增加3%,需求将超越供应。RaulJacob称,预计今年全球供应增幅仅为0.5%,从而令市场出现550,000吨的供需缺口。

  • 标签: 铜业公司 投资者 供应 主管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纯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电镀、热扩渗、气相沉积、热喷涂、激光熔覆技术在纯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比较其工艺特点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纯铜 表面改性 表面涂层
  • 简介:据报道,近日,由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复杂铅锌高效选矿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目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多年困扰选矿界的复杂铅锌多金硫化矿选矿技术难题。专家表示,该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铅分离技术和铅选矿指标国际领先。

  • 标签: 铜铅锌硫化矿 矿难 分离技术 选矿技术 多金属硫化矿 国际领先
  • 简介:介绍了锌二元系记忆合金存在的马氏体稳定化现象和力学性能较差等缺点带来的实际生产应用阻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锌合金仿金电镀,以酒石酸系列、焦磷酸盐系列和HEDP系列为主的3种无氰环保的锌合金仿金电镀代替污染严重的氰化物镀铜锌合金的研究进展;锌合金滤料在水处理行业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标签: 铜锌二元系记忆合金 铜锌合金仿金电镀 铜锌合金滤料
  • 简介:以CuS04·5H2O和次亚磷酸钠(NaH2PO2)为原料,采用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实现了均相体系内纳米粒子的还原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70℃下反应20min可以得到的产物为粒径分布在70-150nm的球形纳米粒子。

  • 标签: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